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但至少这一设想是和千叶县重工业中心的建设相适应的。这就意味着,林中佐提出的外交理念,其实是为了海军提出的重工业优先的经济政策服务的。
当前大家对于千叶县重工业中心方案的非议,主要还是在于该方案不仅依赖向海外进口煤铁矿石,其炼钢目标也超过了国内市场的需要,这是一个必须要获得海外市场才能存活下去的项目,这对于日本来说是极为冒险的方案,因为我们都不确定,日本是否能够保障海外原物料产地及市场的安全。
从这一角度去看,林中佐提出的外交理念确实代表了海军的意志啊,因为这一外交理念很好的解决了大家对这一方案的担忧…”
不过很显然,若槻礼次郎担忧的重点不在这里,他见高桥没有明白自己的问题,只好点明道:“我的意思是,陆军会如何看待日中和平为基础的亚洲合作联盟,这一合作联盟一旦成功,就意味着陆军的大陆扩张政策被废弃了。我担心陆军会不认同这一主张而和海军对抗,那么我们岂不是被迫站在了海军这边,要和陆军正面对抗了?”
对于若槻礼次郎的担忧,高桥是清顿时哑口无言了,过了好一会他才不确定的说道:“这是有利于国家的政策,陆军不是一向都说自己是爱国的,他们总不能把自己放在国家之前吧?”
听了高桥天真的回答,若槻礼次郎顿时就没了谈下去的兴趣,对于高桥这些游离于体制边缘的社会精英来说,显然他们对于军部的了解还是过于肤浅了,作为大藏省一路升上来的官僚,若槻可比高桥敏感多了,林信义这位海军中佐或者确实代表了海军的意志,因为把陆军排除在国家政策制定者之外,正是海军一贯以来的想法。但是政府官员为啥要在陆海军之间站队,这两个混蛋不管谁赢了都是要向政府增加军费的。
只是限于当前的局势,若槻也知自己没法背弃五大臣这个政治同盟,除非他不想干了。他原本想着和高桥结成中立同盟,尽可能的不去趟陆海军之间的浑水,但是高桥在政治上的迟钝,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一个笨拙的盟友,还不如自己明哲保身来的安全。
若槻礼次郎结束谈话就此告辞,高桥是清坐上了自己的马车,走出了一条街才想明白若槻的用心,他心中顿时也有些不安了起来。不过他比若槻强的地方是,政治上有什么问题,他可以向自己的保护者请教,因此他很快就敲着马车壁对着马车夫吩咐道:“不去飞鸟山了,去伊藤侯的府邸…”
伊藤博文推荐高桥是清入阁,一方面是赏识高桥在借款中表现出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他需要在内阁中建立一条沟通渠道。海军长期不能组阁,使得即便是伊藤也很难了解海军在政治上的倾向,如伊东祐亨组阁时,内阁制定的政策都没有向元老们先请示,也就是伊东内阁上台之前已经确定了是为战争准备的战争内阁,所以伊藤和山县才没有出面指责伊东内阁的政策制定问题。
不过随着海军第二次组阁,伊藤博文就不得不设法在海军内阁中安排一个自己人了,他不能再容许内阁制定政策时完全自主的方式了。事实上不仅海军组阁时有摆脱元老会议控制的倾向,就连陆军桂太郎组阁时期,也同样表现出了这一倾向,只不过桂太郎内阁太过短命,内阁和元老会议的矛盾还没有激化就垮台了,接下来的西园寺内阁则事事向伊藤汇报,才算是缓和了内阁和元老会议之间的决策权力的争夺矛盾。
因此高桥是清来向自己汇报,伊藤博文还是很高兴的,这正是他推荐高桥入阁的目的。这一次五位大臣的赤坂密会,对他来说确实是值得警惕的事件,毕竟五位大臣如果建立起政治同盟,那么本届内阁就要被这五位大臣所左右了,就算是山本首相也很难和五位共同进退的大臣对抗下去。
不过听到林信义左右了这场会谈,伊藤又表露了难得的惊讶神情,一时他也不知该批评五位大臣的私下密会好,还是该指责海军搞政治小圈子的恶劣了。不过伊藤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表情,他向着高桥询问道:“那么你觉得,这位海军中佐提出的外交理念,到底是好还是坏?”
高桥沉默了片刻后回道:“就我个人的看法,这位林中佐把海军的战略、内阁的政治方向及国家经济的发展都联系起来,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清晰的,对未来日本前途的构想。假如忽略他的年纪,那么我认为林中佐几乎和元老们一样,对着未来日本都有着极为清晰的前进路线,这是其他人所不能看到的东西。”
伊藤博文微微颔首道:“你的看法倒是不错,但我可以告诉你,即便是我们也没有对未来的日本有着明确的看法,林信义中佐在政治上的那种前瞻性,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天赋。”
听到伊藤元老对于林信义的评价如此之高,高桥这下倒是有些理解涩泽荣一翁为何在自己面前多次称赞林信义了,显然这位年轻人很早就获得了涩泽和伊藤的认可。他一时心里有些五味杂陈,他的出身和林信义差不多,少年时他也是被人看好的出色人才,但是他还从来没有如林信义这样,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有了这种独当一面的地位。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就说道:“这么说来,这真是林信义中佐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海军上下的群策群力了?”
伊藤沉默了片刻后开口说道:“海军如果有这样的能力,那么早就该压制住陆军了,这确实是林信义的思想。不过既然他能够代表海军出现在这场密会上,说明他至少已经获得了海军大部分人的支持,所以才能代表海军提出这一外交理念。”
高桥是清沉默了数息,方才向着伊藤博文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但是这一外交理念似乎和陆军的主张不合,会不会因此而引发军部的分裂?内阁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造成国内的动荡?”
伊藤博文明白高桥是清的担忧,陆海军爆发冲突,就会危及到当前的体制稳定性,毕竟长萨政权的基础就是陆海军,陆海军对立将会让长萨政权瓦解,虽然伊藤认为长萨政权是该结束了,但他并不想看到这种暴力退场的方式,他希望的长萨政权退场,是一步步的向民党放权,而不是直接爆发西南战争这样的暴力冲突。
伊藤思考再三,终于对着高桥回道:“这件事我会亲自和海军进行沟通,总要先了解海军的目的,我们才能做出对策。当然,如果只是从当前海军提出的政治方向去看,海军的外交理念其实是符合现在日本的需要的。
这场战争几乎花光了维新以来的积累,还造成了大量人员的伤亡,光是处理战后的遗属问题,都要让国库支出一大笔,日本短期内不可能再进行类似于对俄战争这样规模的大战,和平的东亚环境确实是我们所需要的外部环境。”
作为日本对外战争经费的主要筹款人,高桥当然是认同伊藤侯的见解的,事实上他也正是觉得日中和平为基础的亚洲经济同盟是有利于日本的发展的,所以才会对海军的外交理念犹豫不决,如果不是对日本确实有好处,他又怎么会对得罪陆军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呢。
高桥离开了伊藤侯府邸,看起来神情就放松了不少。不过伊藤却在自己的书房内陷入了长考,以至于他的私人秘书森泰二郎都有些担心他,向他询问了缘由。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