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32节(第3页/共5页)

就无意去争夺这一位置,因此东乡正路成功的拿到了这一职位。

    但是东乡正路在六月中旬突然因为阑尾炎住院治疗,所以军演总指挥出现空缺,随着三国军演的政治影响力上升,海军内部突然意识到,这一次的军演或者可以在政治上成为一种资本,所以一些打算日后从政的将领开始积极的争夺起了军演总指挥一职。

    其中最为有力的两位候选人是柴山矢八、斋藤实,柴山矢八需要通过这场军演摆脱自己作为技术专家的形象,而斋藤实则需要摆脱山本海相时期的官僚形象,两人都打算用这场军演来证明,自己也是有能力统帅海军的。

    但是能够确定这个位置人选的,最终却是东乡平八郎率领的舰队派和海军三参谋领导的革新团体,舰队派代表着海军一线官兵的意愿,而革新团体则代表着海军中青年将校的意志。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海军中新老势力的又一次争锋。

    东乡平八郎虽然并不完全认同斋藤实的海军理念,应该来说斋藤实只是山本权兵卫治军理念的执行者,离开了山本权兵卫的思路,斋藤实也就是一个出色的海军官僚,这也是斋藤实在就任军令部总长后,一直没法压制住下面各部门的原因,因为他拿不出一个可以让军令部合力去做的大项目。

    军令部作为一个参谋机构,和海军省这样的行政机构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人事斗争虽然重要,但是拟定海军路线的能力则更重要,光凭内斗,军令部可拿不到新的资源,而海军省搞人事斗争排第一,是因为海军的资源分配权力就在海军省,掌握了海军省的人事,也就掌握了海军资源的分配权。

    斋藤实想要在军令部运用他在海军省任职的经验,显然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在海军文化课不断的撬动社会资源,绕开海军省扩大军令部的权力时,斋藤实想要通过人事来约束文化课的权力,显然也得不到军令部上下的支持。

    所以斋藤实想要获得军事演习总指挥的职位,还真的不能指望军令部下面的那些年青将校的支持,而东乡平八郎作为山本一系的骨干,他虽然和斋藤实在治军理念上不同,但是却不能不顾及派系的团结,且山本和斋藤把他树立为了日俄大海战的英雄,他也需要对此做出回报。

    而革新派团体这边,原本是没什么倾向性的,斋藤实虽然官僚作风大了点,可好歹也是军令部的总长,是海军三参谋的上司,佐藤铁太郎和秋山真之就觉得,或者默认斋藤实担任军演总指挥也不错,至少可以提升军令部对舰队的影响力。

    只是林信义却选择了柴山矢八,在他的极力主张下,佐藤和秋山也改变了初衷,于是直接导致了革新团体在此事上的立场。双方的争斗,让河原大臣和海军高层也感到了不安,最终伊东祐亨出面,让柴山矢八、斋藤实进行一场辩论,看谁更适合担任军演总指挥。

    说是柴山矢八、斋藤实各自讲述自己对于军演的看法,但实际上这场辩论是让舰队派和革新派各自阐述支持的理由,如果双方无法说服对方的话,那么就由海军高层直接投票解决此事,以避免海军内部一线军官和参谋军官产生对立情绪。

    东乡平八郎当然不会亲自上场辩论,他的亲密部下小笠原长生代表他就舰队派支持斋藤实的原因做了一个阐述,虽然小笠原没有贬低柴山矢八,但也暗示了斋藤实在行政事务上比柴山更有经验,能够处理日中韩三国军演中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

    这毕竟不是日本一国的军演,所以许多问题的处理上不能套用国内的原则,否则三国军演就不是缔造和平关系,而是在刺激三国海军的对立情绪了。柴山过去多年远离海军决策中心,在这种事务上的把握能力显然是不及斋藤实这位经验丰富的次长的,这也是斋藤实最大的底气。

    柴山矢八对于这个说辞也是无可奈何,他很清楚这就是他的软肋,就在他感觉自己距离这个位置越来越远时,林信义代表支持他的年青将校发言。

    林信义没有去比较柴山矢八和斋藤实的过往,而是直截了当的对众人说道:“军事演习不过是个引子,重点在于军事演习之后建立亚洲联合舰队一事。

    联合舰队不可能明确规定日本对该舰队的统帅权,不仅仅中国方面不会同意,就算是列强也不会坐视不理。所以,我们必须要用制度的模式把联合舰队控制在日本手中,如何控制一支舰队?当然是后勤供应体系。

    即,我们可以在军政上和中、韩进行平等的对话,但是在后勤体系的建设上要以我为主,而中、韩也没有这样的后勤体系和我国竞争。这就是我们支持柴山次长的原因,因为柴山次长提出的后勤中心理论对于日本海军或者还有商讨之处,但是对于亚洲联合舰队来说,却是正确无比…”

    柴山矢八有些惊愕的看向了林信义,他很清楚后勤中心理论不是他的杰作是林信义提供给他的,他没想到林信义居然在这个时候用在了这个地方。不过很显然这恰到好处,海军内部确实谋求建立亚洲联合舰队,也一直在考虑如何去掌握它,所以斋藤实过去的经验突然就失去了色彩。

    第740章

    作者:富春山居 数字:4879 吐槽:0 更新日期:2023-09-18 12:37:04

    海军之所以向中国示好,其目的就是为了掌握以日本和中国为基础建立的亚洲联合舰队,该舰队的设想在林信义提出之后就受到了海军内部的极大关注。

    海军其实很清楚,对于中国这个拥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大陆国家而言,只要国势稍稍有所起色,必然会谋求近海防御的能力。

    过去海军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持续打压中国,不让中国有发展海军的机会,这条道路和陆军的大陆政策高度重合;另一思路就是和中国合作控制东亚海域,让中国海军从属于日本海军,这样日本海军不仅可以少去一个敌人,还能得到一个对抗欧洲列强的助力。

    只可惜后者虽然是最佳方案,可是受到政治的影响却极难实现。直到林信义拿出了亚洲联盟的方案,从政治上解决了中日合作的问题,才使得后一方案开始压过前一方案,成为了海军的主流共识。

    后一方案为何能够这么快成为海军的共识,就在于海军很清楚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压制一个虚弱的中国,用不着一个庞大的海军,而是需要一个庞大的陆军。所以,打压中国使其没法保卫自己的海岸线,不在于海上压制,而在于陆上的压力。

    海军想要得到更多的资源,只能以英美法荷为敌,虽然法国、美国、荷兰在东南亚的实力不值一提,但是在殖民利益上的一致,使得这些列强不会和日本单独对抗,而是会联合一致阻止日本海军南下。

    这一事实在此前日美争端和日俄大海战中都得到了证实,当美国把棉兰老岛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