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意义,因为民众的不满不能通过有效的渠道变成真正的政治对抗。
而在这个时候,东洋经济新闻报突然刊登了一系列对远洋捕捞船作业控诉的报道,这些报道揭露了在远洋捕捞船上,资本家是如何压榨和奴役渔业工人的,那些被骗上船的船员几乎成了奴隶,监工动辄对完不成定额的船员进行打骂,因为远洋渔船的特殊环境,船员生病压根得不到治疗,船长也不愿意为了生病的船员折返港口,所以许多只是小病和小伤的船员,最终却失去了生命和手脚,船长们是发了财,但船员们除了伤病之外,几乎什么也得不到。
这些系列报道极大的打击了那些渔业资本所鼓吹的,他们是为了日本人的利益去海上作业的说法,甚至还隐晦的批评了日本海军对于这些渔业资本的庇护,对暴动的船员进行镇压。这些报道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如果没有一个海上秩序和救援组织,那么远洋捕捞只会让资本家富裕起来,穷人只会变成船上的消耗品,日本的渔船就算开的再远,也不会为日本的平民带来什么利益。
这些报道的刊登,虽然引发了一些浪人的抗议,不过却得到了日本工人阶级的极大反响,爱国浪人对于报社的围攻很快就被工人组织的护社团体所阻止,以至于爱国浪人只能向警察局投诉,东洋经济新闻报是过激主义者主持的反对天皇的报纸。
不过这种投诉很快就被无视了,毕竟内务省上层都知道,东洋经济新闻报背后的支持者是艺术基金会,而艺术基金会代表着海军和宫内省的利益。指控东洋经济新闻报反对天皇显然是不合适的,这等于是指责宫内省和海军反对天皇,内务省就算是官厅中的官厅,也扛不住宫内省和海军的压力。
关于远洋捕捞船上奴工问题的讨论,最终消除了对于三国专属经济区的批评影响,日本人的注意力很快就转向了对于财阀践踏法律的声讨。渔业资本把日本船员当成奴隶对待,这显然是践踏了日本的法律,只不过过去没人关注这方面的问题,海军又支持渔业资本的扩张,所以这种事和矿山制造的毒水岸一样,被日本政府及司法机构给压制了。
老实说,相比起那些被矿山资本家毒害的农民,远洋渔船上的船员其实更悲惨,因为船员没有为其说话的有力人士,而那些村民能得到法律界人士的支持,就在于他们也是地主,所以得到了全国地主们的支持,才会和矿山资本家斗了十几年。
这一次海军自己先抛弃了渔业资本,加上日本工人阶级对于船员的同情,才使得原本处于社会边缘的远洋渔船上的船员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关心。
而大财阀为啥和海军一样放弃了这些小资本,因为林信义提出了更大的三国渔业捕捞计划,在林信义的计划中,一旦三国专属经济区谈判成功,那么日本就可以重新整合东亚三国的远洋捕捞业,然后向三国渔业公司提供更多更先进的渔船及冷藏运输船,并建立起现代化的食品加工厂,向亚洲进行销售。
林信义把财阀的目光从一线的捕捞业转向了为捕捞业提供渔船等设备的工业制造业,这样一来和中韩争夺渔场就没必要了,增强中韩的渔业捕捞规模,才是有利于日本工业发展的。
第745章
作者:富春山居 数字:5035 吐槽:0 更新日期:2023-09-23 12:49:22
1909年10月下旬,中韩东北边境勘界协议正式签署,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代表大韩帝国和日本帝国签字,中方代表是秦力山和唐绍仪,朝鲜东北地区人民代表是李相高。
虽然李相高才是朝鲜人,但是他只能在附属协议中签字,代表朝鲜独立军和日军停战,这令他深感羞辱,但他也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假如没有中国方面的支持,朝鲜甚至都不能和日本人坐下来谈判,更加不用谈什么设立东北特区的协议了。
根据这份协议,日军至少承认了东北高原地区属于朝鲜人自治区域,而且日军还让出了清津到罗津地区的海岸线,承认了东北特区的船只出海不受日军骚扰。这在一年前还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虽然朝鲜人渴望把日本人赶出家园,但是朝鲜人也明白打败了俄国人的日本陆海军不是朝鲜能够抵抗的力量。
即便日本人没有解散大韩帝国的武装力量,整个大韩帝国的武装力量也才28000人,而且只有5600人是装备了俄式武器并实施了俄式军制的新军,李熙筹集新军的目的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力,而不是强大朝鲜,所以这支军队并没有成为朝鲜开化的支持力量,反而变成了加强李熙王权的武力,这使得朝鲜错过了甲午之后日本无力向外扩张的窗口期。
作为两班出身的李相高虽然曾经是王权的支持者,但是在经过了朝鲜东北地区的独立运动后,他也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专制王权限制了朝鲜人民的自由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热情,仅仅以人口稀少的朝鲜东北地区的民众的觉醒反抗,日军动用了一个多师团都没能镇压下去,而在人口繁茂且经济富庶的南方,日军一两个大队就能扫荡聚集起来的上万义兵了。
两相比较,就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指望两班去抵抗日本对朝鲜的入侵而不肯发动民众的力量,那么除了树立一些气节人士之外,并不能让朝鲜民族获得自由,专制主义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日本侵略朝鲜最大的帮凶,所谓的五奸七贼,实际都不如一个李熙对朝鲜民族的独立事业危害更大。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李相高就从亚洲联盟主义和劳工主义的反对者变成了支持者,所以他才能代表朝鲜独立军来签署这份独立军内部尚未完全支持的停战协议。独立军中的激进主义者和一些王党分子,都不希望停止战争,试图和日本人继续战斗下去,直到日本推出朝鲜为止。
李相高其实能够猜到这些人的想法,他们试图点燃中国和日本的战争,并在这种大国冲突中找到独立的机会。不过这种想法早就被安重根所批判掉了,安重根认为朝鲜近代历史的悲剧,就在于开化党想要借用日本的力量来摆脱清朝的控制,结果赶走了一个衰败的宗主国,却引来了更凶恶的野兽。
安重根指出:独立军中一部分人依旧还在迷恋所谓的外国力量,而不肯承认本国劳动者的力量,他们觉得朝鲜人压根解放不了自己,必须要有一个外国主子才能让朝鲜恢复秩序,而这种秩序就是李朝一直用来压制朝鲜民族生命力的专制王权。
最终安重根表示,朝鲜民族的自由只能依赖朝鲜人民的觉醒后自我争取,决无可能等待一个解放者从天而降。在获得了抗击日军对朝鲜北部义勇军围剿的战绩上,安重根及其创建的劳工党在朝鲜独立军和北部民众中大大的上升,他已经被一部分朝鲜人视为能够领导朝鲜摆脱殖民地处境的民族领袖。
此前还能和安重根对抗的独立军将领,朝鲜闻名的儒生,现在都没法和安重根进行独立路线的辩论了,因为朝鲜军民只相信能够带领他们获得胜利的安重根,而不会去跟随那些只会慷慨陈词的民族主义者。
这些朝鲜的民族主义者总喜欢把独立军的功绩视为民族主义的胜利,但事实上脱离了劳工党和土地改革政策,民族主义者连一块牢固的根据地都建立不起来,民族主义确实能够煽动朝鲜民众向日本侵略者展开反抗运动,但是这种运动因为缺乏物质支持,难以建立起大型组织和长期的作战能力,而没有组织和长期作战的能力,就不可能迫使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