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14节(第3页/共5页)

前的历史人物对于法国人来说就只是历史人物,而不会觉得和自己有什么血脉上的联系了。

    哪怕是那些动辄把自家门第上溯到查理曼大帝时期的法国名门贵族,他们考据出来的家族历史也只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因为法国人都知道,法国大革命期间,那些真正的贵族都被砍掉了脑袋,现在的这些贵族到底还有多少是真的贵族血脉,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谜了。

    义和团事件和西藏战争,让英国人意识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便是没有被民族主义动员起来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的压迫下,也会形成一股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群众性力量。而一旦这种力量为某些聪明人所掌握,哪怕仅仅只是微不足道的数字,都能给大英帝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西藏战争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实际比布尔战争带来的打击还大。毕竟布尔战争的对手还是欧洲人在殖民地的后裔,这是欧洲白人用殖民地的有色人部队和南非土著白人政权打了一场损失巨大的战争,虽然大英帝国的声誉遭到了打击,可是就人种上而言,反而证明了白种人确实比有色人种优秀的论断,因为大英帝国的军队虽然庞大但几乎都是有色人种,而布尔人虽然弱小,可都是白人。

    而西藏战争则打破了白种人优等的理论,不管大英帝国如何为自己辩解,那些被俘虏的大英帝国的将军们已经证明了,中国人在战场上确实能够比白种人更为出色,这种出色不仅仅在于小型战斗中的勇敢,就连大型战争的指挥上,白人将军们也屈居了下风。

    和日俄战争中俄国人的失败不同,因为欧洲人可以把俄罗斯人开除出欧洲的范畴,来抵消俄罗斯帝国对日本、中国作战失败给白人的优秀论带来的不利评价。但是中英西藏战争,英国人不能把自己的将军和本土军队开除出欧洲人的行列。

    所以英国人不得不承认了中国人在智力上和白种人无差别,并把指挥这支中国远征军的林枫评论为了这个时代的汉尼拔,汉尼拔虽然是西方公认的军事天才,但其所属的迦太基并不是文明世界的中心,罗马才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哪怕汉尼拔击败了罗马,也不代表迦太基胜过了罗马。

    英国人把林枫比作迦太基,虽然吹捧了林枫的军事才能,但其真实的用意还是主张大英帝国就是现代的罗马,而罗马终将战胜挑战自己的一切势力,罗马只会灭亡于内部的纷争。从这点来说,英国人对于林枫及其部队进行的评价,也是煞费了心思。

    不过不管英国人如何在舆论上善后,英属印度政府对于东方的扩张行动终究是被遏制了。中国在日清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之后沦为列强盘中食物的处境正在迅速被改善,陆军的国防安全,首要考虑的敌人就是中国,因为陆军认为一个复兴的中国比向远东扩张势力的俄罗斯帝国更危险,毕竟俄罗斯帝国在东方没有什么传统影响力,和日本一样都是远东大陆霸权的争夺者,而中国已经统治了这片大陆上千年,复兴的中国压根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就能统治东方大陆。

    对于陆军的这种主张,日本的政界并不是没有支持者的,毕竟现在的维新政府是建立在开国论上的,而明治时代的开国其实就是学习西方的殖民帝国方式,因此日本的政界在对外扩张上和陆军有着极大的共同语言,对于这些学习西方的政治精英来说,日本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有一块海外的殖民地提供资源和市场,这种思维模式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他们支持千叶县的工业发展计划案,也是看中了日本发展工业,然后向中印倾销工业品的商品交易模式,但是这些政治精英并没有放弃用武力征服中印的想法,因为在他们学到的世界历史中,如果没有武力保护这种贸易模式,那么这种商品交换模式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

    所以井上馨才会觉得中国未必会认同日中和平的模式,毕竟只要中国开始复兴,那么就不可能容忍日本占据朝鲜半岛、滨海地区和控制东亚海权。所以为了防范中国人和日本发生冲突,加强军备也还是必要的,当然这种军备的加强并不是现在,这就是井上元老的看法。

    但山本权兵卫显然没有听懂井上元老的暗示,他胸有成竹的向井上元老回复道:“中国人对于日中的和平也是有所期待的。川崎造船所的总裁前往中国武汉就日中重工业发展的问题上进行了磋商,得到了中国人和印度人的积极回应。

    我收到了松方总裁发回的电报,中国人和印度人决定邀请日本实业界加入亚洲煤钢联营事业。该事业的目的,是从美国拆迁钢铁产能,然后依托中国的煤炭和印度的铁矿,建立起亚洲工业化的基础。

    而对于日本来说,在击败了俄国之后,美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日本未来在太平洋上的竞争者。美国在进入本世纪后,钢铁产能就已经突破了2000万吨,而我国连20万吨都没有。一旦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上发生冲突,日本必然被美国的钢铁产能给拖垮。

    所以,任何在和平时期能够削弱美国工业力量的办法,我们都应该极力去尝试。这一次中国人和印度人趁着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对美国钢铁业下手,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大机会,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去削弱美国的钢铁产能,从而缩小我国和美国之间的工业实力差距。

    假如我们现在错过了这个机会,等到美国的经济开始复苏,这些美国钢铁产能就会进一步推动美国实力的发展,那么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日美在太平洋上的对抗,将会随着巴拿马运河的完成不断屈居下风,我们甚至都未必能保证不让美国势力深入到东亚地区,毕竟美国已经占据了发展最好的吕宋岛。

    和中国相比,我们和中国对抗失败不过是撤出大陆,但至少能保全海权,可要是失败于和美国的竞争,失去了海权的日本,还能留下点什么呢?难道陆军指望日本一边在大陆征服,一边和海上同美国作战吗?那样的话,日本就该考虑把国民迁移到大陆去,放弃列岛。”

    井上元老一开始是不大满意山本权兵卫的答复的,他都已经给对方保留了面子,告诉他不要对陆军逼迫的过紧,避免上层之间发生决裂。但是当山本抛出了日美对抗论后,井上就保持沉默了。

    井上是日本同盟的支持者,而他支持日美同盟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保证日本的海上安全。山本权兵卫提出的日美对抗论,在井上看来并不是想多了,毕竟夏威夷和菲律宾群岛的问题上,美国人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要不是美国的经济重心在大西洋沿岸,而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间往来困难重重,美国在太平洋上给日本的压力要比现在大的多。

    事实上日美之间的冲突,除了日本借助巴拿马运河开掘一事迫使美国交出了棉兰老岛之外,日本都是居于吃亏的一方。而日本能够拿到棉兰老岛,也不是日本以海军的实力迫使美国人做出的让步,而是海军使用了外交策略迫使美国人自己放弃了棉兰老岛。

    所以山本权兵卫对于美国人的判断至少有一点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