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26节(第4页/共5页)

;/p>

    陆军的问题是忽略了日本的国力支持不住陆军的野心,而财阀的问题则是过于自私自利,只要战争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压根就不会去考虑日本战败带来的后果。所以不管海军在政治上表现出的那种进取心,伊藤博文衡量再三,发觉依然只能选择海军作为政治上的盟友,其他人都太过缺乏远见了。

    面对伊藤博文的咨询,林信义终于安心了许多,至少伊藤已经放弃了迫使他在海军和伊藤派之间做出选择,这对于他来说才是最麻烦的问题,但是对于这种实际问题的咨询,他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反正他也不需要为此负责。

    因此在略加思考之后,林信义也就坦然说道:“不仅仅是朝鲜,我认为在台湾和棉兰老岛,都应当逐渐变更为文官体制。让军人掌握海外殖民地,实际上就是在放纵军人挑战政府的权威,如果一支军队有着自己的行政权、司法权和征税权,那么这支军队必然会反对政府对其施加的任何约束。更何况我国军队还有着宪法所规定的,除了天皇其他人无权干涉的独立地位,这就意味着军队很有可能失去控制,变成谁也没法管束的独立藩镇。”

    伊藤博文略有些惊讶的看了林信义一眼后说道;“我还以为你会强调陆军的藩镇化,而为海军进行辩护呢。”

    林信义坦率的说道:“海外统治权对于海军来说其实只是鸡肋,因为就海外殖民地那种落后的工业,海军压根不能借助形成独立藩镇,即便能够从海外殖民地中搜刮出大量的资金,最终还是要通过政府的协调,才能把这些钱变为海军需要的各种装备,所以越是先进的舰队,对于政府的依赖就越深。

    海军需要的是海外的基地,但这些基地的后勤必然需要国家来提供,这样海军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管理成本,并扩大海上的巡航范围。所以海军希望国内和海外都在同一政府的领导下,这样才能为海军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后勤服务。

    但是陆军就不同了,假如陆军可以不通过政府而能够自行扩军的话,那么陆军的行动就没法被约束和预测,最终海军和政府、国民都会被陆军的行动所绑架。为了防止这种最坏的局面产生,海军当然希望取消军队在海外的统治权。”

    伊藤博文思考了片刻,也微微颔首认同了林信义作为海军立场提出的看法,确实海军现在最为关心的就是陆军的独走迫使国家政策发生偏转,毕竟沿着当下的政治道路,海军在政治上的话语权正逐渐加大,那么海军自然希望大家都在规则之内展开斗争,而不是掀翻桌子的乱斗模式。

    不过理解归理解,伊藤博文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你说的确实有些道理,但朝鲜和台湾、棉兰老岛的情况有所不同,朝鲜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它有着自己的政府、军队和法律,就目前朝鲜的局势来看,采用文治手段同化朝鲜人是难以做到的…”

    在林信义看来,伊藤博文说的其实是废话,要知道伊藤博文年轻时就参与了火烧英国使馆,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主义者,维新政府的主要支持者几乎都是伊藤博文这样的日本民族主义者,他们在掌握了日本的政治之后,却希望日本征服的对象-朝鲜人没有民族意识,这不是自欺欺人么。

    当然,这种想法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在这样的场合并不适合说出来,对于伊藤博文的这个问题,他考虑了许久,才谨慎的说道:“文官政治的首要一条,就是必须取得民众对于政府的认同,如果民众认为这个政府不代表自己的利益,那么民众便自然会把政府视为一个对立的敌人,从而对政府发布的任何政策都持怀疑姿态,这样的政府自然只能通过武力而不是法律来使民众服从于自己的证令。

    朝鲜总监府当下最大的问题不是朝鲜是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的民族,而是朝鲜总监府的统治权不被朝鲜人民认可。所以朝鲜民族的反抗运动才会此起彼伏,而越是使用武力镇压,也就越是激发了朝鲜人的民族意识,最终形成了朝鲜民族和日本民族的对抗,到了这个阶段,双方自然就不可能有什么合法性的统治关系了。”

    伊藤博文并不意外于林信义的说法,实际上林信义在给他的信件中已经表达过类似的想法,不过他今天想要问的是解决的方案而不是对朝鲜问题的分析,因此便想着林信义继续追问道:“那么以你看来,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朝鲜人接受统监府的统治呢?”

    林信义不认为这个问题有可行的方案,因为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但是面对伊藤博文的提问,他思考良久后才开口说道:“必须要得到朝鲜人民的认同,即让朝鲜人和统监府达成一个共识,在此共识上分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则朝鲜人即便对日本的统治再抱有不满,也会为了维持此共识而减少无谓的叛乱事件,那么统监府至少有了一段时间来证明,他们对于朝鲜的统治至少要比李朝进步。

    在新的获得朝鲜人共识的朝鲜民族政权出现之前,朝鲜人至少会承认统监府建立的社会秩序。日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延缓那个新的朝鲜民族政权的出现,并避免日本民族和朝鲜民族走向全面对抗,我能看到的解决方案,也只有如此了。”

    伊藤博文沉默良久之后,才犹豫的问道:“你说的这个共识是指?”

    林信义没有避讳的答道:“承认朝鲜民族有独立的权力,但是在朝鲜民族获得独立的能力之前,日本会代为照管朝鲜。这也符合马关条约中规定的,日本进攻满清是为了把朝鲜民族从满清统治下解救出来,使朝鲜民族走向开化的宣言。”

    伊藤博文终于陷入了沉默中,如果是在数年之前,他会觉得林信义的这个提议过于天真,因为根据当前的国际秩序,强者是无需考虑弱者的意愿的。但是在朝鲜担任了一段时间的总督后,伊藤认为日本对于朝鲜来说并不能算是绝对的强者,因此也没法按照欧洲的方式把朝鲜完全吞并掉。

    第725章

    作者:富春山居 数字:5045 吐槽:0 更新日期:2023-09-03 13:47:57

    伊藤博文觉得林信义提出的这个解决办法虽然显得过于软弱了,但确实可以拿了一用,至少比陆军的强行征服的策略要节约资源,陆军的强势镇压之策其实就是抄的欧洲殖民落后地区的政策,英国人凭借着这套武力征服策略最终从区区三岛之地变成了现在占据世界四分之一陆地的大英帝国。

    作为英国人的好学生,日本人自然就把这套对外殖民的理论变成了建立大日本帝国的基石,也就是因为英式民主和日本的天皇制度有着极大的冲突,所以对于如何效仿英国政治制度出现了分歧,才使得日本的对外殖民理论迟迟难以成型。

    按照英式殖民理论,英国人通过输入先进的文明换取了殖民地的统治权,日本要是照抄的话,那么殖民地体制就要学习英属海外殖民地,建立起独立的行政和司法制度,殖民地政府只是向天皇而不是向日本政府和议会负责,这对于日本的政治精英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一点。

    但是按照日本传统政治的办法,把海外殖民地视为新领土来扩张,那么这个成本又未免太大了些,那些原本社会中的上层精英对于自己地位的滑落充满了愤怒,转而都变成了反日分子。比如台湾到现在还是军事统治,台湾民众的叛乱就没有停止过。

    因为此种军事征服政策,实际上就是把本地居民全部当成了二等公民,不管你过去在当地多么有名望,在一个普通日本人面前也是低人一等的,政治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