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600章 温澈(第1页/共2页)

    君沉御走进来,锋利冷然的凤眸里带着一丝暗色。

    祢玉珩赶忙行礼,“皇上恕罪。方才这位夫人说自己身子虚弱,可能是因为那日在山谷受寒,不想让皇上担心,所以嘱咐微臣瞒着皇上。”

    君沉御的个子比祢玉珩还高一些,他的目光轻松越过他的头顶,看向床榻上的温云眠。

    温云眠头皮一紧。

    正要想着如何解释,他就说,“朕让人在马车上安置了暖炉,这会送你回去。”

    温云眠愣住,但是君沉御已经离开了。

    回月宫时,温云眠本想去见秦昭的......

    雪落无声,却压弯了书院门前那株老梅的枝头。清晨时分,侍女推门进来,见李昭已坐起身,披着一件旧棉袍,正望着窗外发怔。她手中握着一支炭笔,床边小几上摊开一本泛黄的手札,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又涂改得几乎难以辨认。

    “先生要写什么?”侍女轻声问,将热粥端到她手边。

    李昭没有答话,只是缓缓合上手札,用一方青布仔细包好,递给她:“等沈昭华来,把这个交给她。别让别人看。”

    侍女迟疑地接过,只觉那册子沉得不像纸墨之重,倒似载着千钧心事。

    日光渐暖,雪开始融化,檐下滴水如钟摆,敲打着寂静的庭院。书院今日未开课,学生们自发聚集在廊下诵读《新女则》,声音清越,穿林透雪。忽而马蹄踏碎雪径,沈昭华一身玄色官服疾驰而至,风帽未摘便直入内院。

    “母亲!”她跨进屋门,喘息未定,“朝廷急召您回京??陛下亲笔诏书,言‘国不可一日无柱石’,要请您主持女子议政院 inaugural 大典。”

    李昭摇头,指尖轻轻摩挲着床沿刻痕??那是她早年教学生写字时,亲手为盲童所设的凸纹记号。“我已经不是那个能站在风口浪尖的人了。”她说,“你们才是风。”

    “可天下人只认您!”沈昭华跪坐在床前,眼眶微红,“北疆虽平,余毒未清。旧族暗中串联,朝中仍有大臣抵制新政。若无您镇场,议政院只怕撑不过三月!”

    李昭闭目良久,终是叹了一声:“孩子,你忘了我们为何建这书院?不是为了再造一个‘李昭’,而是为了让千万个‘沈昭华’能挺直脊梁走路。你现在怕站不稳,是因为你还想着靠谁撑着你。可真正的权力,从来不是别人给的,是你自己走出来的。”

    沈昭华怔住,泪水悄然滑落。

    李昭抬手抚过她的鬓角,声音极轻:“你还记得小时候,我教你练剑吗?你说‘师父,我怕砍不准’。我说什么?”

    “您说……‘怕就对了。但只要刀出鞘,就不能回头。’”

    “现在也一样。”李昭睁开眼,目光如炬,“你不必像我。你可以更狠一点,也可以更柔一些。你可以结婚,也可以终生独身;可以生子,也可以只爱事业。只要你做的事,是出于你自己,而不是为了证明给我看,那就够了。”

    屋外忽然传来脚步声,黎昭缓步而来,手中捧着一封金漆密函。“宫里刚送来。”他低声道,“陛下说,若您执意不去,他将以退位相逼,召集百官于太极殿前哭谏。”

    李昭闻言竟笑了,笑得眼角皱纹层层绽开,像冬阳照裂冰面。“他还真是学足了我的脾气。”她顿了顿,望向窗外那片被雪覆盖的碑林,“告诉他,我不去观礼,但我答应一件事??我会写下《议政院立制纲要》,作为赠礼。”

    沈昭华与黎昭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见震惊。

    那可是足以奠定百年国策的文书!

    李昭却不以为意,只命人取来砚台笔墨,强撑起身,在纸上一笔一划写下:

    > **第一条:女子议政院非权贵之私器,乃民声之喉舌。凡年满二十、识文断字之女子,皆可参选。**

    >

    > **第二条:代表任期三年,连任不限,唯以政绩与民意为评断标准。**

    >

    > **第三条:议案须经三审公示,每州百姓可联名驳回,谓之“民否权”。**

    >

    > **第四条:凡阻挠女子参政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削籍为民,永不录用。**

    >

    > **第五条:每年清明,议政院须赴昭德书院宣誓,面对先烈名录立誓??吾辈所行,不负自由之血。**

    写至此处,她手腕颤抖,墨迹歪斜。沈昭华忙上前扶住,哽咽道:“母亲,歇一会儿吧……剩下的,让我替您写。”

    “不行。”李昭摇头,“这是我的字,就得由我亲手完成。每一个字,都是我对她们的承诺。”

    那一夜,烛火未熄。风雪拍窗,而她伏案疾书,仿佛要把毕生所思、所痛、所愿尽数倾注于这薄纸之上。天明时分,最后一笔落下,她终于搁笔,整个人几乎虚脱。

    “拿去吧。”她将七页手稿交予沈昭华,“告诉他们,这不是命令,是邀请??邀请所有女人,一起重新定义这个国家。”

    三日后,长安城万人空巷。

    朱雀大街两侧挂满红绸,每一面都绣着不同方言写的“我愿意”。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子代表身着各色服饰,或骑马,或步行,穿越城门,直抵太庙前广场。她们中有农妇、绣娘、医师、匠师、商贾、教师,甚至还有曾为奴婢的哑女,由同伴代为朗读誓词。

    沈昭华立于高台之上,展开那七页手稿,声音响彻云霄:“今奉先师李昭遗训,立女子议政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