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央王朝的责任。当其对治理长江和黄河失去兴趣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清王朝的统治开始失去合法性了。
武汉工农兵委员会发出的号召立刻获得了长江两岸民众的响应,不仅仅是荆江段,武汉段两岸的民众也是乐意看到的,毕竟水是往下流的。第一期的工程除了整治荆江大堤外,主要还是设立虎渡河以东,黄山头以北的分洪区,并在分洪区内设立电力排灌系统,以保障农业生产,总投资为300万两白银。
当武汉工农兵委员会于4月10日开始动工,到五月中旬动员起荆江两岸30万劳动力参加工程之后,两岸反对武汉工农兵委员会的声音立刻就消失了,只要看一看工地上的军民,这些士绅和军头就知道这不是自己能对抗的力量。常德以最快的速度组建了工农兵委员会,并向武汉表示了服从。
詹天佑离开沙市时也就给李炳寰提了一个建议,认为荆江段不少地区可以截弯取直,以加快江水下流,这对于防洪是有好处的。除此之外他倒是没什么建议了,毕竟他不是专门搞水利的,而负责荆江治理的不仅有本地熟悉水情的土专家,也有从德国聘请的水利工程师,实在不需要他多说什么了。
抵达汉口码头,虽然这一路乘船颇让他感到疲惫,但他还是第一时间赶去了委员会的总部报道,希望能够尽快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了,看到了荆江治理工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后,他总觉得有种什么力量推着自己在跑,这个时候停下来休息简直就是犯罪。
詹天佑抵达汉口公园附近的委员会办事大楼时,田均一正在同劳动和经济委员会的委员们讨论工作,委员们各个都在向他叫苦,表示拨给自己的资源不够,而主要的矛盾就集中在了钢铁和水泥上。
比如工业委员谢缵泰就这样诉苦道:“去年湖北基础建设用掉了近8000吨钢材,2.6万吨水泥,这是全年的用量。但是今年就前五个月的基础建设就用掉了去年全年的钢材和水泥用量,其中一半用量是发生在四月和五月。
本月基础建设的钢材用量估计能达到一千吨,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再加上给兵工厂拨付的钢材、给造船及其他工业调拨的钢材,六月的钢材用量将会突破1.6万吨,下半年估计平均能达到2万吨每月,但是我们最多也就能提供每月1.2万吨钢材…
指望我们自己的钢铁生产能力满足建设需要,显然在短时间内是不能够的,所以我们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钢材,这个时候继续保持对进口钢材25%的税率是不是不大合适?”
其他委员们固然要争取本部门所需要的钢铁、水泥等物资份额,但也有委员反对降低钢铁制品的关税,因为海外生铁每吨在5英镑左右,进口钢轨每吨6英镑2先令5便士,按照现在每英镑7.5两的汇率就是45.9两,汉阳铁厂每吨钢轨的成本在52两左右,要是不加征25%的关税就没法和进口钢材竞争。
事实上有委员认为,对钢铁征收25%的税率还是低了,按照美国的经验,应该把钢铁关税提升到50%以上,这样国内资本就会涌入钢铁制造业,从而缩减国产钢铁缺口的问题。
面对这样激烈的争夺物资分配的场面,田均一并没有感到头疼,反而觉得充满了希望,因为这说明大家都切切实实的想要做事,所以才会这样互不相让。若是在大清的官场上,大家只会拨款感兴趣,对于争夺物资是没啥兴趣的,因为拿到物资不仅变卖困难,且还容易被抓到把柄,银子多好,只要多花点钱就没了,别人都找不出什么问题来。
他也庆幸自己之前已经谈妥了关于钢铁厂的扩建问题,因此钢铁不足只是暂时的现象,于是他对委员们安抚道:“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我们得分清楚主次,计划的重点不在于计划物资的分配,而在于计算物资的使用。可以说,我们现在还是这方面的新手,因此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不能老是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误,对于过去犯的错误要进行统计总结,所以我建议成立一个统计委员会来专门负责这一事务。”
这个建议自然是不会有人反对的,假如说一开始建立工农兵委员会夺取了湖广总督府的权力时,大家还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必然会比清政府干的好,毕竟之前湖广发展委员会就干的不错,不少委员都出身于湖广发展委员会,他们觉得许多问题都是湖广总督府在拖后腿,不是他们计划的不行。
不过等撇开了湖广总督府之后,大家才发觉其实也不能全把问题归罪于满清官吏的贪污腐败和无能上,湖广总督府和地方官员最多也就是执行力不足,真正阻碍了计划的落实的还有客观因素,基础建设投入的不足和工业能力的不足等。
工农兵委员会成立后解决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但是没法空手变出物资来。此时大家才发觉,为什么湖广发展委员会在武汉的计划落实的最好,因为过去他们把资金都投入到了武汉的基础设施上,加上外国轮船维持住了长江运力,从而形成了武汉快速发展的局面,但是在武汉之外的地区却并没有这样的便利。
就简单的做个比较好了,1904年汉阳、汉口的火电装机容量2.5万千瓦,年发电8250万度,武昌及湖北其他地区的火电装机容量才0.5万千瓦。
1897年,宝善成公司在长沙设电厂,供400盏电灯照明,但到1904年为止,湖南的发电量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当然,除了一些开埠城市外,此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在电力地图上都是黑暗,武汉地区的火电装机容量其实已经占了全国的9成左右,所以发展委员会在武汉的建设计划能落实下去,因为这里的能源问题已经解决了。
很快田均一就接着说道:“要想填补不断增长的钢铁需求,扩大钢铁厂的建设是根本,但是扩大钢铁厂的建设就必须保住原物料的供应,而保证原物料的供应又需要交通上的便利,所以生产资料和交通建设的钢铁需要必须要优先满足。
现在俄国人已经对我国开始了进一步的侵略,我们不把自己武装起来也是不行的,所以给兵工厂的钢铁供应也应当满足。其次就是关于人民消费资料上的钢铁需求,这个我认为可以放在最后。当然我并不反对进口钢材,但我认为应当对进口钢材进行统一管理,并经过计划委员会进行审批,这是为了确保我们有限的外汇资源不被浪费…”
会议对当前工农兵委员会治下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进行了调整,结束会议后田均一就看到了等候在自己办公室的詹天佑,他热切的欢迎了对方,并带着歉意向他说道:“原本应当让你先在汉口休息几天,但是黄河铁路大桥的合拢工程已经开始了,我们希望一位有经验的工程师加入这一项目,确保铁路大桥的建设能够顺利完成…”
第293章 反美风潮
詹天佑倒是能够理解田均一的意思,虽然一批留学生归国后带回了不少先进的铁路桥梁的建设技术,但是在修建超常规的隧道和特大桥梁上,中国的工程师们还没有什么积累。考虑到今后要修建跨长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