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国际贸易的支付兑换必然要通过伦敦金融城开出的票据才能完成一次国际贸易,英国人通过国际贸易的结算体系,获得了对于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力。
今年日本的生丝价格高了,日本的农民扩大了生丝的生产,但明年国际生丝的价格就可能跌了,为什么?因为日本根本消化不了自己生产的生丝,这些生丝就是为了国外市场生产的,因此面对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日本农民最终就成为了英镑-黄金贸易体系下的一个受害者。
我们要打倒英法帝国主义所建立的全球殖民体系,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要夺回对商品的国际定价权,那么日本试图建立以日元为定价体系的国际贸易体系,这实际上就是想要取代大英帝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印度人和中国人,美国人和德国人,难道会认同日本的做法?
不,日本只会被新的国际秩序排斥在外,我们将会和英法一样成为失败者。所以,日本需要一种新的定价体系来构建新的国际秩序,从而在新的国际秩序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认为,想要获得印度人和中国人,乃至所有后发国家认同的国际定价体系,只有社会主义所主张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避免了封建时代的权力定价和帝国主义时代的资本定价,至少对于各国的劳动者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普遍接受的定价方式。
只有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构建亚洲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起以日中印为核心的贸易同盟,才是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价值同盟…”
?第684章
第684章
对于小川宅邸内的五位新内阁大臣来说,今次这一试探性的会见,却决定了他们此前未曾想过的重大政治议题。虽然五位新内阁大臣都属于新技术官僚这个群体,但此时新技术官僚还不是一个有政治主张的利益集团,这一群体只是对于不学无术的藩阀官僚感到不满的新官僚群体而已。
新技术官僚群体和那些老式官僚不同的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已经抛弃了日本的传统学术思想,从学生时代就已经在系统的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政治思想,因此他们从踏入体制的第一天起,想的就不是在日本原有的体制上学习西方,而是想着如何把维新政府中残留的旧体制彻底清理掉。
这些新技术官僚虽然是维新政府亲自喂养出来的,但是他们对于维新政府的创立者只有人格上的尊重,对于他们修修补补的开国方略却是完全不以为然的。
比如开国派中最激进的涩泽荣一,也不过是主张和魂洋才,事实上大多数维新政府的开国派只是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并不想改变日本特殊的皇国体制。脱亚入欧论的提出者福泽谕吉终身没有出仕,事实上他也是在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之后,才正式认为儒家文明已经无药可救,从而全面倒向西化方针。
中法新约给亚洲人的冲击就是,中国打输了固然要割地赔款,打赢了也是割地赔款,中国已经无力维持亚洲秩序,今后亚洲完全暴露在了西方列强的炮口之下,中华体系彻底崩溃,大家都在考虑如何自救而不至于成为印第安人的下场。
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日本精英开始从开国论转向了全盘西化的主张,新技术官僚此时大多在学生时期,他们很自然的就接受了,只有和中华体系做彻底的切割,融入西洋文明,才能真正保护日本的新思想。
正因为新技术官僚在思想上倾向于完全的西化而不是简单的学习西方科学,因此新技术官僚把当前日本存在的社会问题都归咎为了维新政府学习西方学习的不够,而不是西方文明存在什么缺陷。这就是新技术官僚对于旧藩阀官僚产生普遍反感的思想根源,但新技术官僚群体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治目标,他们只是在思想上厌恶旧官僚的治国思想而已。
借助小川平吉的乔迁宴会进行一次密谈,对于新上位的新技术官僚来说,这只是一次决定共同进退的会谈,虽然本届内阁他们占据了大半职位,但是决定这个国家政治决策的依然是陆海军及代表陆海军及财阀们的元老们,新技术官僚除了在本部门内有一定的影响力,放在国家层面上其实并无多大号召力。
比如高桥是清,虽然他为日本这一次战争在海外筹集的战争经费的经历可谓是传奇,但是除了少数精英和元老们赏识他的作为,普通民众压根不关心他为这场战争做出的贡献,大家只承认在战场献出生命的士兵和指挥军队取得胜利的军官是战争功臣,并不承认高桥是本次战争中的英雄,舆论上对于高桥的作为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宣传,只是简单的通报了高桥在海外筹款成功的消息,以增强国民对于战争胜利的信心而已。
和高桥相比,其他几位大臣在国民中的印象就更加的淡薄了,很多国民也就知道他们的名字,对于他们的情况一无所知,自然也就说不上支持他们了。正因为新技术官僚在政治上的薄弱,所以大家才需要聚集在一起确定一个共同进退的协议,以确保自己在本届内阁中能干出点事来,而不是沦为元老和军部的牵线傀儡。
可以说,大家在这场会面之前,最大的期待也就是确定一个共同进退的同盟,而并没有期待过达成什么共同奋斗的政治目标,那至少要多次沟通之后,才能让大家互相信任而开诚布公的表明自己的理想。但是在林信义的干预下,这场会谈被扭转了方向,变成了海军和大家的结盟。
虽然本次内阁是海军组织的,但是在座的几位大臣还真没把自己视为海军的盟友,哪怕小川平吉、原嘉道这两位,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并不是完全的听命于海军。大家支持海军,是希望通过海军组阁来推动自己的政治理念,而不是认同了海军的理念而选择了海军。
可随着林信义在这次会面上提出了海军的外交理念,各位新任大臣就不得不进行站队了,而这种站队实际上就是真正的认可了海军的政治理念,从而缔结了政治同盟关系,这意味着在本届内阁,至少是本届内阁的执政期内,大家都要围绕着海军的外交理念来推动内阁的工作了。
因此当会议结束时,自然有人就显得患得患失了起来,比如若槻礼次郎在离开小川宅时,就忍不住向比较熟悉的高桥是清问道:“你觉得这位林中佐真的能够代表海军吗?海军提出这样的外交理念,真的对日本的未来有所帮助吗?”
高桥其实挺理解若槻礼次郎的心理,中央省部的官僚其实心态都差不多,他们都主张秩序下的温和改变,对于这些官僚来说,任何不可预测的改变都是需要警惕的风险,因为统治国家最大的麻烦就是不可预测,像西方列强出现在东亚就是一种不可预测的变化,而幕府提出逇闭关锁国政策,就是为了尽可能的保持国内的稳定。
他略一思考就回答道:“既然小川和原、安部三位大臣认为林中佐能够代表海军,那么他自然就能代表海军,就算他不能代表全部的海军,至少也代表着一部分海军的意志,所以这并不是我们需要操心的事,而是林中佐自己要面对的问题。
至于说林中佐提出的外交理念对日本的未来是否有帮助,虽然我们还没法证实亚洲经济合作贸易联盟给日本能带来多大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