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01节(第2页/共5页)

作声,马玉昆于是又向何宗逊问道:“宗逊,你怎么看?”

    何宗逊沉默数息后说道:“去岁云南大旱,外蒙地震,今春则北方无雨,南方暴雨,天灾连连,又逢兵灾。松坡说的不错,长久相持下去,我们还是要输,终究还是要破其一路,才能谈和。

    此外,武汉能够对我们加以援手,也是看在国战的份上,不是说要为保满人的江山。我们要求武汉拼死挡住俄军不进入北京平原,这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若是我们继续坚持下去,武汉只需要守住雁代之地,坐观俄军和我们两败俱伤,然后在出来收拾大局,同样也是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只不过,到时武汉就不会视我们为友军了。”

    何宗逊这边话音落下,郭殿邦身后的几名毅军将领也纷纷向马玉昆劝说道,“宫保,现在还是得先保全自己,然后再图保全全局啊。何师爷说的对,光凭我们自己,怎么能挡得住俄军的进攻?不说其他,朝廷把装备最好的北洋第一师放在了北京城,却让咱们四处堵漏洞,这不就是拿我们当炮灰么…”

    何宗逊看着马玉昆久久不能出声,不由又说道:“眼下朝廷对于北洋和武汉几乎就没有什么约束力,为什么?不就是这两方都有大军在手嘛。

    我们的军队只要还在,朝廷又怎么会斥责我等,可要是我们的军队真的打没了,朝廷恐怕才真的不会放过我们。

    处处分兵把守,不过是给了俄军各个击破的机会。松坡说的不错,只要我们主力还在,俄军就不可能全力向北京进攻,否则就等于是把后背露给了我们。”

    马玉昆反复思量,最终只能摇头对着部下们说道:“我终究是老了,这样的大战只有年青人才有体力组织的起来。宗逊、殿邦,你们明日去和松坡说,就说我毅军可以配合他们作战,不过他们需记得这是国战,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而坏了大局…”

    毅军的将领听了马玉昆退位让贤的话语,虽然心中也是百感交集,可却终于没再出声劝说马玉昆。他们知道,马玉昆是不愿意背叛朝廷的命令,如果他来主持这场大战,就会陷入极大的矛盾之中,最后晚节不保。

    他们虽然不想背弃马玉昆,但现在的情况就是,假如不按照工农红军提出的作战计划走,那么就不可能指望工农红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为他们出力。他们也是淮军中的老人了,自然知道若是换做是他们站在武汉的立场,压根就不会北上,看着俄军和朝廷同归于尽不好吗?

    想想当初庚子年他们是如何对待那些义和团的,逼迫那些义和团在前方和列强拼命,压根就没把他们当成什么友军,完全是拿这些人去消耗列强的子弹了。武汉能够派兵来救他们一次已经相当仁至义尽了,还指望武汉保全毅军对朝廷的效忠之心,这是真把别人当成傻子了。

    所以,蔡松坡今日提出了这样一个条件,不过是逼迫毅军在朝廷和武汉之间表态而已,毅军若是坚持要为朝廷尽忠,那么这些湖北军人自然不会再管他们了。而马玉昆的退让,其实就是代表了毅军的立场,即他们愿意服从武汉的指挥,至少在国战中是如此。

    事实上在武汉向毅军提供了军备之后,毅军上下就知道这支军队迟早要更换门庭了,你不能指望吃别人的饭,还要砸别人的锅,那么天下还有谁会信任你?就算是朝廷也不可能相信,一个被武汉武装起来的军队会誓死效忠自己啊。

    所以,马玉昆让出军队的指挥权,对于毅军将领们来说并不是十分之意外,他们感到意外的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样快。原本大家觉得,至少他们能够撑到慈禧太后去世后再表明立场的,但是现在却不得不提前表态了。

    对于马玉昆的决定,蔡锷当然不会退让,这可不是马玉昆向他让出权力,而是毅军向武汉的投诚,他作为武汉的代表只会接受,不会搞什么三请三让的把戏。

    当工农红军和毅军这边在整合两军的指挥系统时,施塔克尔贝格将军也在承德避暑山庄接到了米辛科支队大败,连米辛科少将都战死的噩耗。

    自从咸丰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后,慈禧发动政变把持了政权,之后的满清皇帝就没有再来避暑山庄度假了,因为慈禧不放心离开北京太远。而庚子之后,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所烧毁,北京宫内外的大批宝物不在,慈禧于是下令把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运回北京,这使得避暑山庄更加衰败了下去。

    不过,即便是再怎么衰败的避暑山庄,也没法掩盖掉这座皇家园林的自然秀色,所以施塔克尔贝格将军攻下了承德之后,就把自己的司令部放在了这里。

    施塔克尔贝格原本以为,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是一场奇迹般的胜利,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之前还在报告中炫耀自己战绩的米辛科居然会被中国人给击败,这对于俄军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因为这是俄军在远东战场上阵亡的第一位将军。

    施塔克尔贝格不能容忍这样的失败,他受到消息再三确认后便召集了部下们,然后在会上向他们宣布了米辛科少将的不幸消息,接着他便怒气冲冲的对着部下们说道:“那些卑鄙的中国人,他们只敢在背后偷袭或者躲在阴沟里放冷枪,从来不敢在正面和我们对决。

    他们杀死了一位富有荣誉感的勇敢的俄国军人,他们或者以为这样就能恐吓住我们不敢前进了,可我要说,这些中国人想错了,我们不会对这样卑鄙的事件置之不理,我要砍下他们的脑袋为米辛科将军报仇,要用他们的鲜血来洗刷他们所玷污的伟大的俄国军队的荣誉…”

    施塔克尔贝格一边把自己的司令部前移到独石口,一边向后方送去了信件要求增加兵力,表示一定要击破中国人的防御打到北京城下,迫使中国人向伟大的沙俄军队屈服。

    米辛科的死亡对于俄军远东大本营来说简直是另一个霹雳,上一个霹雳是俄军在山海关的败退,总督阿列克谢耶夫禁止将米辛科支队败亡的消息传播出去,并迅速的同意了施塔克尔贝格的要求,从沈阳加派了一支援军给他。

    虽然远东俄军的上层对自己的部队封锁了这一消息,但是各国驻华武官还是很快从中国人那里获得了这一情报,在沈阳观察俄军行动的日军参谋田中义一看到了俄军再一次的调动兵力,他很快向朝鲜司令部发电,“俄军就像是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次又一次的加大了赌注。”

    俄军再一次的调动兵力,使得用于关内方向的第一、第二战场的俄军兵力已经突破6万人,这已经相当接近日本陆军所主张的出击条件了。事实上,日本陆海军上层都没有想到,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