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并没有减轻英国工人阶级的苦痛,在伦敦,失业工人立刻就会成为街头的流浪汉,那些鼓吹伦敦工人比殖民地民族过得好的言论,不过是把工人最具有价值的时期拿出来说事罢了,一旦工人失去了劳动价值,或者资本家认为工人已经不能为自己创造等同于年轻工人的劳动价值,那么这些工人就会被资本家扫地出门,他们要么就是在救济院默默死去,要么就是流浪于街头。
所以,鼓吹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给英国人带来了荣誉和财富,这实际上不过是对工人阶级的欺骗,因为英国工人阶级依然没有任何保障,他们没有养老金,也没有医疗保险,甚至工伤都不能得到赔偿,工厂长时间的工作极大的损害了工人的健康,而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压根不愿意让工人获得正常的休息。
就连英国的报纸都在说,进入工厂的英国人想要躺着享受阳光的照射,那么只能是在他的葬礼上。因为在他活着的时候,是不能享受到自由的阳光照射的。你说英国的工人阶级为什么要反对英帝国,那么我倒要问一问了,英国的工人阶级有什么理由去维护这个英帝国?大英帝国属于上下议院的老爷们,不属于英国的劳工阶级。我们只需要向英国工人阶级指出这一点,他们自然就会起来反对这个帝国。”
高桥是清一时都找不到反驳林信义的话,即便他在伦敦住的时间不长,但是对于伦敦伦敦下东区的肮脏和贫困也是了解的,而伦敦街头的流浪汉和妓女的数量,同样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大英帝国的首都,哪怕是江户时代的东京,街头也不会有这么多无家可归者和暗娼。
到是若槻礼次郎终于反应了过来,他终于听懂了林信义主张的劳工阶级对大英帝国的反抗,到底是啥意思。因此不由吃惊的说道:“这难道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这是针对有产者的过激主义吧,这么做,日本难道不会先乱起来吗?”
林信义看了若槻一眼,又看了看其他四人的神情,才慢吞吞的说道:“理论从来都是为现实服务的,而现实不为理论所改变。社会主义不过是把社会问题真实的表现了出来,制造了社会动荡不安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制造了社会问题的人和制度。
相比起巴黎公社,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内战杀死的贵族和有产者其实更多,巴黎公社没有砍下一颗皇帝的脑袋,但是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内战却掉了两颗国王的脑袋,资本主义不谈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内战的血腥,却认为巴黎公社是血腥的,这是因为无产阶级的首要敌人是资本主义,而不是国王。
所以欧洲资本主义把社会主义视为洪水猛兽,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日本人也这么想,就是东施效颦了。日本的社会问题在于地主和财阀占有了太多社会财富,而不是天皇把国家财富都花在了个人身上。所以日本没必要畏惧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反倒是用来改革日本的有力工具…”
?第683章
第683章
林信义的这番话其实倒是满符合现在的日本精英看到西方的学问的立场的,西方的理论就是用来改造日本的工具,哪一种理论能够让日本强大起来,那么就应该拿过来用一用。
事实上现在对于社会主义思想感到警惕的主要是宫内和陆军,宫内对社会主义思想反感的原因是因为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幸德秋水等人对于宫中女官的诋毁,这极大的损害了宫中的形象,从而导致了宫中对于幸德秋水主持的平民新闻的打压。
不过宫中对于社会主义思想其实并不怎么了解,他们不过是出于对幸德秋水等人的痛恨,所以才对社会主义者进行了连带打压,毕竟现在日本的大部分社会主义者都是幸德秋水的弟子或信徒。
真正对社会主义思想感到警惕的其实是陆军,而且陆军也是在田中义一从俄国返回之后才对这一过激主义开始有所警惕,田中义一在俄国其实做的事情和明石元二郎差不多,为了能够了解俄国社会他深入到了俄国的工人群体中,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可以利用俄国工人阶级和过激主义在战时拖俄国的后腿。
正是田中归国后献出的这一奇计,才有了派遣明石元二郎前往俄国煽动俄国革命的计划。而原本被陆军上层认为希望不大的计谋,一些高层认为在战争期间国民意志高度凝结,不太可能被外国人煽动起革命,结果却获得了大成功。
只不过俄国革命对远东战争造成的影响力被中国军队奇袭西伯利亚铁路线得计划给覆盖了,日本国民并没有觉得是俄国革命结束了这场战争,而是认为是中国人切断了西伯利亚铁路线,从而令远东俄军失去了作战意志,俄国革命的爆发不过是给沙皇政府结束战争找到了借口。
这种社会上的认知甚至都影响到了陆军内部,以至于陆军对于明石元二郎的成功评价大大的降低了。但重点在于,陆军高层突然发觉田中义一的判断是正确的,过激主义妨碍了军队和国民的爱国精神,使得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候,这些过激党人反而产生了煽动革命夺权的野心。
因此陆军的实际主事者,桂太郎和室内正毅等人,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的警惕心立刻提升到了最高,直接把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视为了颠覆皇国的逆贼程度。相比起宫中只是禁止幸德秋水等人在国内从事新闻工作,桂太郎等陆军高层则认为应当把幸德秋水这些逆贼直接清除掉,以避免毒害皇国青年。
而除了宫中和陆军之外的其他各方,对于社会主义思想则大多抱有研究、改造和加以利用的态度,哪怕是反对幸德秋水的自由派学者,他们反对的也不过是反对社会主义思想中消灭私有制的论断,倒是没有对幸德秋水喊打喊杀的意思,自由派学者认为幸德秋水其实也是西化派的一员,只是和自己选择的西方学说不同,而不是真实的利益冲突,当前西化派最大的敌人其实是守旧的藩阀政治。
也许在明治维新初期,刚刚夺取了政权的萨长政权在思想上还是开明的,所以开国派最终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导权。但是萨长政权开国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统治,而不是真的想要让日本全盘西化,所以在明治十年之后,当新政府的统治开始稳固下来,萨长政权也好,或是之后的长萨政权也好,就开始了对民权思想的不断打压,1887年颁发的保安条例,甚至把民权论者从东京驱逐了出去,禁止他们居住于东京市内。
这也是西园寺内阁上台后对平民新闻一案采取冷处理的客观原因,因为西园寺内阁背后的政友会就是民权主义者,他们认为平民新闻社案,其实就是藩阀对于民权思想的又一次打压,既然平民新闻社已经解散,宫中的意愿获得了满足,政友会自然不会接受陆军对幸德秋水等人的加重处罚。
新技术官僚们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大致是随着当权者的立场进行变动的,因为这些新技术官僚还没有完成对于政权的掌握,所以自然就没有统一的利益被社会主义者所侵犯,而社会主义者对当权者的反抗,倒也迎合了新技术官僚们的心理,他们也觉得当前主政的藩阀元老,实际上已经阻碍了日本的发展,这些老人确实应该交出权力了。
所以林信义把社会主义思想当成国家体制改革的工具说,能够让小川平吉、原嘉道、高桥是清接受,即便是若槻礼次郎,在几位大臣中他更倾向于维护现体制,主张对国家体制进行微小的调整,而不是大动干戈。
新技术官僚这个群体,对于藩阀政治都是持改革主张的,只不过有的人观点激进一些,要求藩阀官僚全部退出,有的人立场温和一些,认为应该逐步退出。观点激进的大多是被藩阀政治所打压的人,比如小川平吉和原嘉道,他们原本有着极高的起点,但是在藩阀政治中却被迫选择了放弃官职从事律师职业。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