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汤森中校于是向当地的官员问道:“那么他们想怎么交?”
当地的官员告诉他,“按照中国人制定的新方式,收获时首先提取25%的种植成本出来,然后佃户和地主再一人一半。”
汤森中校听完之后觉得没什么问题,他对官员说道:“我记得我们在马德拉斯直接向农民收取田租,也就是取三分之一,现在农民不是肯交37.5%了吗?至少政府的田赋是能够保证的。再说了,这个时候谁有功夫去帮地主去收租?”
汤森中校压根不理睬地方官员和地主们的请求,5月是冬季作物的收获季节和交税时间,本地农民大多在冬季种植水稻,在春季种植经济作物和杂粮。事实上因为田租过重的缘故,几乎每年收获季节都需要出动警察和部分军队到乡下去维持秩序。
恒河北面的土地不如南岸肥沃,加上每年洪水季节从喜马拉雅山下来的洪水总是要带来几场灾害,所以这里的民风一向彪悍,抗税事件比恒河南岸要多数倍。就算是没有中国人这档事,汤森中校也不愿意招惹这些麻烦。
不过汤森中校并不清楚,他所寻找的中国人其实就在瑟赫尔萨八九公里的一个村子里。按照印度的宗教规矩,低等种姓必须要远离城市,最底层的达利特人就算踩到了高种姓人的影子都是一种罪过。不要说英国人不会来这样的村子,就连高种姓的印度人都不会来这里,只有收税员会来这里。
林信义却觉得达利特人要比什么高种姓的印度人爱干净多了,虽然他们是穷了些,真正的家徒四壁,最穷的家庭和流浪汉相比也就多了一间土屋。但是他很乐意同这些达利特人进行沟通,因为他们愿意听道理,很少会抱着自己的宗教信仰不放,毕竟他们的宗教信仰没法解救他们。
当贾丁带着英国人撤离的消息来通知他时,他正在和士兵们帮助村里修缮屋顶,主要是更换屋顶上的茅草。假如不能在雨季到来之前换上,那么屋里很快就会成为烂泥潭,对于没有床铺的穷人来说,这不仅仅是晚上无法睡觉的问题,还在于地基被泡烂了会有崩塌的危险。
看着正在屋顶劳作的林信义,贾丁一时都觉得有些羞愧了起来,作为一名整天呼喊着要让印度民族获得自由的民族主义者,他过去从来没有想过要帮一帮这些达利特人,更别提是帮助这些人修缮屋顶之类的工作了。
不过这半个月跟在林信义身边,他倒是慢慢的开始了解对方的革命方式是什么了。想起一开始他带着朱甘达的同志们跑到布尔尼亚时,原本以为自己将要参加一场犹如巴黎公社一样的壮烈保卫战,几乎每个同志都是抱着这种必死的决心过来的,有的人甚至连遗书都写过了。
但是欢迎了他们到来的林信义,对于英国军队的到来完全没放在心上,认为当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住农民的劳动果实。因为每年的五六月份就是收获和交税的季节,也是农民被迫出售口粮缴纳贷款利息的时间。
林信义当时是和他们这样讲的,“假如我们不能把农民的劳动成果保住,那么这个收获季节之后,街上的妓院里又会多出不少童妓来,因为她们的家庭将不得不把她们出售才能缴纳地租和贷款利息。所以,我们当前最要紧的工作就是帮助农民保住劳动成果,至于英国人的围剿,反而不是什么大事…”
贾丁和他的同伴们当时很难理解,在他们眼中强大而勇敢的英国军队,居然在林信义眼中不值一提。哪怕林信义真的要帮助农民,也不应当这么骄傲自满,因为英国人真的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这是印度过去百余年来和英国对抗留下的血的教训。
但是贾丁很快就发现,英国人其实真的没那么聪明,他们只顾追着中国人不放,但却拿着画报上中国人的形象四处寻找现实里的中国人。英国人手中的画报,大多是欧洲人丑化中国人的漫画,上面不仅有着宽大不合体的衣服,还有丑陋的辫子和八字胡,就和英国人漫画中的印度人不是阿拉伯式样的小丑就是包着头巾的仆人是一样。
拿着这样的漫画去辨别现实中的中国人,这不是笑话么?更何况林信义的部下大多是锡克人和廓尔喀人,还有本地人,那些英国士兵甚至向这些人询问中国人在哪,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法想象,在地里晾晒粮食的人就是他们要找的中国人。所以在汤森中校的眼中,中国人突然就消失了。
第295章 本质问题
当林信义从屋顶上下来时,一位老太太给他端来了一碗水,林信义一口喝干并对老太太表示了感谢,老太太很高兴的抱着陶碗去给其他人倒水去了。在她看来,只要林信义愿意喝自己给的水,那么她也就可以给其他人倒水了。
贾丁看着这一幕也颇为感慨,林信义在这里住了也就不到一周,但是村子里的人已经不再把他当成外人了。对于他们这些外来者,这个村子里的人是不敢接近的,因为他们都是老爷。村子里的人在他们面前甚至连最卑微的礼节都不能行,只能趴在路边等候他们走过去。
但是现在,没有人会觉得他们这些人是不可接触的贱民了,因为在林信义的带头下,不会有人把宗教和种姓制度当成多么重要的信仰,这样的人是没法留下的。不过也正是如此,肯留下的人一般都是可靠的,不会动辄背叛革命,因为他们至少已经做了一次反抗传统的选择。
贾丁沉默了数秒,便走上前去,向着老太太询问道:“能给我倒一碗水吗?”
老太太有些不知所措的看向了一旁正擦汗的林信义,只见他笑着对老太太说道:“这位同志跑了这么远的路一定也口渴了,大娘你就给他倒上一碗么。”
贾丁也终于喝道了老太太递给自己的水,他觉得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装在瓦罐里的水很甘甜,要比加尔各答的自来水还好喝。
过去他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总觉得低种姓人身上就存在着不洁,所以不能吃他们给的饮食。不过现在看来,这不是什么生理上的反应,纯粹就是心理上的反应。放下了陶碗向着老太太道谢后,贾丁就陪着林信义到一旁去说话了。
听了贾丁带来的消息,林信义思考了一下后便说道,“这样的话,就要把大家召集过来一起开个会了,讨论一下,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出于安全的考虑,还有宣传和保卫农民果实的需要,林信义把各骨干分散到了各处乡村中去,除了向东面进军的一个连队,剩下的人员以班排的规模散步在了从瑟赫尔萨到布尔尼亚铁路两侧的乡村中,宣传新税法和组建基层农民组织。
两天后,哈里.辛格、库马尔、帕卡什等人都聚集到了林信义所在的村子,很快警卫部队就在村子外围设置了警备线,为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安全保障。会议是在一所院子里的草棚下召开的,清晨的气候还是相当凉爽的,河流附近的平原地区就是有这种好处。
会议开始的时候,先是由贾丁向众人汇报了最新的消息,听到英军已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