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支出,从而达成以战养战的战略。但是,本次战争的结果已经证明了,陆军的战略就是一堆狗屎,俄国人不是满清,即便是中国人也清醒了过来,他们把皇帝和满清一起抛弃了。
所以,如果继续纵容陆军实施所谓的大陆政策,就会把日本陷入到大陆战争的泥潭中去。日本的工业不仅不能从大陆获得市场和原料,日本的青壮劳动力和各种社会资源最终都会被陆军吞噬掉。中国人不需要战胜我们,只要他们坚持和我们打下去,那么日本就不得不把宝贵的外汇用来进口军火而不是机器。国家政策也就被陆军绑架了,日本维新以来的一切成果最终都会消失。
所以,试图学习欧美用战争征服东亚大陆,然后建立日本在东亚大陆上的新殖民地,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错误路线。海军认为,当前世界的全球殖民体系已经扩张到了极限,不仅仅那些被欧洲所奴役殖民的民族已经难以忍受这一全球殖民体系,就连美国和德国这样的后发工业国,也没法接受全球市场被英法这些老牌列强瓜分的现状。
因此,继续追随英法的殖民理念不仅不能解决日本工业发展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供应问题,还会成为被殖民国家和地区的痛恨对象。这些被殖民的国家和地区对于英法这些老牌列强或者无可奈何,但是对于日本这种后发且国力薄弱的新列强,必然会实施优先打击,从而以此凝聚民族独立意识,为进一步摆脱旧殖民体系建立社会认知基础。
所以海军对国际局势的判断是,日本应当站在反殖民体系的一方,联合后发工业国及全球被殖民国家和地区,对抗已经开始呈现衰弱趋势的全球殖民体系。只有当日本建立了一个反殖民体系的同盟,我们才有可能利用政治立场上的一致建立起日中印三国的经济贸易小圈子。
在这种共同的政治理念下,为了摧毁旧殖民体系对本国本民族的压迫,中国和印度才会选择质次价高的日本工业品,因为在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中,西方工业品不能确保按时供货,毕竟英国人最喜欢使用的武器就是贸易禁运…”
若槻礼次郎对于林信义的发言甚为震惊,虽然他知道海军和陆军之间有些不对付,但是作为一个海军中佐这么公然在内阁大臣面前批评陆军的大陆政策就是一堆狗屎,也太离谱了些。
只是他瞧了一眼四位同僚的脸色,发觉小川等三人都是一副微微颔首的样子,似乎是支持林信义的说法的,而高桥虽然若有所思,但并没有表现出抵触的神情,显然他对于这种对陆军的诋毁言论并不上心,他所关心的是林信义提出的亚洲贸易合作的圈子问题。
若槻礼次郎只能把心里的不适应给压制了下去,作为一名精英官僚他对于军部其实也没啥好感,毕竟他负责的财务工作,有一大半的问题都是为了解决军费造成的国家赤字问题。当然,作为一名日本人他对于马关条约的成果还是非常自豪的。
因此若槻礼次郎虽然对于军部有所不满,但是对于军队其实还是有着相当的敬重的,认为这是捍卫国家安全的保障。在这场密会之前,他自然不会想到,居然有海军军官会这么看待陆军,但只要压下了这种不适心理后,认真思考后的若槻也不得不承认,林信义中佐谈论的亚洲经济贸易合作未尝不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方向。
而高桥是清比若槻反应迅速,毕竟作为本次战争借款的主要负责人,他比若槻这样的中央机关官僚其实更能意识到国际金融市场对于日本的不友好。在需要日本去阻止俄国往东方发展的时候,日本得到了英美银行家的极力支持,法国人虽然态度冷淡但并不出手阻扰。
但是当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被挫败后,英美对于日本的贷款条件就变得严苛了起来,不仅要求抵押物,还要求日本不得继续向俄国发起进攻。即英美只是反对俄国试图独占东亚的举动,但并不支持日本代替俄国独占东亚,简单的说这场仗是日本为英美资本而打,非是日本为自己而打。
所以在反殖民体系的主张上,高桥立刻自动的把日本代入到了和英美资本对抗的局面中,自然也就没若槻这么犹豫,不过他随即就向林信义提问道:“反对英法所领导的全球殖民体系并不是坏事,但是日本真的能够扛得起这面旗帜吗?以我国的实力,恐怕连皇家舰队的一支分舰队都打不过吧…”
?第682章
第682章
高桥是清能够考虑日本能不能抗住英国人的战争威胁,对于林信义来说已经算是比较有思想的日本人了。事实上,大多数日本人在国际问题上都是没什么立场的,要么就是和江户时代的百姓一样,迷信于幕府的强大而不敢有任何的反抗心理,要么就是抱着打倒幕府,我就是新幕府的赌徒心态。
而高桥是少有的几个真正在国外居住生活过的日本人,他对于日本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是有着切身体会的,所以他在国内一向表现为亲近西方的立场,反对日本和欧洲对抗,可一旦确定了国际社会的立场,那么他们又是敢于冒险的,比如本次对俄战争,高桥就是不遗余力的在筹款,他并不是对日本战胜俄国有信心,而是对俄国被国际社会孤立的局面有着清楚的认识。
所以,林信义认为和高桥这类人还是可以沟通的,虽然这些出国看过世面的日本精英同时也被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洗脑,认为强者统治弱者乃是公理,但至少这批人还是愿意面对现实的,不像那些头脑里没什么见识,却又固执的拒绝一切不符合自己过去见识的科技和工业的存在的小农,哪才是真正无法沟通的对象。
因此对于高桥提出的疑惑,林信义也坦诚的做了解释,“大英帝国可谓是真正的帝国,所谓的帝国不是君主自称皇帝就能算是帝国的,帝国必然会为地区或全球大部分地区建立一个能够交流的国际秩序,这才能称得上是帝国。
所以,纵观人类历史,真正能够称得上是帝国的,只有古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大帝时期,及奥斯曼帝国、中华帝国,这四个帝国除了两个帝国留存于今,两个则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中。从这四个帝国的诞生到死亡的历史就能看得出来,帝国几乎很难被外敌所摧毁,帝国都是灭亡于内乱,或者是内乱中为外敌乘虚而入。
大英帝国是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统治面积及人口最大的帝国,他的统治权力也远超人类历史上的四大古典帝国,即便是奥斯曼帝国最为强势的时代,也不过是统治了大半个环地中海区域,而大英帝国是唯一达到了世界统治者级别的帝国,它甚至还摧毁了一个将要成型的帝国-拿破仑帝国。
所以,我敢断言,任何国家都无法从外部摧毁大英帝国,虽然这个帝国已经过了巅峰期,但是它所统治世界的这一百年里,大英帝国所积累的财富足以让它应对任何等级的外部挑战。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国土狭小,资源不充分,人口也不过中等的落后国家而言,想要抗住大英帝国的进攻,这当然是一种妄想。
因此,反对大英帝国所建立的全球殖民体系的领导者只能是劳工阶级和被殖民地区的主体民族,日本要做的是支持被大英帝国所压迫的劳工阶级和被殖民民族的反抗,并在这种反抗中建立起符合日本利益的新国际秩序。
大英帝国想要镇压本国劳动阶层的反抗和镇压被殖民地区主体民族的反抗,就不得不动用其过去所积累的庞大财富,同样的,反抗大英帝国的过程中,反帝国主义的行动同样需要海量的资源,因此这种反帝运动就能创造出一个极为庞大的市场,我以为日本可以独占这一市场。”
小川平吉、原嘉道、安部矶雄对于林信义的这番话神情比较坦然,这并不是他们一下子就接受了林信义的主张,实在是过去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