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47节(第5页/共5页)



    对于列宁来说,欧洲才是他对资本主义的战场,东方虽然安全却远离了战场,对于这样一位职业革命家而言,远离了战场就等于是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因此在召开完俄社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后,列宁还是会回去欧洲继续战斗的。

    在和列宁交谈后,林信义认为这场在东方召开的俄社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将会使布尔什维克真正的组织化,虽然这一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把社民党内的自由派和投降派开除出党,但实际上却是确立了布尔什维克和社会民主工党的区别,今后俄国的工人阶级将会把布尔什维克而不是社民党视为自己的政治代表。

    孟什维克虽然还掌握着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解释权,但是他们的政治路线在党内自由派和投降派被开除出党后就破产了。为什么列宁在这个时候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因为试图和沙皇政府妥协走资产阶级民主路线的议会斗争路线已经破产。

    当列宁把取消派和召回派开除出党后,俄社民党实际上就剩下了暴力革命一条道路可选,而这条道路始终都是布尔什维克在坚持。也就是说,孟什维克除非放弃政治,否则就只能跟随布尔什维克前进,这也是托洛茨基开始纠正政治方向,试图和列宁和解的根源所在。

    布尔什维克一旦确立了对党的政治路线的领导权力,那么列宁自然就会对国内的党组织进行改造,从而确立布尔什维克对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布尔什维克也将进一步的组织化,最终变成一个独立的政党组织,而社民党也就剩下了一副躯壳而已。

    既然已经看清了列宁的政治路线,林信义自然知道列宁在东方的时间不会太久,那么确保某人亲自听一听列宁的课程就是必要的。对于普通人来说,见一见列宁不过是一种可供回忆的事件,但是对于革命者来说,能否获得列宁的亲自授课,这是日后国际革命联合的基础。

    另一个时空中东西方无产阶级革命阵营的分裂,就在于无产阶级领导者之间的理念分歧,罗莎.卢森堡和列宁的分歧,斯大林和教员之间的分歧,最终这些个人理念的分歧变成了各国党之间的分歧,然后扩大到了各国无产阶级之间的分歧。

    虽然让某人听一听列宁的授课未必能够避免这种分歧,但至少有了一个能够解决此种分歧的借口,在同一革命源流之下进行协商,好过变成异端之争。

    而且和另一时空不同的是,列宁现在对于中国革命的了解要深刻的多,因为劳工党的组织原则大多是参照他的建党原则来建立的,除了在思想上没有和布尔什维克完全一致外,这一点列宁倒是可以接受,毕竟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也不可能比德国工人阶级更先进,而无产阶级更为弱小的中国自然也不可能比布尔什维克更进步。

    不过这样一来,列宁也意识到了先锋队理论在夺取政权后遇到的不少问题,在和罗莎.卢森堡就先锋队理论进行辩论时,列宁提出的前提是先锋队是为了夺取政权而不得不建立的无产阶级革命力量。

    所以当林信义向他提出如何防范先锋队不堕落时,列宁就谨慎多了,因为劳工党提出的不是未来,而是现实问题,劳工党已经夺取了政权,他们面临的是如何不让政权被腐化的官僚集团所夺走。这是欧洲无产阶级尚未遇到的问题,因为欧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功的让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活下来,活到足够让革命者腐化的时间长度。

    在武汉亲自观察了劳工党的政权组织后,列宁同意了劳工党提出的新革命理论,即无产阶级可以在被资本主义破坏了旧秩序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先完成革命,建立起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政权。这一政权的领导者虽然是无产阶级,但政权的基本支持者其实是广大的农民阶级。

    和欧洲无产阶级革命面对的主要敌人是资本主义不同,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面对的主要敌人其实是封建地主和大量的小生产者,在中国革命中,资本主义都是一种可以联合的进步力量。所以林信义提出的先锋队腐化问题,其实就是大量的小生产者一旦混入党内,把党从无产阶级代表变成了小生产者的代表,革命政权还如何维持?

    这种情况是不能拿欧洲的政治模式来套用的,列宁反对先锋队堕落的必然性,因为他乐观的认为,各地区党组织和党员代表大会能够遏制住中央委员会的腐化变质。但是中国劳工党面临的问题是,不是中央委员会的腐化,而是整个党从无产阶级转向了小生产者利益的代表,这就意味着党的组织是从基础开始腐蚀的。

    这种情况列宁确实没有考虑过,因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上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赢得胜利,但现实是,它确实出现了。这就意味着欧洲及欧洲之外的地区,出现了两种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路线,已经不能按照唯一性来解释了。

    列宁需要认真考虑,其实就是表示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唯一性的重新思考,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课题,相当于要重建一条新的路线。林信义希望,某人可以接过这条东方路线的思考,从而建立起全新的世界革命进程路线。

    毕竟他很清楚,除了罗莎.卢森堡和列宁之外,之后的革命领导者实际上都很难把革命实践上升为理论路线。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始终在罗莎.卢森堡和列宁划定的革命范围内兜兜转转,走不出两人的理论范围。至于教员,他获得世界无产阶级认可的时间已经太晚,没法让东方路线接替苏联路线成为世界革命的主流,最终导致无产阶级在冷战中失败。

    林信义脑中滑过了这些想法,口中对着沈荩说道:“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今年是世界无产阶级对亚洲无产阶级运动认同的一年,我们需要尽可能的让年轻人和工人国际的代表接触,从而为今后的世界革命联合做好准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实大多数学生的文化程度对于这些工人国际的社会主义理论家而言都是不足的。这个时候就得拿数量换取质量。我看你们的班级设置还是过于保守了,这种精英化的小班教育,不适合革命发展所需要的年轻新血的输入。

    多增加几班,如李润之这样的偏才,也可以先让他接受教育,然后看成果,而不是考察后再教育…”

    本章完

    第779章

    林信义在武汉一直待到1912年2月中旬,才乘坐火车前往青岛,虽然他在武汉逗留了2个月,不过对于亚洲联合舰队的组建工作并没有什么大碍,因为决定联合舰队建立原则的日中德代表都在武汉,林信义在武汉期间,同时也在和德国、武汉代表进行沟通,以确定今后联合舰队的一些办事规则。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三方对于法属印度支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在远东战争爆发之前,法国一直有一个东方法兰西的梦想,就是把柬埔寨、老挝、越南、广东、广西、云南合并为法国在远东的殖民地,从而建立起一个属于法国统治的印度支那地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