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才重新修订了支持自由廓尔喀同盟上台的计划,寻找了能够取代昌德拉上台的另一位拉纳。通过那些试图在中英之间维持中立地位的尼泊尔知识分子,何光燮终于和格亨德拉.苏姆谢尔达成了协议。
他的计划相当的成功,监视格亨德拉.苏姆谢尔的军官得知昌德拉已经身亡后,很快就向格亨德拉宣誓效忠了,并为自由廓尔喀同盟说服了还在试图镇压加德满都民众的军队同僚。当加德满都恢复平静后,国王普利特维宣布成立执政委员会以取代首相治理国家,成立昌德拉治丧委员会,要求昌德拉的兄弟和长子回京祭祀昌德拉,他们的军职由自由廓尔喀同盟成员前往接任。
这对于距离加德满都河谷不远的尼泊尔军来说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消息,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接受了格亨德拉.苏姆谢尔作为新任总司令的地位。但是对于靠近锡金边境的尼泊尔军队来说,这就是一个极其糟糕的消息了。
在昌德拉死亡,格亨德拉就任总司令的消息还没有传来时,东部山区的部落突然就爆发了叛乱行动,对出征部队的后勤辎重进行了袭击,这场袭击来的太过突然,军队根本就没反应过来,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前方还没有同中国人发生大规模交战,他们就在自己的领土上遭到了本国民众的袭击。
面对东部山区部族爆发的叛乱,尼泊尔军很快就陷入了混乱。前方的昌德拉的长子和叔叔们陷入了一场争执,叔叔们主张应当先退兵镇压山区部族的叛乱,昌德拉的亲信部下却劝说其长子此时不能退让,否则将会让英国人失去对于昌德拉首相的支持,且只要打下了大吉岭,英国人会为他们送来后勤的,到时再回军镇压这些叛乱部族也来得及。
不过很快,中国人派出了代表告诉昌德拉的长子,加德满都爆发了民众起义,他父亲已经去世,他应该回去报丧,而不是和宗主国的军队交战。这一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尼泊尔的前线军队中,令尼泊尔人大为狐疑了起来。
对于中国人带来的这一消息,昌德拉的几个兄弟又有了新的分歧,有人认为应当带兵回加德满都镇压叛乱,假如消息属实的话;也有人则主张,不管消息是否属实,现在都应当尽快行动起来,要么向前,要么向后,不能待在原地不动。
只是这支军队的主帅终究还是昌德拉的长子,听到父亲遇难的消息,他只顾着验证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压根没去管军队的情况,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前方士兵对于昌德拉死亡消息的可信度。当后方传来了不确切的消息,说加德满都确实出现了民乱后,昌德拉的长子顿时就动摇了,他接受了中国代表的要求决定退兵。
只不过,林信义和吴禄贞并不是为了和平才派出使者的,他们是为了动摇尼泊尔人的军心才退出的和平请求,但昌德拉的长子宣布撤兵后,吴禄贞随即带着军队开始了追击作战,失去战意的尼泊尔人纷纷投降,昌德拉的兄弟虽然还想停下抵抗,不过这个时候尼泊尔军队已经完全失去指挥了,大家都想着尽快离开东部山区,压根没人愿意留下抵抗。
见到大事不妙,领军的几个昌德拉的兄弟干脆脱离了部队,直接往山下去了。昌德拉的长子坚持要往加德满都前进,不过很快就在路上遇到了格亨德拉派出的代表,解除了他的军职之后将他带离了军队,只是之后他也没有再出现在加德满都,事后格亨德拉表示自己并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于是这就变成了一桩悬案。
而对于山南军政委员会来说,尼泊尔军的溃败解除了一个主要方向上的敌人,接下来就可以安心对付英军的进攻了。此时黑格上校已经指挥军队稳扎稳打的抵达了格尔西扬,距离大吉岭也就剩下10英里路程了。
第283章 上山和下山
五月十日上午,道格拉斯·黑格上校乘坐火车抵达了格尔西扬车站,前线指挥官雷金纳达·爱德华·哈里·达厄尔上校在车站迎接了他,并把他迎入了自己的司令部-克拉伦登酒店。
黑格上校对于自己的老同学达厄尔上校还是比较亲切的,达厄尔上校和他都是1885年毕业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之后大家都来殖民地服务,达厄尔上校原本是负责印度西北边境地区的防务的,但是梅利斯中校的失败,让基钦纳勋爵不得不从西北边境调回了一部分兵力和有经验的指挥官。
虽然和黑格上校是老同学,但达厄尔上校并没有借助这个身份对黑格上校的计划指手画脚,而是老实的执行了黑格上校制定的计划,一步步的挪到了格尔西扬,这当然值得黑格上校对他表现亲切了。
看着几乎没有留下战斗痕迹的酒店,黑格上校忍不住就恭维了达厄尔上校一句,“果然,只有您丰富的作战经验,才能如此完整的夺取这里,我想克拉伦登酒店的主人一定会很感激您的,要不然他就该大大的破财了。”
达厄尔上校迟疑了一下,还是微微颔首接受了黑格上校的恭维,虽然夺取格尔西扬的战斗和黑格上校说的有些出入,和之前路段上中国军队不断和英军反复纠缠不同,在格尔西扬这里其实是中国人主动撤离的。
不过达厄尔上校认为,中国人的撤离也是因为自己之前指挥得当,没有给中国人留下什么破绽,所以他们终于还是忍耐不了这样不断流血的战斗,方才主动撤离这里的,严格来说黑格上校的恭维并不算过分,自己的指挥确实不错。
作为已经靠上基钦纳勋爵的老同学,达厄尔上校同样是希望能够加强一些亲密关系的,毕竟基钦纳勋爵从印度回去伦敦之后必然会进入更高的层次,搭上这条线对于他的仕途来说是有好处的。
此外,虽然出身于殖民地军官世家,可达厄尔上校也认为印度军队确实需要一些变革了,哪怕让一部分家族受损,毕竟他一直以来都在第一线部队指挥作战,深刻的认为印度军队的战斗力需要提高,否则大英帝国恐怕是很难维持在殖民地的威信的。
走进了达厄尔上校的指挥部后,看着其他人没有跟进来,黑格上校就向这位老同学小声的说道:“虽然大吉岭距离我们不远了,不过总司令认为我们应当略略放缓一些进攻的速度。”
达厄尔上校对此有些诧异,他不由说道:“可是我们进攻的速度已经相当缓和了,再缓和的话就等于是停留在原地不动了。难道我们要让廓尔喀人先进入大吉岭吗?”
黑格上校当即摇着头否定道:“总司令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但总司令也不希望廓尔喀人和我们一起进入大吉岭。总司令觉得,假如廓尔喀人能够小败一场,然后我们再全力进攻夺取大吉岭,那么这场战争就不再是廓尔喀人帮助了我们,而是我们依赖自己的力量挽回了英国军队的荣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