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的猜测阻止不了德国和武汉的合作,更是让袁世凯没法按照朱尔典的建议,以武力解决武汉。武汉劳工党又不是孙文这些民党,不要看孙文的民党现在控制了广东,但是孙文领导的同盟会内部就是一团糟,广东的军队更是混乱,不仅没有统一的指挥,各支军队连效忠的对象都是不同的,有支持同盟会的,也有支持本地士绅的,也有向外省势力靠拢的。
要是武汉和广东一样乱,那么袁世凯恨一恨心,向公使团借上一大笔钱,直接和武汉摊牌,搞不好就真的用武力解决了。但是武汉现在背靠德国,自己发展的又不错,袁世凯压根没把握能打的过对方,甚至连财务上都赢不了,因此他对于朱尔典的劝说,也是随口敷衍,完全没有真的去实施的念头。
第731章
作者:富春山居 数字:5011 吐槽:0 更新日期:2023-09-09 12:25:19
不过袁世凯很快发觉,想要和武汉和平共处也是不可能的了。1909年4月,洛阳到西安铁路通车,这对于陕西人民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却打破了西北的权力格局。
此前武汉并没有和北洋争夺西北的控制权,但是北洋也没有彻底拿下对于西北的控制权,因为当地的满人势力和地方势力,在武汉没有夺取西北的行动之前,都对北洋试图完全控制西北地区感到了不满,因此抱团对抗北洋驻西北的最高军政官员-杨士骧。
杨士骧虽然是袁世凯最重要的支持者,但实际上他在北洋团体内的地位要比其他人高的多,因为他是李鸿章提拔的,也是李鸿章安排协助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的助手,北洋后勤制度正是他一手开创,相比起他的弟弟杨士琦,杨士骧可不是依靠袁世凯才有的现在的地位。
所以杨士骧指挥北洋军队是毫无问题的,这也是袁世凯让其前往西北的一大因素,其他人要么指挥不动北洋,要么就是有了地盘之后可能独立出去,但是杨士骧作为北洋团体的股东,显然是不会因小失大的。
而杨士骧本人在实际政务上也是出色的,他代替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很好的保持了北洋对山东地方的掌握,而地方上对其评价也比袁世凯好的多。这样一个有兵权又有能力的官员主政西北,想要压制西北地区的地方势力,其实难度并不高。
只是,杨士骧进驻西北的时候,正是满人失去权力的当口,这就使得地方势力试图观望局势,不想轻易下注在北洋身上。而西北的满人势力,把西北当成了满人的后路,也不愿意把权力让给杨士骧,便支持这些地方势力反抗杨士骧。
虽然之后因为俄国向中国宣战,武汉军队北上抗俄,使得西北政局稍稍平稳了一些,一方面是国战期间反对中央显然会失去大义,另一方面是武汉的政策比北洋要激进太多,所以西北地方势力和满人势力都消停了下来。
但是在平静的局势下,暗地里的斗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地方势力不可能容许杨士骧把手伸到基层的治理上,就算是大清朝,除了陕西之外,甘宁青都是地方自行管理的,毕竟这里是许多民族的聚集地,中央政府压根没有这么多精力来调解各族群内部的矛盾,只能让他们自行管理,官府只负责大的族群之间的冲突。
这样的统治方式就意味着,中央政府对于西北地区的管理是粗旷的,且需要从内地调拨大量的钱粮来养军和收买地方势力,但是在失去中央的统一财政之后,北洋驻西北的军队就不能完全指望从内地调拨钱粮过来,而试图在本地重建财政系统,以本地的钱粮养活自己。
北洋的这种做法自然是激怒了地方势力和西北的满人,毕竟这部分地方钱粮按照传统是养活他们的,北洋打着中央的旗帜拿走这些钱粮,他们吃什么?西北又不是内地,这里土地贫瘠,除了有水源的地方还能有些收获,那些干旱地区能养活农民自己就不错了,所以想要增加税收,就是逼当地民众起来造反。
于是,在武汉势力没有大举进入西北之前,北洋和当地势力已经斗的不可开交了,而09年4月洛阳到西安铁路的开通,实质上就代表武汉势力正式进入了西北。这条铁路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铁路没有修通之前,西安城里其实还是满人说了算,铁路通车后,武汉派出的人员就下令西安满人自行拆除城墙,并且要求满人提交人口资料。
满城面积占西安府城四分之一强,人口约为西安府城人口近四分之一,除满城内有八九千满蒙军队外,汉城内还有五六千绿营,西安虽然最后接受了清帝退位诏书,但是满人依旧掌握着这座城市的武装力量。
这也是前陕甘总督升允被革职后逗留西安不走的原因,因为他认为满人还能依赖西安城以对抗北洋和武汉,从而稳固西北的形势,但是他没有料到西北的汉人及回民都抛弃了满清,在清帝宣布退位后立刻宣布支持民国,所以西安就变成了孤城,在北京的严令下,升允不得不返回北京,放弃了和北洋、武汉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想法。
不过即便升允离开,西安城内的满人也不愿意服从北洋派驻西北的最高军政官员杨士骧,面对满人的抵制,一度想要把西北政治中心移驻西安的杨士骧也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念头。
国家统一时,陕甘总督驻扎兰州是为了维护甘宁青地区的治安,并确保和新疆沟通的河西走廊的安全,但是在这个南北争锋的大争之势,北洋控制西安当然要比控制兰州重要。
但是因为满人不接受北洋军进驻西安城,而武汉也坚决不同意把西北军政中心转移到西安,表示北洋要是不肯去控制兰州,那么武汉将不再接受北洋控制西北的局面,这才迫使北洋不得不继续向西进驻兰州。
而北洋军离开西安后,西安立刻就恢复了老样子,虽然一部分汉人士绅获得了一些管理民政的权力,比如修路和开厂,但是政治权力和司法权力基本还是在满人和亲附满人的汉人官僚手里。杨士骧下达的命令,西安也是爱理不理。
在铁路没有修到西安之前,西安城内几乎和前清时期没啥区别,依然是满大人说了算。但是铁路修通之后,武汉就毫不客气的让满人拆城墙,并提交人口资料,显然是不允许满人继续掌握这座城市的权力了。
和北洋军入陕西时,西安城内的汉民无动于衷不同,北洋军不宣传革命,军纪虽然比普通清军要好,但是作派和普通清军没啥区别,除了不抢劫强奸外,拉夫派差依然是传统的。所以在这些西安市民眼中,北洋军和满城的大兵其实是伯仲之间,可好歹满城的大兵是西安人喂饱了的,这新来的北洋军天知道是什么德行,所以他们在满人和北洋发生冲突时选择了中立。
武汉虽然此前没有派兵进入陕西,但是在对俄作战中的胜绩,在内地推动的土地改革和对帝制的声讨,使得西安市民很清楚的知道,武汉军队是革命的,也是要打倒满人特权的,所以当武汉军队坐着火车进入西安后,立刻受到了西安市民的欢迎。
武汉军队进入西安的并不多,原则上这支军队是为了保护铁路运营,而不是派驻陕西的驻军。但洛阳到西安铁路开通之后,两地之间的行程从七天缩短为12小时,且能够携带大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