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份功劳,又不必得罪长州派。但是现在事情闹大了,让他来给长州派背这口黑锅,他当然是不满的。
田村对此也很惊讶,因为他没有预料到,事情在不可能出岔子的地方出了岔子,他设想过滨海区或者会因为中国人的进攻遭到一定的挫折,毕竟日军在滨海区的根基太不牢固了,完全等于是在敌人的统治区驻扎。
但是他没有想到,朝鲜驻军事前所保证的,只要中国军队不越界,那么朝鲜驻军就能应对义勇军的反扑居然只是一句大话。这就让陆军挑起的间岛事件变成了一个笑话,不仅没能震慑住朝鲜人和中国人,反而表现了自己的软弱。
田村不得不向内阁及天皇做了间岛事件的完整汇报,并强调中国军队一定越过了图们江,驻朝鲜军不是在和朝鲜的义勇军作战,而是在和中国军队作战,所以才会猝不及防,丢掉了朝鲜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
不过在御前的陆海军会议上,伊东祐亨代表海军向陆军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陆军此前鼓吹大陆政策的时候,强调中国军队的训练素质不能和陆军相比,一个联队的陆军就能和一个中国混成旅团对抗,现在只有少部分中国军队伪装进入朝鲜东北地区,按照陆军之前提交的情报,延边地区的中国军队不可能超过一个师团的规模吧?所以,陆军是在同等规模的对抗下失败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华战争,我们要动员起多大的规模才能赢?”
面对这个问题,田村失声了,因为他确实答不出来。只不过伊东并不打算到此为止,他继续说道:“据我所知,前清时期,中国打算组建36个常备镇,也就是36个师,虽然前清退位时并没有达成这个目标,但是在中俄战争爆发时,中国各地的武装力量已经超过了百万人,其中北洋六个师,而武汉在战时的编制甚至达到了18个,战后中国内部各方势力通过和谈削减兵力,全国正规武装大概有25个师。
我记得陆军为大陆政策准备的军备计划是平时25师团,战时50师团。假如按照陆军的估算,一个陆军师团抵得上中国两个师,那么我们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这只是陆军的自以为是,战时双方的战斗力只是1比1,那么贸然挑起日中战争,难道不是自杀行为吗?”
伊东祐亨的质疑获得了松方正义、井上馨两位元老及大臣们的认同,他们过去反对陆军的大陆政策,但如果陆军能够表现出自己执行大陆政策的能力,那么他们倒是不会强求把胜利果实还回去。但是如果陆军坚持实施大陆政策,却又不能承担自己造成的后果,那么他们自然是反感陆军这种破坏规则的行动的。
山县有朋见状不得不出面,因为他担心伊东再逼迫下去,田村就不得不辞职了,而现在的陆军内部不管谁上去都解决不了问题,最终只是上去背黑锅而已,因此还不如让田村坐在大臣的位置上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这样也就不用再损失一个人。
“陆军制定战略的时候,考虑的只有国防安全和国家利益,对于敌人的实力虽然出现了些许误差,但并不代表战略方向是错误的,就当前的局面,日本不往大陆发展,难道真的要去南洋挑战英法列强吗?海军难道以为,英法的实力不如中国和朝鲜?我以为,陆军的大陆政策实际上已经很保守了,至少大陆政策失败,我们也不至于有亡国的危险,可要是在南洋失败,日本还能生存下去吗?”
山县有朋这番话,等于是把陆海军之间的战略矛盾公开了,过去陆海军之间虽然因为战略产生了分歧,但是在对外扩张上至少是站同一立场的。而现在山县却表明了反对海军南进战略的姿态,这实际上代表了山县不愿意和海军再维持什么表面和平了。
同意的,反对大陆政策的日本高层,其实也不支持海军的南进政策,简单的说,只要当前的生活还能过得下去,这些政客们都主张维持现状而不是冒险。所以山县有朋表态之后,大家都默不作声了,显然他们也是不愿意去支持海军的南进战略的。
山本权兵卫见状不免就出声反驳了山县有朋,不过他的立场是站在海军的角度,所以自然激起了田村、大山和桂的反击,于是作为海军大臣的河原、军令部总长的斋藤也加入了混战。御前会议于是变成了陆海军之间的大争吵。
明治天皇不得不下令暂停会议,并单独询问了伊藤博文的意见,伊藤博文虽然知道陆军挑起间岛事件其实是违宪的,但是作为朝鲜总督,他却不得不站在驻朝鲜日本人的立场上对陆军加以维护,“陆军的行动虽然冒失,但并不能算是隐瞒了内阁的军事行动,这只是正常的治安维护。
当然,这种治安行动也试出了中国人,主要是武汉方面对于帝国是不怀善意的,臣认为这也算是意外之得。假如我们把武汉当做是帝国的朋友,毫无防范的和武汉合作下去,到时武汉给我们背后一刀,我们的损失就巨大了。
相比较而言,和控制南满的北洋团体才是帝国所需要的执掌中国的力量,只要北洋依旧占据着中国中央政府的名义,那么我国和中国之间的冲突就会被极大的淡化,而如果让武汉上台的话,双方的关系估计会迅速恶化。
所以臣的意见是,我们应当加大对于北洋的扶持力度,确保北洋政权不垮台,然后通过北洋政权加大对于南满的投资,从而使南满变成日本商业的独占市场。帝国和北洋就能互惠互利。
至于今次间岛冲突引发的日中矛盾,臣以为应当采用谈判的手段处理,避免日中双方走向武力冲突,这对于帝国并无好处,帝国也没有胜算。而从陆军今次的行动来看,朝鲜总督还是应当选一位文官比较合适,若是陆军掌握了这个职位,国内压根控制不住朝鲜驻军的行动。”
明治认同了伊藤的处理方式,也认为这场冲突不能升级为日中战争,毕竟他已经身体不大好了,需要国内安静的渡过权力交接,如果再次爆发战争,不仅帝国有可能会输,也将极大的打击皇室的威信,也是明治再次召开会议后,就表示这件事应该交给朝鲜总督府来处理,内阁提供支持就可以了。
第735章
作者:富春山居 数字:4781 吐槽:0 更新日期:2023-09-13 11:46:44
伊藤博文虽然拿到了处置权,暂时压住了陆海军的矛盾,但是他也很清楚,日本当前不可能和中国开战,所以他当即要求内务省对朝鲜冲突的事件报道要加以限制,决不能有中国军队越过图们江之类的新闻,接着便是让外务省和北京、武汉取得联系,就间岛问题提出谈判。
只是北京方面的回复此次非常的严厉,他们对日本驻华公使提出了三项原则。第一,朝鲜问题必须以马关条约的约定作为基础进行会谈;第二,没有什么间岛问题,中朝边境以图们江为界,这是非常清楚的事实,;第三,中朝边界问题和日方无关,中方只和朝鲜代表进行协商。
在北京强势表态的背后,北洋方面又日本公使进行了私下的解释,表示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