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14节(第2页/共5页)

会议的主角是陆海军双方了。

    山本权兵卫在听了林信义的建议后又和自己的亲信幕僚加以讨论,最终决定要对陆军的行动做出强硬的回应,否则他就别指望这一次组阁任期内还能干成什么事了。而时间拖的越久,宫中和稀泥的倾向也越大,毕竟宫中是不可能代替他站在第一线和陆军对抗的。

    面对海军在会上强调军缩是为了更好的集中资源建设国内,陆军这边的桂太郎和田村自然是摆出了国防不可轻视的观点。斋藤实、河原要一还打算和陆军就国防安全展开讨论,这其实是陆海军协商会议上的老调重弹,反正陆海军各说各的,大家都只说自己的理由,压根不听对方的理由。

    不过山本权兵卫显然不打算让这场会议变成有一个扯皮会议,因此他略略听了几句争论之后便突然打断了陆军的发言说道:“海军方面认为,当前世界战争风险集中在了欧洲地区,而东亚经过了这一次的大战后,在未来十到二十年都不太可能会有什么大战。

    陆军不断的强调国防安全问题。海军实在不能理解。既然如此,海军愿意做出这样的担保,就是未来十年内的日本国防安全由海军负责,不需要劳动陆军费心,那么陆军是否能够接受军缩?”

    山本权兵卫这话,顿时让桂太郎和田村都不会了,他们瞠目结舌的看着山本权兵卫,支支吾吾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山县和大山岩终于没法再沉默了,山本权兵卫这话等于是指责陆军是吃白饭的,这可是已经超过了陆海军之间的正常争论,把双方的斗争上升到了敌我斗争的程度了。

    只是山县和大山对于山本权兵卫的指责,也只能从海军试图独揽军部权力方面出发,而不能就海军是否真的能承担起国防重任展开讨论。这对于会议上支持军缩的人员来说,毫无说服力。

    ?第696章

    第696章

    对于山本权兵卫这种正面冲突的方式依然还是让伊藤、井上等元老摇头不已,实际上这一次御前会议能够被召开,其实已经代表了这些元老重臣已经站在了现内阁的一边,对陆军采取了压制的立场,而山县、大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这一次的会议只要给陆军一个台阶,最终陆军还是会迫于压力接受军缩的要求。

    但是山本权兵卫这种由海军来担保日本未来十年的国防安全的说法,这就是连半点面子都不给陆军留了,山县和大山不跳起来才怪。在经历了明治初年的大规模叛乱之后,政界元老们终于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不能把政敌逼上绝路,否则就会引发武力反叛事件。

    显然山本权兵卫这位终生都在海军内部打转的军人,压根不懂什么叫政治,在已经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下,依然没打算对陆军留下几分余地,这就使得会议的走向显得有些失控了。原本这场会议的目的只是让陆军接受现实,而不是逼迫陆军方面接受山本内阁的所有要求,这同样是不符合伊藤、井上这些元老的设想的,他们需要限制的军部的权力,而不是限制陆军和长州派的权力。

    山本权兵卫这番言论,实质上已经开始损害到原本支持他的伊藤、井上等元老的利益,所以在山县、大山理屈词穷的时候,井上馨和伊藤博文交换过眼神后还是站出来为山县转圜了,他向山本权兵卫询问道:“山本首相说未来十年世界战争爆发的中心在于欧洲,亚洲将会进入短暂的和平时期,所以日本要趁着这段时间发展经济,为欧洲战争决出胜负后的局面做好应对。

    那么我倒是有这样一个疑问,您对于世界形势的判断,中国人也认同吗?亚洲和平的关键在于日中和平,而日中和平并不是日本一家能够说了算的,如果中国人不愿意信任我们的话,那么亚洲和平就是空中楼阁,难以接近啊。

    假如中国人把日本当成了敌人,那么陆军认为的国防安全还是值得考量一番的…”

    井上元老这番话虽然是为陆军解围,但他内心也确实怀有这样的疑虑,虽然中国在短期内并没有打倒日本本土的能力,毕竟中国的海上力量自从日清战争之后就没有再恢复,而日本刚刚击败了俄国海军成为了和欧洲列强比肩的海上强国,因此中国已经失去了进攻日本本土的可能性。

    但是中国和日本现在是陆上边境的,在日本占据了朝鲜半岛之后,日本和中国就在大陆上有了陆上对抗的理由,而这一次的大战虽然让日本完全获得了对于朝鲜半岛的控制权,但这场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中国而非日本。

    因为战前不管如何推演,日本也认为不能把俄国势力从远东驱逐出去,可在中国的参照下,俄国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于远东的控制力,现在这个赤塔共和国虽然名义上还是斯拉夫人的政权,可他们和彼得堡却是真正的敌对关系,对于赤塔共和国来说,最要紧的不是和中国争夺远东的控制权,而是如何推翻沙皇政府成为俄罗斯帝国的执政。

    正因为赤塔共和国上层的这种想法,所以失去了远东大片土地的赤塔共和国反而和中国关系密切,甚至连武装力量都要依赖武汉供应后勤。于是中国在北方的陆上威胁大大的下降了,而在南方因为西藏战争引发了印度民族的独立情绪高涨,使得英属印度政府终于失去了向周边扩张的能力。

    现在的英属印度政府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如何维持在印度的统治,和防备德国势力进入印度大陆,维持和俄国争夺波斯、阿富汗的战线,对于东方的扩张行动已经完全停止下来了。显然英国人已经意识到,和东方这个庞大的主体民族进行对抗压根不是英属印度政府这个殖民地政府能够处理好的问题。

    和虚弱的中国政府相比,中国民众才是英国最不可预测的对手,假如不是这个虚弱的政府约束住了这个国家民众的尚武精神,那么哪怕是只有一小部分人睁开眼看清了世界的潮流,都能够掀起让英国人在殖民地难以应对的民族独立运动。

    和英国过去几百年在世界各地遇到的对手所不同的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有着超大的体量,数亿人说着同一种语言,使用同一文字,还接受了同一文化教育,这是全球唯一的。哪怕奥斯曼帝国依赖伊斯兰教获得了对亚非拉地区庞大地域的统治,但是这些地区上生活的人群并没有同一语言、同一文化,甚至连相同的官制都没有。

    至于印度人口虽然仅次于中国,但在二十年前印度还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是大英帝国对于印度人的压迫,使得这片广阔大陆上的人群开始认同印度人这个概念,但即便是如此,穆斯林和各印度地区的宗教信徒也还是存在着历史旧怨。

    只有中国,这个号称四亿五千万人口的东方大国,不管南北都信仰孔子,使用着从数千年前传下的文字,把历史上的人物当成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古代人物。这在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哪怕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极端自信的法国人,对于法国历史人物的尊崇也不会越过拿破仑时代,在拿破仑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