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01节(第1页/共5页)

    不过在被武汉新军用机枪和大炮教育之后,毅军的中下级军官开始觉得满人杀戮汉人就是在杀我同胞,他们留辫子都是对不起同胞了。特别是这一次俄军大规模朝着毅军的防区进攻,而朝廷居然没有援军来支援自己,反而要求毅军分散兵力保卫古北口一带,确保俄军不能进入到北京平原地区,就更是让毅军上下大失所望了。

    哪怕是被朝廷派到毅军的蒙古镶蓝旗人昆源,也认为朝廷对待毅军过于刻薄了,要是毅军能够单独挡住俄军,不就证明了朝廷花在北洋新军身上的钱是白花了吗。在这样的时候,湖北新军断然北上,并迅速的击溃了侵占大同地区的俄军骑兵力量,这顿时让毅军上下把湖北新军当成了主心骨。

    宣化总兵郭殿邦在会议上向蔡锷等人介绍了这些日子里俄军的进攻情况,“…昨日午后,俄军已经夺取了独石口。占领了此地之后,俄军既可以向南攻击赤城、龙关、怀来,进军延庆进入昌平地界,也可以先向西进攻昌化、张家口断绝了后顾之忧…

    朝廷抽调了我们八个营驻守昌平、延庆、密云一带,现在我们用来防守俄军的兵力严重不足,不知蔡将军何时能够把军队调动过来,帮助我们防御俄军进攻?”

    蔡锷关注着自己面前的地图,新军变革中最先推动的实质上是地形测量学,因为这一变革不会影响到军中内部权力的变革,却能最快的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一支连地图都看不懂的军队,显然是没法做出正确的防御部署的。

    对于毅军这些老将们来说,他们从来都不是依靠地图作战,而是通过自己的记忆力到现场实地调查后才会进行战术布置,而这就是所谓的将领的经验。

    虽然毅军的将领头脑中都对战场有个大概的形象,但是中下层的官兵可没有,他们只能盲目的按照将领的指挥去作战,这就是为什么当将领战死后,旧的军队就立刻崩溃了,因为其他人完全不理解将领对这场战争的安排,他们甚至都搞不清友军在什么位置,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

    地形测量学和参谋部的出现,实质上就是为了确保一两个将领死亡之后,整支军队还能明白自己的军事任务是什么,并继续去完成它。因此,地形测量学的推广不论新军或旧军都是支持的,只不过参谋部的设立侵犯了将领的权力,遭到了不少旧军官的抵制。

    宣化到独石口这一片区域的测绘,实际上还是湖北派人协助毅军完成的,因为毅军本身没有这样的测绘人才,而北洋方面认为应当优先测绘自己防区内的地图。因此,最终还是马玉昆向湖北借了一批人,对宣化、大同等地进行了测绘。

    由于时间相当的紧迫,其实这张地图的许多地方还是不够清晰的,但是从独石口到张家口、到赤城、延庆、昌平的主要道路还是描绘出来了。蔡锷看了大半天地图后,终于抬起头看向马玉昆等毅军将领说道:“分兵把守其实意义不大,俄军只要突破一点,我们的防线就被击穿了。现在是火药武器的时代,一堵城墙是没法挡住一支步兵的进攻的。

    就像之前俄军绕过张家口从阳高地区突入了关内,大同地区立刻就应声而下,完全没有抵抗的能力。这种情况下,我们守着关口又有什么意义呢?敌人只要突破到我们的后方,我们反而成为了失去后勤的孤军了,到时就会被敌军分割包围吃掉。”

    郭殿邦楞了一下,立刻开口问道:“可若是不分兵把守,难道我们就任由俄军冲进来吗?他们要是真的冲进了北京附近怎么办?”

    蔡锷沉稳的回道:“北京有上百万人口,还有北洋第一师,再加上昌平、延庆、密云一带的毅军加以牵制,我不认为俄军能够在短时间内攻下北京。

    而俄军绕道远来,他们距离北京越近,其后勤负担就越重,更何况这片地区还都是崇山峻岭,所以我认为俄军能够用来进攻北京的兵力不会超过两个师,因为他们的后勤没法负担超过两个师的运输能力。只要我们对其后勤路线加以袭击、牵制,那么俄军能够抵达北京的兵力估计连一个师都不会有。

    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分兵设防,而是让开大道,占据两厢,让俄军的后勤拖垮自己。而我们要做的,是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截断其后勤路线,围歼进入我军腹地的俄军,一次性打痛它。没有弹药的步枪和大炮不过是废铁罢了。”

    蔡锷的提议让毅军将领们顿时都哗然了,对于这些将领们来说,他们要保卫的第一目标就是北京城,把俄军放到北京城下去,然后围歼这股俄军,哪怕赢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吧。

    但是对于工农红军来说,北京显然不是首先要保卫的目标,哪怕俄军再一次占领北京,武汉也是不会投降的,因此他们的第一目标就是如何歼灭俄军的有生力量,自然不会在意北京的满人亲贵们和慈禧是怎么想的。

    看着毅军将领一片窃窃私语声,蔡锷于是再一次说明道:“林枫同志曾经说过,存人失地则人地两存,失人存地则人地两失。俄军在海兰泡屠戮我国人,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要清理土地上的中国人,好让俄国移民占据那里么。

    我们在这里不考虑如何消灭俄国人,光考虑挡住俄国人,那么这场战争永远也结束不了。我们难道能够和一个列强长期作战下去吗?俄国人现在都可以通过满洲的粮食和物资来支援这场战争了,而这些粮食和物资原本是我国的财富。

    所以,我们必须要消灭敌人,才能结束战争,不能靠把敌人挡在门外,让他们自己放弃战争,帝国主义是不可能主动放弃战争的。”

    听到林枫这个名字,毅军将领们一下就安静了,因为欧洲对印度战争越来越多的报道,林枫的名声已经从欧洲传回到了中国,对于这样一个带着几百人就能击败一个帝国的人物,没人会觉得他在军事上的言论是一己之见。

    在欧洲的报纸上,西藏战争已经变成了印度战争,除了英国人自己之外,法国和德国都认为,英帝国实际上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除非英国人再发动一场征服印度的大战,否则就不能把中国人在印度的势力彻底消灭。

    第357章 各有关心

    和蔡锷的第一次会谈结束之后,马玉昆把何宗逊、郭殿邦几人叫到了自己的小客厅,询问他们对于蔡锷主张的看法。

    郭殿邦很老实的对马玉昆说道:“宫保,他们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可问题是这么做的话,我们就是拿北京当成了鱼饵,钓俄国人上钩了,朝廷事后会如何看待我们?”

    郭殿邦身后的几名将领都默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