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水晶棺空空如也,唯有中央祭坛残留一道焦痕,似有人在此彻底燃烧殆尽。而在祭坛背面,刻着一行新添的铭文:
> “吾身已灭,吾志长存。
> 若天地复乱,请唤我名。
> ??沈昭绝笔”
女子跪地叩首,将手中玉片嵌入凹槽。霎时间,整个归墟渊发出龙吟般的轰鸣,海底裂开巨缝,涌出炽白光芒。一座青铜巨殿拔地而起,殿门上方悬挂牌匾,上书三个古篆:
**终焉殿**
殿内无灯自明,四壁绘满历代王朝兴衰图景。正中高台之上,悬浮着一枚完整的双生玉,静静旋转,内部似有星辰流转。女子伸手欲取,却被一道透明屏障挡住。耳边响起低语:
> “容器已毁,钥匙犹存。
> 下一次危机来临前,需有新人继任。”
> “你可愿承担?”
她没有犹豫:“我愿。”
话音落地,双生玉猛然爆裂,化作亿万光点涌入她体内。她的双眼瞬间转为深黑,一如当年的沈昭。与此同时,远在江南的念安堂内,阿菱突然喷出一口鲜血,手中瓷碗摔得粉碎。
她捂住心口,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气息正从遥远之地扩散开来??那是新的“承载者”觉醒的征兆。
“原来如此……”她苦笑,“你连最后的安宁都不给自己,是怕有一天,这个世界还需要你。”
她扶着门框站起,望向北方。天空阴云密布,雷声滚滚,仿佛预示着新一轮风暴即将降临。
但她知道,只要并蒂花开不败,寒霜便终将融化。
***
又五十年过去,史称“永宁盛世”。天下太平,百业兴旺,连曾经战乱频仍的西域诸国也缔结盟约,共建丝路共治府。并蒂书院历经数代传承,已成为凌驾于皇权之外的精神圣地,其山长无需朝廷任命,全凭“双生玉共鸣”选出,世人尊称为“守诺人”。
这一任守诺人是个盲眼少年,出生时便左臂刻有“守诺者”三字,血肉交融,宛若天生。他不通武艺,不谙政事,却能凭直觉预知灾厄,三次化解瘟疫于未发之际,七次阻止边疆叛乱于萌芽之时。
百姓传言,他是沈昭转世。
但他自己从不承认。
每逢冬至,他必独自前往敦煌第七窟,在石碑前静坐整夜。那一日,风雪最大,天地苍茫。当他伸手轻抚“并蒂”二字时,石碑忽然发出嗡鸣,玉花绽放开来,从中飞出一点幽蓝光焰,落入他掌心。
那一刻,他“看见”了。
不是用眼睛,而是用灵魂。他目睹十二次轮回的真相,见证沈昭如何在每一世孤独前行,如何在最后一刻放弃重生机会,只为斩断命运锁链。他也看到了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他们”??那些自称“观星者”的存在,居于九天之外的星宫之中,以人类文明为棋局,以帝王将相为棋子,不断重启历史,只为培育出完美的“原初容器”。
而现在,双生玉选择了新主人,意味着“游戏”再次开启。
少年抬起头,尽管双目失明,目光却仿佛穿透云层,直指星空深处。
> “你们以为,只要不断筛选,就能得到绝对服从的工具?”
> “可你们忘了,人性中最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顺从,而是背叛。”
> “沈昭教会我的第一课就是:真正的自由,始于拒绝被定义。”
话音未落,他咬破手指,在石碑背面写下最后一句预言:
> “当第十三代容器觉醒,
> 星宫将倾,轮回反噬,
> 而我,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写罢,他转身离去,身影渐渐隐没于风雪之中。身后石碑缓缓闭合,玉花重新凝结,宛如从未开放。
而在宇宙边际的星宫之内,一名白袍老者猛然惊醒,手中星盘碎裂,十二颗命星尽数黯淡。他望着虚空低语:
> “不可能……容器不该拥有反抗意志……”
> “除非……他不再是‘它’,而是‘他’。”
与此同时,地球另一端的雪山之巅,一块冰封万年的石碑悄然融化。碑文显露,赫然是用上古文字镌刻的名单??十二个名字之后,第十三个名字正缓缓浮现,墨迹未干:
**沈昭?承光**
风起云涌,天地变色。
新的一章,已然开启。
而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一缕琴声再度响起,仍是那曲《寒月吟》,只是调子变了,由哀婉转为激昂,由悲怆化为战歌。它穿山越岭,渡江跨海,最终汇入浩瀚星河,成为宇宙间最微弱却最坚定的回响。
并蒂根深,纵历千年寒霜,亦不凋零。
执玉者逝,握剑者继,薪火相传,永夜将尽。
待春风再渡玉门关,
愿天下人共赏,那一片无垠梅林,
如雪纷扬,如霞绚烂,
如他归来时,眸中所映的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