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18节(第3页/共5页)


    ?第704章

    第704章

    只是陈壁是实干派,非是清流,否则袁世凯也就不会亲近他。

    对于周学熙的批评,陈壁也是毫不客气的反驳道:“发展军国重器可以阻止列强把中国视为猎物,这种想法,曾李左张几位大人早几十年就提出来了。”

    “但是倾国家之财搞洋务二十年,最终不过是甲午一败,没有民众的支持,光有军舰又能抵什么用?”

    “以今日国家之内忧外患,而诸人又无曾李左张几位大人之才能和威望,却试图要做的比这几位大人出色,岂不是笑谈?”

    “国家当下最大的问题是,武汉用消灭地主阶级的暴烈手段重分地权,乡村小民感受到了武汉权力之强势,也确实从土地改革中获得了好处,恩威并施之下,乡人日趋服从于武汉之政令,而再无国家之概念。”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安抚住民众,当下的国家哪还有二十年的时间给我们再搞一次洋务运动?”

    “更何况,搞重工业是不赚钱的,张香帅搞的汉阳铁厂一直靠着国家拨款,最后维持不下去了才搞成商办。”

    “而武汉之所以能够把汉阳铁厂扩大经营,不是因为他们找到了经营铁厂的窍门,而是他们有胆量向外国钢铁加税,而在非武汉地区,这条法令几乎就没法执行。”

    “因此,先搞重工业就意味着国家每年要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填补发展重工业的亏空,这笔钱从哪里来?”

    “只能是从小民身上掠夺而来!”

    “那么我们发展重工业,就是把小民推向武汉,人心一失,这个政府还能存在吗?”

    袁世凯知道陈壁和周学熙说的都是实话,但他也知道这两人其实都回避了同一个问题,就是武汉为什么能搞重工业,而北洋搞不了。

    因为武汉通过土地改革,把原来属于地主的那份收入变成了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农民的收入虽然没有大幅度的上升,但至少没有因为土地改革而变得更坏。

    而武汉自造的工业品虽然质量不如外国,但因为是自己生产的,所以可以容许农民先货后付,并极大的压制了乡村的借贷利息。

    这在非武汉的控制区是很难处理的,因为从外国进口的工业品是通过真金白银购买的。

    所以商人需要尽快回笼资金,加上商人的资金同样要支付高利息,这就意味着乡村能够消费工业品的能力很低,所以自己发展工业品其实要冒很大的风险。

    陈壁反对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是看不起周学熙搞工业和权力捆绑的那套作风。

    周学熙搞煤矿、搞水泥产业,靠的都是权力作为运营基础,这种损公肥私的行为,连大清都撑不住,更何况是今天这个弱势的北洋政府。

    而武汉搞重工业靠的是政治上的强势,由于武汉劳工党不需要地主阶级的支持,所以在对待地主的方式上采取了强力镇压的模式。

    虽然陈壁对武汉的施政模式极力反对,认为这是无法让国家安定下来的暴民政治,但是他在袁世凯面前也不得不承认,武汉通过对地主阶级的打压,从而让武汉获得了初期发展的资源。

    按照一位美国人对中国财政的调查评价,中国的工农业产值约合100亿美元,大约为美国的三分之一,但是美国的政府收入在5.5亿美元,而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约3亿两白银,约合1.5亿美元。

    但是,中国的税收大半来自农业,而美国主要来自于工商业,所以美国人认为中国的税收结构有着极大的改进余地。

    这位美国人认为,虽然美国税收主要来自于工商业,但工商业的利润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