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安重根发现了一个事实,就是朝鲜的纵深近乎没有,在掌握了制海权的日本面前,没有一个适合做朝鲜的工业城市的,所以朝鲜想要一个支撑得起独立战争的后方基地,只能放在中国境内。
但是和朝鲜北部接壤的地区,丹东周边直接在朝中铁路的干道上,不管中日都不会允许在这里出现一个朝鲜人的工业中心,那么就只有图们江一线的中国领地,这里因为交通不便,朝鲜移民占了当地人口的一半,适合于建立一个朝鲜革命的后勤基地,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很难发展工业。
于是安重根在这场战争将要结束时,并没有把精力集中于建设国内的根据地,而是集中于推动吉林地区的铁路和工业建设。正是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吉长铁路越过了齐齐哈尔-白城-通辽-沈阳铁路的修建计划,1908年初就开始动工了。
中国方面想要优先建设齐沈线,目的是为了开发沿线的荒地,而安重根主张吉长线优先,是为了吉长线向东延长,从而把延边地区纳入东北铁路网,摆脱日本控制的海上通道,从而为延边地区的工业化打下交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吉林边境的国防安全。
安重根的主张得到了吉林本地人的大力支持,在中东铁路没有建设之前,吉林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在长白山下的吉林船厂,这是一个以林业经济发展起来的城市,铁路开通之后,吉林的水运优势被铁路抵消,长春开始迅速的发展起来了。
如果不是俄国人开启了对满洲的入侵,那么长春应当会和哈尔滨一样,作为铁路的枢纽城市成为东北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从而取代吉林城。因此,尽快建立一条铁路把吉林和中东路连接起来,就成为了吉林人迫切的需要。
安重根也没有预料到,日本人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在图们江边境挑事,他立刻意识到,这反而是推动吉长铁路向东延长的好时机,在日本人的威胁下,这条铁路的重要性被提升了。
安重根的判断是正确的,之前对吉长铁路向东延长段的讨论迟迟得不出结果,是因为东北本地代表和关内派驻东北的官员意见相左,对于关内官员来说,优先发展长春以西地区的交通建设,把东北和内外蒙古、山西的铁路线路联系起来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建设方案可以尽快的把满蒙地区和关内联系在一起。
而本地代表则更注重边界上的安全,如果不能保住边境的安全,那么吉林将会在外部势力的不断压迫下,变成四分五裂的局面。即便最后国家把外敌驱逐出边境,吉林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团体也不存在了,他们只能完全听命于关内的解放者。
吉林本地人对于朝鲜移民在延边等地的不断增加也是感到担忧的,要是没有铁路把大量的移民输送到延边等地,那么日后这里都是朝鲜人,这块地方到底还算不算中国的领土?所以,安重根主张先建立吉长铁路的东向延长段,自然得到了他们的极力支持。
而日本军警冲进间岛的行动,也使得武汉改变了立场,决定优先建设吉长铁路向东延长线。得到了这个结果之后,安重根才赶回延边地区,亲自去勘察日本军警对该地区朝鲜居民点的破坏程度。
日本人在初期打了朝鲜人和中国人一个措手不及,但是随着中国边防军队反应过来,立刻和朝鲜义勇军展开了反击,错误的估计了朝鲜义勇军装备的日军也吃了个大亏,然后退回了图们江南岸。
安重根抵达龙井村后,立刻召集了边防军和义勇军的将领,表示需要打过图们江去,彻底的解除日军在咸镜北道的统治。他的主张得到了义勇军将领的支持,但却遭到了边防军将领的质疑,因为他们还没有得到命令渡过图们江。
安重根拿出了武汉发给自己的授权电报,向边防军解释道:“武汉工农兵委员会认为,日方既然已经撕毁了双方达成的默契,那么我们就必然要做出反击。第五师和第十一师将会增强绥芬河到双城子一线的兵力,以牵制日军在滨海边疆区的行动,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日军从图们江赶下海,在咸镜北道建立一个义勇军控制的解放区…”
义勇军将领李范允对此质疑道:“什么是解放区?你的意思,难道是不再承认大韩帝国了吗?那么这把陛下置于何地?”
安重根看了房间内的朝鲜人一眼后,断然说道:“李完用以陛下的名义否认了海牙密使的身份,这说明陛下已经完全被日人变成了傀儡,如果我们再视自己为大韩帝国的下属,那么在国际上根本得不到支持,因为日人会以陛下的名义宣布我们是叛乱分子。
所以,想要对抗日本吞并朝鲜的行动,我们就必须要抛弃大韩帝国,以朝鲜人民的名义去争取独立,获得国际认同。这不仅仅是我的看法,也是朝鲜劳工党的主张…”
李范允等朝鲜将领顿时说不出话来了,朝鲜劳工党是安重根归国后建立的,在一干独立团体中虽然开始不显眼,但是现在却成为了义勇军内部最大的团体,因为劳工党主张土地改革。得到了农民和底层士兵的支持,且劳工党又有着中国和俄国方面的支持,获得了大量的援助,因此许多独立团体最后都解散加入了更有前途的朝鲜劳工党。
对于李范允这些民族主义者来说,虽然他们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但一直都是反对土地革命的,因为这对于地主们太过苛刻,有可能使地主们倒向日本人。同时,大多数民族主义者还是君主制度的拥护者,一直反对放弃对大韩帝国的效忠,另外成立独立的朝鲜人民的国家。
他们的主张其实也得到了一部分朝鲜劳工党成员的同情,比如安重根的副手李相高,李相高出身庆州名门,和政府中维护国权的高官李裕承是亲戚,他加入安重根的义勇队,但依然保持着对于朝鲜王室的尊崇,因此虽然他承认土地改革是必要的,但反对脱离大韩帝国另外建立一个朝鲜。
只是,随着日本侵吞朝鲜的局面形成,李相高也终于改变了立场,认为大韩帝国已经没法存在了,继续尊崇朝鲜王,只会让大家变成亡国奴。失去了劳工党内部的同情者,李范允等人显然是没法和掌握军政大权的安重根对抗的。
第734章
作者:富春山居 数字:4988 吐槽:0 更新日期:2023-09-12 12:45:57
间岛事件的发展很快就出乎陆军的预料了,虽然此前盘踞在朝鲜东北部的大韩义勇军牢牢控制住了山区和乡村,但是这种控制是因为日军没法依靠少数警察来维持对该片区域的统治,朝鲜东北部的多山地形也让日军难以快速移动,而采用少量军队分散于乡村,又容易遭到义勇军优势兵力的围歼。
所以日军只能把兵力放在交通枢纽和靠近海边平原的城市,依托海上通道来完成各海岸城市之间的快速调动,这就形成了义勇军控制山区和乡村,日军控制城镇和主要交通路线的局面。但是日军对于大韩义勇军的评价是,虽然义勇军要比普通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