虽然德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欧洲比较的话,也就比俄国人口少而已。但是面对这样的新技术的竞争,也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电机和通讯产业几乎没有那个国家的资本不看好,但是能够在这一行业中展开竞争的,其实就剩下了美国、英国和德国,法国都已经落出第一梯队了。
美国靠国内市场,英国靠全球殖民地和英镑的霸权,德国其实只能靠着后发国家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也很难保持下去了,因为英国开始在全球挤压德国的贸易出口,俄国则在法国扶持下对德国实施了贸易战,德国产品虽然有着技术上的优势,但是缺乏市场回收成本,那么研发新技术的速度就会被拖慢下来。
但是现在西门子遇到了一个试图弯道赶超的中国,虽然武汉也注重重化工产业,但是对于电机和通讯产业的扶持却是首屈一指的。在中国人主动的提供市场、原料和基建投资的情况下,西门子的生产成本极大的削弱了,1901年在德国生产的一个灯泡市场售价6.5马克,1904年在武汉生产同样规格的灯泡,市价不过3.5马克。
于是到了1904年,西门子在武汉生产的工业品产值超过了1亿马克,其中三分之一出口到了亚洲其他地区和南美地区,今年更是开始向德国出口了。因为从日本和南美运来的铜料、东南亚运来的木材和橡胶,运到武汉生产的成本,比运回德国进行生产要低三分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西门子即便不从中国获得黄金,也能依赖出口成品变现利润了。卡尔当然觉得和中国合作应当更加公平一些才对,因为西门子已经脱离了依靠武力获取超额利润的阶段,对于现在的西门子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生产环节,确保西门子在全球市场占据优势的重要生产环节。
虽然有些鄙夷卡尔被利益左右的价值观,但克虏伯同样试图把中国变为自己的一个生产基地,只不过钢铁产业回本较慢,所以才让他忧心于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而已。从中国人对美国歧视华人政策的反应来看,迟早有一天,中国人会反对任何把自己视为二等人的帝国主义者,德国显然需要进行一些外交政策上的调整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卡尔却向克虏伯提出了一个新话题,“您觉得,英国人究竟需要多久能把中国人从印度驱逐出去?不少人认为雨季结束前就能办到,不过英国人信誓旦旦的表示,7月之前他们就能抓住那位查姆帕瓦特。我下了100马克,认为中国人能撑过9月。”
克虏伯抽了一口雪茄后,对着卡尔嘲笑道:“你的想象力也太贫乏了。我认为既然那位查姆帕瓦特能够冲进印度平原,那么他就至少能撑到年底…”
第294章 消失的中国人
查尔斯·汤森中校比克虏伯的想象力可就大多了,当调令一下来他就立刻赶赴了格蒂哈尔,然后把从西里古里、伊斯兰布尔、锡尔西、达尔科拉、勒库纳特布尔、达尔格拉姆的兵力抽调一空,这些地区正是从西里古里到格蒂哈尔铁路沿线的城镇。
加上之前格蒂哈尔要求获得保护从各处抽调的兵力,于是在格蒂哈尔倒是集中了7个营近3000步兵,至于铁路沿线的城镇则只剩下了警察。查尔斯·汤森中校压根就没等待自己的上官罗伯特.坎利夫.洛将军抵达格蒂哈尔,就带着两个连的骑兵和5个营的步兵向着布尔尼亚发起了进攻。
因为中校觉得兵贵神速,不能让中国人在布尔尼亚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防御工事,不过其他人认为中校是想要成就自己的荣誉,毕竟独立击败并抓住那位查姆帕瓦特,至少中校就不必把这样的荣誉分给其他人了。
查尔斯·汤森中校也不是完全的鲁莽,在了解了莱布施少校的失败经历后,他让骑兵和步兵同时向布尔尼亚前进,步兵坐在火车上,骑兵则沿着铁路线进行保护及哨探,这样要是遇到袭击的话,火车上的步兵就能及时的下车备战。
中校的运势很强,仅仅一天后就宣布收复了布尔尼亚,此时罗伯特.坎利夫.洛将军还在等待着渡船把自己接过恒河。听到这个消息时,他身边的骑兵军官们都为他忿忿不平,认为中校这么做简直就是在藐视自己的上级。
不过头发已经发白的洛将军倒并不介意,他还劝住了自己的部下们,“季风已经到了加尔各答,很快就会抵达恒河北面,能够在雨季正式降临之前解决这个查姆帕瓦特,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件好事,这样我们就不必在雨水和泥泞中去寻找敌人了。”
虽然有不少部下也觉得洛将军说的不错,但也有人怀疑道:“但是,中校并没有说自己抓到查姆帕瓦特,他甚至对自己如何攻下布尔尼亚的也是一笔带过,好似都没有发生战斗就进入了这座城市,他真的和中国人交战了吗…”
真实的答案当然是没有,6月4日下午汤森中校抵达布尔尼亚时,城市里一个中国人都没有,他甚至都没有看到这座城市里有什么街垒和被抢劫的痕迹,这其实挺让他的部下失望。不仅仅在于他们失去了击败中国人的荣誉,还在于他们丧失了从中国人手中夺取财富的机会。
中校当然不会向洛将军上报中国人不战而逃,而是说中国人听到自己大军出动的消息闻风而遁了。紧接着中校就询问了布尔尼亚的官员和伤员,中国人离开之前释放了他们,按照这些人众口一词的说法,中国人顺着铁路西去了,不过莱布施少校认为,中国人也许会藏身于西面的森林中,等中校离开后就会再一次攻击这座城市。
虽然汤森中校对失败者莱布施少校的建议不以为然,他觉得在雨季即将到来的时候藏在森林中,简直就是拿生命开玩笑,因为这正是疟疾肆虐的地方。但他还是谢过了少校的建议,并留下了一个营的军队防守布尔尼亚。
在汤森中校准备沿着铁路线继续向西追击中国人时,也有附近的地主向他报告,说周边的村子在中国人的鼓动下开始拒绝缴纳田赋,因此希望中校派出军队去乡下维持秩序。中校当然不会接受这样荒唐的建议,他可是来剿灭中国人的,不是来收税的,那是地方警察的业务。
瑟尔西、木门基、穆尔利根杰、马德普拉、瑟赫尔萨,当这些城镇一一被收复后,中校依旧没能找到中国人的下落。瑟赫尔萨的西边就是戈西河,中国人应该不可能从这里大规模泅渡过去,而北面的苏包尔和南面的蒂亚尔布尔都表示没有中国人来到这里。
就在汤森中校试图在这里掘地三尺搜索中国人的踪迹时,洛将军给他发了一封电报,告诉他中国人刚刚拿下了达尔科拉,现在正顺着铁路线向着西里古里进军,由于铁路沿线的兵力被他抽调光了,现在他不得不亲自前往拯救西里古里,因此他要求汤森中校尽快把军队调动过来,当骑兵追上中国人之后,步兵就该彻底把中国人围困起来,以防止他们走脱。
汤森中校这才知道自己是被中国人耍了,他气势冲冲的带着部下们返回了。在他离开瑟赫尔萨的时候,当地的官员劝说他留下一些军队,因为现在最近乡下乱的很,那些农民在中国人的鼓动下都开始反对按照旧的方式交租了。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