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31节(第4页/共5页)

问题上显得有些三心二意,更何况内务省还发觉,原本存放在警保局的对于社会主义分子的监视名单及资料居然消失了大半,在海军和萨摩阀的施压下,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但是也让内务省失去了对于国内社会主义分子的监控。

    那些有名的社会主义分子虽然还在内务省的监控下,但是这些人不是在国外,就是已经转向温和的改良主义,而且和宫内省、海军关系密切,成为了日本政坛和文坛的一股新兴势力,内务省自然不敢向过去那样轻易的给他们栽赃。

    而消失的社会主义分子,大多是中坚人物,虽然他们此前不出名,但是在工人及年青学生中具有较大的活动能力,内务省对这些人的监控,主要是防止这些人进入到强力部门中,从而变成内部的反叛分子,但是随着名单的消失,这些人已经从内务省的视线中消失了。

    当然有一位警保局的精英提出,海军文化课的林信义中佐和许多社会主义者交往密切,在海军兵学校推动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甚至还可能是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或者这个人就是一名社会主义者。

    这位精英提出报告的当天就被被内务大臣小川平吉直接下令调去了北海道一个极为偏僻的地方担任了派出所所长,对于林信义中佐的调查资料完全被收缴,于是对于内务省消失的社会主义分子的档案调查宣告结束,结论是一些不重要的资料被新入职的人员误操作销毁了。

    作为日本政府用以镇压内部异己分子的强力部门,其内部都出现了分裂,自然就难以压制住国民中传播开来的反国家言论。于是,此前用以平息国内矛盾的爱国主义,今次反而让陆军遭到了更多国民的攻击,国民和陆军之间的关系如此独立,让后藤新平也不得不开始疏远陆军,寻找另一个权力支点了。

    南洲经济和文化研究所虽然只是刚刚成立的机构,大多数国民甚至都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作为已经靠近日本政治核心圈子边缘的后藤新平来说,他知道南洲经济和文化研究所背后的艺术基金会实质上就是宫内省、新萨摩阀和新财阀结合起来的一股新兴政治力量。

    南洲经济和文化研究所刚刚成立,山本内阁就低调的宣布,今后任何政府投资的工程都需要先委托社会第三方进行调查研究,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立项,以杜绝一些官僚为了输送利益而盲目进行工程立项。

    这听起来固然很好,但实际上政治圈子里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新势力对旧藩阀政治的一次夺权行为,过去藩阀官僚通过兴建各种政府工程,把钱输送给财阀,然后财阀再向藩阀提供资助,从而形成了权力和金钱的结合。

    在这种体制下,藩阀和财阀获得了最大利益,其他人只能看着他们吃肉,所以民党对于藩阀和财阀的批评不绝于耳,民党的这种批评还得到了宫内省的大力支持,反对藩阀和财阀政治的近卫公爵差点都当上内阁首相了。

    而现在的这个新制度,就是由南洲经济和文化研究所来决定工程立项,然后把利益分配给各政治势力,从而取消了藩阀和财阀分肥的制度。南洲经济和文化研究所虽然损害了藩阀和财阀的利益,但是却获得了其他政治势力的支持,因此必然会成为帝国政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极。

    后藤新平认为,向南洲研究所靠拢,或者更有利于自己在政治上的发展,陆军虽然势大,但是陆军搞的藩阀政治已经惹起了众怒,今后必然会逐渐交出权力,他继续依附陆军,未来的发展恐怕是没有多少空间的。

    对于后藤的靠拢,林信义并不拒绝,他也需要通过和后藤代表的千叶县政府对本地势力进行打压,从而进一步推动千叶县土地改革的完成。千叶县本地势力虽然在东京圈的政治势力看来不过是乡下人,但是他们在本地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土地改革损害了这些本地势力的利益,自然波折颇多。

    但是,海军需要一个工业化的千叶县,残存太多小农体制,显然是不利于海军在千叶县的根基的,所以林信义没打算让海军吃独食,而是选择了和其他政治势力分享利益。后藤新平也只是被血食吸引而来的一只鳄鱼罢了。

    当然,在对千叶县的规划上,后藤新平其实是最接近林信义的思路的,不管是推动千叶县的快速城市化,建立覆盖千叶县的公路网,后藤都站在了林信义的立场上。

    也正是有了后藤新平的支持,林信义才能把大量的年青学生分布到千叶县各町村,从而形成了新土地改革法调整草案。按照农民的要求,地主保留1.5町步的土地,其他由国家强制收购,然后分配给佃户无偿耕作,这些土地归属于农会名下,由农会每年向国家支付本息,99年内还清。

    新调整案解除了农民担心赎买土地导致的负债问题,而农会属于农民自治组织,也就是说农民有权选出代表监督农会账目,因此土地的归属权也明确了,所以该调整案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支持,地主当然是反对的。

    在千叶县、农林省、内阁的三次大讨论下,最终方案是:地主所允许保留的出租土地为1町步;超过3町步的土地由政府强制收买;同时,只允许以现金缴纳地租,水田地租;并强化了地主取得土地的限制性;各地负责农地收购、转让的委员会中,佃农成分出身的委员需要占到人数的50%。

    第738章

    作者:富春山居 数字:5054 吐槽:0 更新日期:2023-09-16 12:54:32

    不过林信义在海军内部实施的整肃行动,就连秋山真之都有些受不了,他对林信义提出,“铃木大佐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舰长,仅仅因为他家中不支持土地改革,就要停止铃木大佐的职务,这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秋山口中的铃木大佐,是海兵14期的铃木贯太郎,在日俄海战中以驱逐舰夜袭的战术而出名,因此战后被海军视为日本首屈一指的鱼雷战专家。只不过铃木虽然在海军中名声渐显,但是因为是千叶县出身,所以在海军中一样受到萨摩阀排挤,因此他和秋山走的很近。

    但是铃木家在千叶县可不是普通地主,他的家族是原关宿藩的上士家族,幕末时关宿藩主久世广周曾经担任过首席老中,是幕府的首脑人物,和安藤信正积极推动公武合体,并竭力取得英国的支持,但是因为《伦敦备忘录》签署后不久就去世,使得幕府的自救之路难以维系,

    最终德川幕府结束,而关宿藩也和平交出了藩国。

    正因为如此,千叶县所在的下总国其基本社会秩序几乎没有变动,铃木家依然保留着大量土地,且在县内享有较高的地位。铃木家反对土地改革政策,极大的影响了一批地主们的观望心态。

    而铃木家为什么敢反对土地改革政策,因为不仅仅在海军中有铃木贯太郎这个大佐,铃木的三个弟弟,两个在陆军,一个毕业于东大进入了外务省,可谓是明治时代千叶县的名门,想要让铃木家低头,光凭一道政府公告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在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