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战斗上一年,消耗的资源估计可以让陆军增加两三个师团了。这还不包括,每天都有士兵被击杀击伤带给陆军将士的那种士气的打击,那将会让朝鲜驻屯军彻底失去驻扎朝鲜的勇气。
这可不是长谷川的想象,而是日军在对俄作战中面对伤亡过大表现出的对战争的厌恶情绪,东条英教拒绝执行命令,本质上也是为了保全部下的性命,不肯让部下去执行那种消耗人命的战斗,因此激怒了发动这场战争的主战派将领。
陆军为什么支持海军举办盛大的阅舰式,就是因为海军在这场战争中伤亡较小,希望能够用海军的胜利来冲淡国民对陆军伤亡的关注,陆军的军官们虽然鼓吹这场战争给日本带来的荣誉,但是底层士兵可没有这么高的觉悟,毕竟上战场拼刺刀的是他们,不是站在后方拿着望远镜观看的将领们。
无论陆军的宣传如何歌颂这场战争给日本带来的荣誉,歌颂战场上视死如归的英雄,也无法阻止士兵对于无休止战斗的厌恶。在这点上,陆军上层其实承认,中国人要比日本人更加能接受长期的作战。不管是武汉或是北洋,双方的士兵或者在勇气上有差距,但是厌战的情绪却比日军低多了。
一名英国派出的军事观察员看过了北洋军队的作战情况后就评价过,“中国军队有着一流的士兵来源,这些士兵吃苦耐劳,即便只携带着少量食物也能坚持行军,但是中国军队缺乏有能力的军官,不能把这些士兵的能力发挥出来。”
英国人确实有资格这么说,因为英国人在山东招募的华勇营,在战斗中表现的要比印度土兵出色的多,几乎和最好的列强部队相当,以至于英国人在辛丑条约签订后不得不想办法裁撤了这支军队,因为英国人担心华勇营将会变成中国吸收欧洲先进军事技术的一个缺口。
不过一名德国军事观察员反驳了这位英国同行,他批评道:“中国也有出色的军官,比如带着几百人越过青藏高原进入印度地区的那些中国军官,这样的奇迹几乎和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相媲美,制约这个国家的是他们的旧的传统习俗和制度,只要他们抛弃了这些陈旧的习俗和制度,如同欧洲一样尊重科学,那么中国人的力量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德国人对中国的吹捧或者只是为了恶心英国佬,但是列强几乎都承认一点,就是当前的中国并不能代表中国真正的实力,他们和满清签订的各种条约,实际上并不能长期维持下去,一旦这个国家开始重回历史上的地位,那么现在加诸于中国身上的不利于中国的条约就不可能执行的下去,因为列强没有能力迫使那样的中国遵守。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列强当前对中国做的一切,实际上就是在破坏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体系,他们正试图迫使一个大国让出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向一群力量不足以压制自己的小国低头,而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体系的存在基础是,不去侵犯大国的核心利益。
因此德国人在看到了武汉的变化之后,就认为中德签署的不平等条约是没法维持的,与其等中国人提出解除这些不平等条约,倒不如在中国尚未成长起来之前主动解除它们,从而赢得中国人的信任。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带来地缘政治的极大变化,德国需要在这种变化中抓住机会,从而改变自身在国际秩序中的弱势地位。
当然,德国政治、经济圈子内部的讨论,日本陆军是没法了解的,他们现在明确的只有一点:如果不能切断中国对于朝鲜义勇军的支持,那么日本就不可能平息朝鲜北部地区的武装独立运动,但是在朝鲜半岛没有彻底消化之前,和中国进行战争是没有胜算的。
其实在田村看来,即便是日本完全消化了朝鲜半岛,想要和中国爆发全面战争也是愚蠢的,事实上日本只能期待中国内部的分裂局面持续维持下去,从而让日本在中国北部获得一些支持者,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契丹对中原各小国的平衡牵制。
不过田村的主张在陆军的少壮势力眼中是过于保守了,甚至连支持大陆政策的长州派,在这些少壮势力眼中也是温和的,因为山县等人的大陆政策,实际上是以占领长城之外的满蒙地区,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满蒙不属于传统的汉人势力范围,因此将其分割出去,并不会遭到中国人过于激烈的反对。
当然,现在的陆军中,这些少壮派压根就没有什么发言权,掌握陆军权力的还是长州派及和长州派关系密切的泛长州人士。比如长谷川对于田村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虽然不满,但是他依然表示服从田村的决策,因为日本现在确实打不起一场日中大战。
陆军高层虽然反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但是却联手压制住了军中少壮派的鼓动扩大战事的主张,表示在保留陆军意见的状态下,不会违背内阁和中国方面签署的协议。
此时的林信义却已经坐上了前往天津的客轮,他作为日本海军的联络官将提前前往天津和中国海军进行军事演习的沟通。其实海军内部属意他担任联合军事演习的先任参谋,但是他拒绝了这个位置,因为林信义觉得自己对于海军方面的战术并不出色,于是推荐了自己的同期堀悌吉。
这一举动让不少参谋军官都跌掉了眼镜,先任参谋实际上就是具体负责参谋业务的首席参谋,虽然最终决定权在舰队司令长官和参谋长的手里,但先任参谋决定了给他们挑选的方案是什么,其他参谋提出的计划如果不能得到先任参谋的认可,就连递交上去的机会都没有。
秋山真之就是担任了对俄作战联合舰队的先任参谋,才在海军中真正树立起了自己作为海军大脑的权威。大家主张林信义担任此次军事演习的先任参谋,实际上就是进一步确认了林信义在海军中的领导能力,否则以他的海军兵学校的毕业期数,是不可能获得这个位置的。
只是林信义虽然推动了本次军事演习的实施,但他对军事演习的具体业务并无多大兴趣,而柴山矢八等海军高层也知道,林信义谋求联络官的职务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后期亚洲联合舰队的建立,自然也不会将其束缚在先任参谋的位置上。
当然,在林信义拒绝了先任参谋的情况下,其他人对这一位置倒是展现出了野心,可是最终柴山矢八投了林信义推荐的堀悌吉一票,并表示道:“此次军事演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炫耀海军的实力,事实上在朝鲜和中国面前,海军无需展现自己的实力,我们需要的是同中国的合作,顺便培养一下年轻人,毕竟今后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海上战争了,那么军事演习就成为了年青将校学习指挥作战最好的战场。所以,让年青将校来担任先任参谋,是必要的。”
柴山矢八作为军事演习的总指挥,他的意见本身就重要一些,所以最终堀悌吉击败了一干资历丰富的前辈,得到了先任参谋一职,这也预示着,革新社在海军内部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影响到舰队人事任命的权力了。
中国方面对于这一次的三国海上军事演习是非常重视的,当然北洋和武汉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北洋试图通过这一次的军演和日本建立起亲密互信关系,而武汉则知道这场军演背后是收回青岛的政治谋划,所以双方都不愿意让出对于中国海军的代表权。
甲午之后,北洋水师作为一个团体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被北洋水师压制的南洋水师和地方舰队开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