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无果之后,林信义即以文化课的名义,把时任宗谷号巡洋舰舰长的铃木贯太郎借调文化课,让他去千叶县宣传土地改革对于日本的重要性。这一举动,实际上就可能断绝铃木在海军的前途,因为在林信义提出海军新路线后,军舰的建造计划被放缓,所以舰长的位置要比合适的军官少的多,铃木贯太郎被调出舰队没啥人妨碍,但是他想要再回去舰队担任主官就难了。
这件事对于铃木贯太郎的打击非常大,甚至还超过了萨摩派对他的打压,虽然林信义在他面前只是一个后辈,但是林信义却是革新派真正的领袖,海军中的实力派,哪怕海军三参谋之一的秋山真之都没法阻止林信义的决定,被林信义放弃的人,在海军中已经没有前途可言。
而让铃木贯太郎最感灰心的是,被萨摩派打压,他还可以得到反萨摩派的同情,但是被林信义放弃后,连反萨摩派都远离他了,因为林信义不仅仅得到了萨摩派中最传统的西乡系的认可,同时也是旧幕府派所认同的海军新支柱。
革新派之所以能够超越派系而成为海军新一代的中坚层,就是因为林信义获得了萨摩派和反萨摩派两边的认可,两派中的人物都认为林信义可以弥合海军内部的派系斗争,所以都选择了他作为海军的未来支柱,至于那些极端成员又无力和林信义就海军路线进行对抗,只能看着林信义团结起大多数人后把自己排挤出海军决策圈子。
所以,被停止舰长职务的铃木心灰意懒,直接提交了退役申请,秋山真之这才忍不住来找林信义理论,试图挽救这个海军鱼雷专家的前途。
只是林信义虽然在其他事情上尊重秋山的意见,但是在这件事上他是不肯让步的,他听完了秋山对铃木大佐的夸奖之后,只是平淡的说道:“海军是工业化的组织,个人的才能或者可以决定这个组织能力的上限,但是组织能力的下限是由工业基础和制度所决定的。
日清、日俄两次大海战,我们确实发挥了人的能力,从而获得了超出预设战果的辉煌战绩。但这种战绩其实并不值一提,因为任何一个工业国家的舰队都能取得相同的战果。日本今后的对手都是工业国,不再是满清这样的农业国和俄国这样的半吊子工业国,所以,不发展工业,日本海军就无可能成长。
我承认你的说法,铃木大佐是一位出色的舰长,也是鱼雷方面的专家,但是没有先进的军舰和性能出色的鱼雷,铃木大佐的战术再优秀,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土地改革不仅仅是为了缓和农民对于国家的不满,更是工业化的基础,一个没有消费能力的农村是没法支持工业的发展的。土地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地主用于享受的财富变成农民的消费力和工业的投资,从而进一步增强日本的国力。
和一个铃木大佐相比,我认为他是远远不能够和土地改革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对国力的增长相比的。铃木大佐或者价值等于一艘巡洋舰,但他抵得上一艘战列舰吗?而日本的工业化要是能够成功,增加的又何止是一艘战列舰?”
当林信义把铃木贯太郎量化为军舰的价值后,秋山真之保护铃木的念头就动摇了,因为他虽然重人情,但也知道人情不能越过组织的利益,更何况他试图说服林信义的理由,也是铃木是海军需要的人才,但是林信义指出海军更需要战列舰,就将他的理由给粉碎了。
和林信义争论不过,秋山真之决定还是去说服铃木贯太郎比较简单,他回去后告诉铃木,“我劝你最好还是别申请退役,其实千叶县土地改革委员会正在向内阁和军部申请,请求效仿海军的行动,把内阁、陆军、东大的千叶县人士借调到委员会负责宣传土地改革政策。你与其申请退役,还不如赶快回去说服家里支持土地改革,那么我还可以帮你尽快返回舰队去…”
铃木贯太郎申请退役虽然有着赌气的成分,但是他内心也觉得自己就算在海军中失去了前途,可铃木家依然是千叶县的名门,没有理由为了自己的前途,而败坏了铃木家的基业。
但是秋山真之的劝说让他意识到,这一次海军推动千叶县的土地改革是来真的,就算他放弃海军中的前途,铃木家也依然保不住自己的土地,而且包括铃木家在内的千叶县的一代青年精英,都将会从日本的政治圈子里除名,失去了未来希望的名门还能是名门吗?
在这样的沉重压力下,铃木贯太郎不得不改变心意,请假回家去和家里人商议去了。这样的情景不仅仅发生在铃木贯太郎身上,千叶县的政治人物和地方名门都受到了类似的打压,以至于不少千叶县的地方精英私下认为,现在的千叶县就是庆应四年的江户城,改革派在城外虎视眈眈,若是他们不投降就要大开杀戒了。
在这样的政治压力下,千叶县地方势力终于放弃了抵抗,接受了土地改革的政策,只是试图在改革中尽量维持自己的利益。于是原本给山本权兵卫带来困扰的千叶县土地改革,到了09年七月终于变得顺畅了起来,按照南洲经济和文化研究所给出的调查报告,新的土地调整案如果落实下去,那么千叶县的佃耕地将会从接近耕地面积的50%,下降到不足10%,这将极大的缓和当地农民的不满。
山本权兵卫内阁也松了口气,毕竟在陆军搞出了间岛事件后,国内解决了一个麻烦终究是好事。当然,山本权兵卫内阁也是无意再把千叶县的土地改革向其他地区推广的,因为仅仅是为了压制千叶县的地主们的反抗,山本内阁就付出了极大的政治代价,这还仅仅是日本国内一个政治根基不深厚的县,若是引发了全国各地地主们的抗议,山本权兵卫也就不用干什么政治了。
只是山本权兵卫对各地地主们的安抚,却引发了各地农民及乡村变革势力的不满,他们支持政府在千叶县实施土地改革,是希望通过这个试点,把土地改革推广到日本各地,而不是仅仅让千叶县作为山本的政绩来宣传的。
当然,千叶县的土地改革还没有展现出有利于农民的成果,所以各地农民和乡村变革势力都还在观望中,因此对于山本内阁的批评还相当的克制。
八月上旬,朝鲜独立军试图攻取被孤立起来的清津城,但是驻守在清津城内的陆军,依托海军军舰的舰炮支持,击溃了数倍于己的独立军,朝鲜北部地区的独立军攻势终于被遏制住了。
凭借着这一次清津城的胜利,伊藤博文一边令朝鲜驻军严守海边港口城市及京义线的交通枢纽,以铁路线和海岸线构筑了对朝鲜北部山区的基本防线,然后重整旗鼓,预备对独立军发起重点进攻;另一边则是向中国方面提出了和平交涉,表示愿意为间岛事件做出经济上的赔偿,以引诱中方放弃对朝鲜独立军的支持。
对于清津城的进攻失败,使得武汉军事委员会确定,当前中朝在朝鲜北部地区尚无能力迫使日军放弃海岸平原及铁路线的控制权,继续打下去不过是白白损失力量,而让日军形成了以逸待劳之势,一旦朝鲜独立军力量损失过大,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也站不住脚,因此在吉长线向东延长线没有修筑完成,在北满地区的工业体系没有建立完成之前,解放朝鲜半岛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想象。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