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30节(第2页/共5页)

的义兵组织要更有组织性,但也依然不能和军队正面对抗,哪怕是那些朝鲜禁卫军出身的义勇军部队,其战斗力也就比警察强些,遇到大队以上规模的战斗,几乎就没有指挥可言。

    陆军对于义勇军的头疼就在于,由于没有当地朝鲜人的通风报信,他们抓不住义勇军的主力位置,所以不得不采取了让出山区和远离城市的乡村的做法,以重点确保城市及周边平原地区的秩序。

    相比之下,南方的义兵就好对付多了,因为南方的义兵都是地区性的,他们之间缺乏配合,甚至有的义兵一旦越界,自己就会先打起来。所以在南方,陆军完全可以先画出一个个区域,然后集中兵力分区剿灭义兵,压根不用担心这些义兵会乱跑,被打散了的义兵,一旦离开家乡就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只能成为孤狼,这个时候几个警察就能对付这些流亡的抗日分子了。

    而且,因为南方的义兵大多以两班地主为领袖,所以他们都是反对土地改革的,许多地主实际上是因为日本采取了对朝鲜土地进行的整理,才转而投身于抗日行动。所以日军在南方可以收买到许多朝鲜人为自己提供情报,那些什么都没有的朝鲜人,显然不认为保护两班和皇帝的朝鲜是自己的责任。

    而伊藤博文和陆军的明石元二郎对于朝鲜的统治都倾向于文治和法治,反对采用高压统治的武断政治,因此伊藤博文虽然极力镇压朝鲜义兵,但是在杀人上一直都很谨慎,这种统治方式虽然看似纵容了朝鲜上层的反日行动,但是却也成功避免了朝鲜人和日本人走向全面对抗。

    在朝鲜两班地主的统治下,朝鲜人实际上已经接受了秩序下的生活,哪怕这种秩序极端的不合理,但只要朝鲜的两班地主还能遵守自己制定的秩序,那么朝鲜人几乎都不会去试图反抗这种秩序,因为那些反抗者都被两班地主杀光了。

    日本对韩国的保护条约,虽然是强加给朝鲜人的不合理秩序,但是感觉到这种不合理的实际上只有两班地主,至于普通的朝鲜人虽然认为日本人无礼,可是秩序就是秩序,他们只能服从,而不是起来挑战秩序,这就是过去千年以来,朝鲜两班地主灌输给朝鲜人的秩序意识。

    因此,各路的义兵团体的带头人,实际上都是两班,很少有纯粹的平民,而日军一旦抓住了带头者,或是逼迫其悔过,或是杀了他,都会导致这些义兵团体的解散。所以,朝鲜的义兵运动,实际上是朝鲜的两班地主维护自己特权的行动,其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几乎是不存在的。

    当然,这种义兵运动给朝鲜人提供了一个范例,就是秩序是可以被反抗的,过去老爷们所说的,下等人只能无条件服从上等人制定的秩序,其实只是一个谎言而已,从而刺激了朝鲜人的自主意识,让朝鲜人萌发了反抗不公的意识。

    而北方的义勇军,则通过土地改革,打破了朝鲜王朝过去一直强调的社会等级差异,直接让北方朝鲜人产生了国家和民族意识,因此日本很难在朝鲜东北部的朝鲜人那里获得义勇军的情报,因为这里的朝鲜人已经和义勇军产生了我们意识的联系。

    田中义一也好,负责间岛行动的朝鲜驻扎宪兵队司令官兼朝鲜统监府警务总长立花小一郎也好,他们都把此次行动的关注放在了中国人身上,而不是义勇军身上。

    应该来说,其实他们的看法也不算出格,陆军很好的预判了中国军队在绥芬河、双城子的增兵行动,以极为迅速的布防遏制了中国军队在双城子一带发起进攻的可能性。如果事情只是到这里,那么接下来军事行动就会结束,然后转入到日中谈判阶段。

    日本人确实打不起再一次的大陆战争,可中国人正积极的谋划对于满洲的开发建设,同样不会因为朝鲜人而选择和日本开打。所以,陆军认为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日本对中国方面做出一点赔偿,然后公开承认间岛属于中国领土,了解了这件事。

    这样结束虽然对日本政府的声誉有着极大的打击,但这正是陆军希望看到的,他们认为山本内阁将会因此倒台,那么国内政治就可以重新洗牌,陆军将会扳回现在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只是陆军没有预料到的是义勇军的战斗力已经不是他们之前所遇到的那支义勇军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安重根虽然压制住了义勇军内部的反对,和日军达成了妥协,但是这一年里他可不是什么都没做,对于义勇军的内部编制的改革,对基层军官的抽调教育,使得义勇军已经从此前的近代军队转向了武汉工农红军的建设方向。

    虽然在师团级别的指挥上,义勇军还需要得到武汉军事委员会的支持,才能建立起参谋指挥体系,但是在团级以下的战斗上,义勇军终于摆脱了依靠热情战斗的缺陷,开始依赖于官兵讨论和规范条例来组织战斗了。

    于是在咸镜道的日军很快就发现,在大队以下规模的战斗,他们已经失去了优势,义勇军的表现不像是过去的朝鲜义兵,而更像是一支正规军队,而朝鲜北部山区的地形,其实最适合于大队规模的单位移动,这就意味着除了少数平原、河谷地区外,日军都要担忧义勇军发起正面进攻了。

    立花小一郎于行动之前在罗津等地增派了半个旅团,使朝鲜东北部两道的兵力达到了六个联队之多,如果加上警察部队,那么就和一个师团的兵力相近了。不管是立花少将还是朝鲜驻扎军的其他将领,都认为这一兵力已经足够应对义勇军的反扑了,只要中国军队不越界。

    此时朝鲜半岛驻军2师团,滨海边疆区驻扎1个半师团,库页岛驻扎半个师团,陆军能够动用的海外驻军也就这四个师团,国内兵力调动必须要得到天皇的允许。所以,立花少将其实已经相当重视义勇军的战斗力了。

    但是,当咸镜南北两道的义勇军开始集结并发起反击后,陆军很快就发现,如果不尽快放弃山区和乡村,那么他们驻扎在各交通要道上的军队就会被义勇军包围歼灭了。于是在安重根宣布大韩义勇军改名为朝鲜独立军,宣布要解放祖国,将日本侵略者赶出朝鲜半岛后的半个月内,陆军就失去了整个咸镜北道、两江道的控制权,慈江道和咸镜南道的内陆也脱离了大韩帝国的统治。

    陆军在朝鲜东北部的据点,就剩下了罗津、清津、咸兴和元山几个港口城市,而朝鲜北部地区的民众为独立军的气势所感染,正不断地投入到独立军麾下,支持独立运动。1909年八月初,朝鲜驻扎军司令官

    上田有泽向陆军大臣发电,表示朝鲜北部的独立运动已经不是朝鲜驻扎军可以处理的问题,要求国内给与指导意见。

    上田有泽的电报里充满了怨气,因为这一次的行动其实并没有征求他的意见,是上一任驻朝鲜司令官长谷川和参谋长立花的秘密商议,然后得到了山县和参谋本部的支持。也就是说,在他上任之前,这个剿灭朝鲜东北地区的反日分子基地的方案,实际上已经是定案了。

    如果这一次的行动能够成功的话,上田自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他也能够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