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孩子谁爱生谁生 > 正文 第578章其实你是爱朕的,对吗

正文 第578章其实你是爱朕的,对吗(第2页/共2页)

那你告诉我,是谁在你们生病时为你施针?是谁在你们母亲难产时保住两条性命?是谁在疫病爆发时奔走乡野?若非这些‘牝鸡’,你早死八回了。”

    满殿哗然,继而寂静。

    数月后,那位礼部尚书的女儿突发急症,众太医束手无策。最后是一位刚上任的女医官用独创针法救回性命。尚书羞愧难当,主动辞官,并上书请罪:“臣愚昧,不知天地无私,唯才有用。”

    风波渐平,新政落地生根。

    又是一年元宵节,京城灯火通明。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孩童嬉闹。温知命已满六岁,梳着双丫髻,穿着鹅黄小袄,在宫女陪伴下偷偷溜出宫门看花灯。

    她站在一座灯谜前,仰头读道:“一心只为天下安,巾帼何曾逊儿郎。打一人名。”

    围观人群议论纷纷,无人猜出。

    小姑娘眨了眨眼,脆声道:“是母后。”

    众人愣住,随即哄笑鼓掌。

    一名老妇拉着孙女上前,指着温知命说:“瞧见没?那是当今圣上最疼爱的女儿,将来要读书、做官、带兵打仗呢!你也得好好念书,别再说什么‘女孩没用’的话!”

    孩子用力点头:“我要像公主一样勇敢!”

    远处高楼之上,温清婉静静望着这一幕,嘴角微扬。林疏月轻声问:“陛下不去接她回来吗?外面冷。”

    “让她多待一会儿。”温清婉轻叹,“这是我给她争来的自由。能在街上跑,在灯下笑,在人群中被人记住名字而不是‘某人的女儿’……这比江山还珍贵。”

    忽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秦霜飞驰而来,翻身下马,脸色严峻:“陛下,西北急报??荣国公余党勾结外敌,攻破边关三城,扬言‘恢复祖制,诛灭妖后’,并悬赏万金索要公主首级。”

    温清婉眸光骤冷。

    她转身步入太极殿,召集文武百官。

    殿上,群臣惊慌失措,有人提议:“不如暂送公主离京避难,以免落入敌手。”

    “不必。”温清婉淡淡道,“她不需要逃。我要她亲眼看看,这个世界是如何试图杀死一个女孩的梦想,而我们又是如何把它重新扶起。”

    她提笔写下三道圣旨:

    **其一:命秦霜率凤影卫护送百名女官赴前线,组建‘战地政务团’,接管沦陷区民政,重建秩序。**

    **其二:征召全国十八岁以上女子,自愿加入‘巾帼营’者,赐铁甲一副、战马一匹,俸禄同男兵。**

    **其三:皇女温知命,即日起随军学习,由柳芸、苏明漪陪同,实地考察民生疾苦,记录战地见闻,归京后须呈《治国策论》一篇,作为未来执政资格考核。**

    举朝震惊。

    有老臣颤声劝阻:“公主尚幼,岂能涉险?”

    温清婉站起身,环视众人:“你们总说她是个女孩,所以不能怎样。可我想问一句??如果她是男孩,你们还会这样劝吗?”

    无人作答。

    她继续道:“我不是要她现在就扛枪上阵,而是让她知道,权力从来不是天生的,是要用脚一步步走出来的。她在战火中学到的东西,远比在这深宫背诵《女则》要有用百倍。”

    三日后,一支奇特的军队开拔出京。

    前方是铠甲铮亮的巾帼营女兵,中间是携带医箱文书的政务团,最后方一辆青帷马车里,坐着六岁的温知命,怀里抱着一本厚厚的空白册子,封面上写着三个字:《民录》。

    沿途百姓夹道相送。许多母亲抱着女儿站在路边,眼中含泪。

    一位农妇追着马车跑了好一段路,终于递上一只绣荷包:“给公主的!里面是我闺女生下来时的第一缕胎发,愿她保佑小公主平安长大!”

    温知命探出身子,认真接过,郑重道谢。

    当晚扎营,她坐在篝火旁,借着火光开始写第一篇日记:

    **“今日见一村庄被烧,屋倒墙塌,母亲抱着婴儿蹲在废墟旁哭泣。我问她为什么敌人要杀普通人,她说:‘因为他们害怕我们会识字,会看病,会管钱,会投票。’**

    **原来,让人害怕的不是刀剑,而是觉醒。**

    **我要记住这些人的眼睛,将来替他们说话。”**

    与此同时,温清婉坐镇京城,运筹帷幄。

    她下令开放皇家藏书阁,允许女子自由借阅;设立“女子发明奖”,鼓励技术创新;更令人震惊的是,她亲自推动修订《大梁律》,删除“七出之条”,明确规定:“婚姻须双方自愿,离异者不得污名化妇女,寡妇再嫁享同等权利。”

    一道道政令如春风化雨,渗透进每一寸土地。

    两年后,战事结束。叛乱平定,边疆重归安宁。而真正的胜利,不在战场,而在人心。

    当温知命随军归来时,已是八岁少女,眼神沉静,举止从容。她提交的《民录》长达三十卷,记录了上百个村庄的教育、医疗、赋税状况,并提出“女子基础学堂全覆盖”“乡村女医派驻制”等多项改革建议。

    温清婉将其呈于朝堂,宣布:“自今日起,皇女温知命,正式列入储君候选人名单。”

    这一次,竟无人反对。

    十年之后,温知命十五岁,已在太学院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发表《论性别与治理》一文震动天下。她主持编纂的《女子百科全书》成为全国教科书,涵盖医学、法律、农业、天文等十二大门类。

    而温清婉,则在某个雪夜,再次独自来到窗前。

    黑棺依旧静立角落,棺盖缝隙间流转微光。她伸手轻抚,低声呢喃:“老师,您看到了吗?她们不再跪着生孩子,而是站着做人了。”

    风穿堂而过,铃音悠远。

    她翻开那本早已泛黄的日记,添上最后一行字:

    **“知命长大了,世界也在变。有人仍骂我狠毒、悖逆、毁纲乱常。可每当看见女孩背着书包走进学堂,看见产妇笑着抱着新生女儿,看见女子在朝堂上侃侃而谈??我就知道,这条路,走得值。**

    **地狱也好,天堂也罢,我只愿我的女儿,活得像个人,而不是祭品。**

    **而这人间,终将成为她们的主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