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的一个里程碑,完全脱离了活动影像的概念,而是述说了一个历史事件,可谓是在荧幕上讲述了一个故事。
在海军的宣传和推广下,各地的电影院建设获得了极大的推动,电影开始成为城市平民的一项时髦消遣。于是在这部电影引起的国民对于海军的热爱下,对于海军的批评声音很快就消失了。
日本活动写真株式会社通过这部电影奠定了自己在日本电影界的地位,并成功的把电影变为了一项娱乐产业,不再是街头卖艺的行当,而海军则收获了巨大的声誉。
大海战的成功,开始吸引各方资金投入到了电影事业中来,这一新事业倒是吸纳了不少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而在林信义的安排下,对于电影剧本开办的培训班,几乎就成为了左翼知识分子的俱乐部,那些在新闻管制下没法从事新闻记者的左翼文人,现在都去写电影剧本了。
于是一项新的传媒技术的发展,瓦解了日本保守主义者对于社会舆论的控制。虽然保守主义者试图对电影艺术做出规范,但是海军掌握的内阁却几次将其驳回。原本山本权兵卫就不满保守主义者过于倾向陆军的立场,似乎海军只是陆军的一个分部,现在作为首相的山本就更加不满陆军试图支持保守主义者对亲近海军的文化势力进行打压的举动。
虽然陆海军都有着对外扩张的企图,但陆军和海军的扩张理念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歧。陆军在对外扩张中主要还是关注于土地的归属,也就是为日本农民夺取土地用于耕作,但是海军一直都认为强占海外土地再把日本人迁移出去当海外的农民,这是一种效率极为低下的殖民方式,海军更倾向于保留海外殖民地的原有秩序,从海外殖民地掠夺资源以用来发展日本的军事力量,当然,海军说的军事力量就是军舰。
而在林信义确立了海军新路线之后,海军对于海外扩张的路线就更加的清晰了,即日本应当利用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劳动效率差去获取海外的农业及矿业资源,而不是把当地居民赶走,然后把日本人派过去从耕作开始建立一个日本居民点。
棉兰老岛的治理也证明了,日本人压根承受不了热带地区的疾病和气候,虽然日本人能够吃苦,但是相比起东南亚那茫茫无际的热带雨林,日本人压根不了解如何在这种地方生活下去。事实上东南亚地区较为适宜人类生活的地方早就被开发出来,现在这些没有开发出来的原始森林,就证明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改造当地环境。
不少日本人宁可去南美也不愿意去棉兰老岛,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日本人也只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实际上东南亚地区开发的主力是华人,特别是广东福建地区的华人,这些地区的华人因为耕地面积不足,早在宋代就开始了向南洋迁移的历史,所谓欧洲人开发南洋就是一个谎言,事实上直到18世纪,欧洲在东南亚的移民死亡率也是极高的,如果不是依赖华人来作为殖民地的劳动力,那么欧洲人压根不能建立起南洋的经济贸易圈子。
而华人之所以能够在东南亚成为劳动的主力,一是因为华人饮用热水的习惯和处理居住环境的卫生知识,使得华人在热带地区的死亡率大大的下降了;二是华人的知识传承体系,令华人很快就掌握了如何在热带生存下去的必要能力。
这一点从下南洋的几乎都是福建和广东人也能看的出来,其他地区的华人到了南洋,死亡率也是极高的,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地域社会来引导他们如何在当地生活。所以,认为只要把日本人迁移到棉兰老岛就能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显然就是一句脱离实际的大话。
通过对于棉兰老岛的治理记录,海军进一步确定了陆军的大陆扩张计划就是一个天坑,除了陆军能够得利,国家和海军压根就不可能得到什么好处。因为陆军的大陆扩张计划需要不断增加陆军数量,好确保日本对于大陆殖民地区的统治,比如现在的朝鲜独立军,就不是一两个驻扎师团能够解决的问题。
而陆军的大陆政策的重点在于对中国的入侵,也就意味着日本最终要对上一个人口是自己十倍的民族,光是对付不到自己一半人口的朝鲜,陆军已经嚷嚷着要扩军了,再对上中国的话,岂不是要把国家的资源都交给陆军了?
所以,此前主张和陆军平分秋色的斋藤一系越发的失去了海军内部的支持,因为大家通过朝鲜独立军的表现判断出,陆军在战时增加到50个师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而是一种保守的判断,而海军不要说在战时增加到50万吨,就算是平时维持25万吨对于国家都已经是相当大的负担了。
因此一旦陆军挑起了大陆战争,那么陆军的扩军计划将会突破陆海军的协商,而海军的扩军计划几乎不可能得到议会的支持,除非海军也挑起和英美的大战。不过那样一来,日本估计最终结果就是战败,因为不要说日本,就算是英国都扛不住和全世界为敌的战略。
由是,海军越发希望和中国取得和平,自然就越发不肯让陆军及陆军的支持者打压反对战争的自由主义者,甚至连反对体制的社会主义者的言论都有所容忍,因为海军需要这些声音来压制陆军扩大战争的声音。
北京方面对于三国军演给出的积极回应,让海军自然是感到振奋的,这意味着日中和平的希望并没有被摧毁,而海军在外交上进一步扩大了话语权,开始对日本外交方向有了指导的影响力。
小村寿太郎担任外相后大力提拔东大出身的官僚,然后积极推动外务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仅反对元老干涉外交,事实上连内阁首相都不想让其干涉,因为小村认为元老的知识水平已经没法指导现代的外交,而内阁首相并不是专门的国际法专家且有任期限制,所以为了保持外交政策的一惯性,应当由外务省的精英们来主导日本的外交政策。
小村外相为了达成外务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目的,甚至不惜和陆军少壮派联合,从而策划了日英同盟和对俄战争这两大改变了地缘政治的大事件。牧野上台虽然代表这萨摩阀的利益,但是牧野本人并不反感小村的外交独立自主原则。
只是在外交理念上牧野就远不及小村了,简单的来说,牧野对于国际法确实很熟悉,但对于如何营建一个地区秩序则毫无概念,所以牧野虽然有独立外交的意识,但最终还是被海军主导的日中和平推着走了,因为海军在日中和平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一个极为明确的目标,就是构建亚洲合作秩序。
因为日本国内对于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舆论,于是原本还颇受非议的日中韩三国海上军演,在这个时候却开始不断受到国民的重视,认为这次海上军演粉碎了日本试图完全吞并朝鲜的谎言,也可以缓和日本和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分歧。
不过随着三国军演在国民舆论中的不断受到重视,原本海军内部对于军演总指挥一职的不在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之前海军将领们搞不清负责这一次军演会不会导致国民的不满,所以大家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