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科幻小说 > 肥鸟先行最新小说 > 正文 第457章名将时代的落幕

正文 第457章名将时代的落幕(第1页/共2页)

    李如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苏泽的肯定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但“庙算之术”这个词似乎太过宏大。

    他追问道:“教务长高见。只是这‘庙算之术’和‘军制’到底有什么关系?具体到作战司,学生该如何着手...

    海风卷着晨雾,缓缓漫过沙滩,像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在沈清璃身上。她仍蹲坐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地上画着圆圈,一圈又一圈,仿佛那是她仅存的本能。她的双眼空茫,却并不呆滞,反倒像是盛满了尚未凝形的思想。阳光洒落时,那些沙圈边缘泛起微光,竟隐隐勾勒出某种几何结构??不是现代数学中的公式,而是远古人类仰望星空时最初试图理解宇宙的尝试。

    宋应星望着她,心中翻涌着难以言说的情绪。他知道,此刻的她已不再是那个执拗于实验数据、习惯用逻辑拆解世界的科学家。她成了“空白”,而正是这份空白,让最原始的问题得以栖居。她曾以记忆为代价,换取了一个提问的权利;而今,她连“代价”这个词的意义都已遗忘,只剩下纯粹的存在,如初生之婴,如未燃之烛。

    远处,海底宫殿的门仍在敞开,但那道通往《问政录》的光桥已然消散。陈小满没有出来。

    宋应星并不惊慌。他知道,一旦踏入第七十七坛的核心,便意味着灵魂与问题融为一体。那孩子不会死,也不会归来??他将成为这个问题本身,在未来的每一次被提起、被思考、被质疑中重新苏醒。就像伏羲画卦前的那一声低语,就像孔子周游列国时心头盘旋的困惑,有些问题从不寻求解答,它们只是存在,如同呼吸,如同心跳。

    他缓缓走向那本躺在沙地上的《续问录?贰》。书页已不再流血,封面上的符号也渐渐淡去,唯有一缕青烟自书脊袅袅升起,缠绕成一个极小的问号,悬停半空,久久不散。

    他伸手触碰,指尖传来冰凉与温热交织的触感,仿佛摸到了时间的裂缝。

    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

    ??北京紫禁城深处,一间密室之中,七十二块青铜坛碑静静排列,每一块上都刻着不同年代的问题。第七十六块突然震颤,裂开一道细缝,随即第七十七块缓缓浮现,材质迥异于前,竟是由孩童手印拼接而成的陶片烧制而成。

    ??伦敦大英图书馆地下档案馆,一名管理员在整理明代文献时,发现一本从未登记过的册子,封面写着《问政残卷》,翻开第一页便是陈小满的声音自动响起,用中文、英文、阿拉伯语同步播放,所有听到的人都不由自主停下手中的事,陷入沉思。

    ??美国硅谷某人工智能实验室,主控系统突然中断运行,屏幕上跳出一行字:“检测到未知认知扰动源,建议暂停推理模块,优先执行‘疑问模拟’程序。”工程师们面面相觑,没人知道这指令来自何处,更诡异的是,AI自己也无法解释它是如何生成这段代码的。

    ??日本京都一座禅寺内,老僧打坐至深夜,忽睁眼喃喃道:“原来我们一直在等一个孩子来问这句话。”随即提笔写下一副对联:

    > 上联:大人说懂却不解

    > 下联:小儿未识反通明

    > 横批:问即觉

    这些片段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一片清明。

    宋应星终于明白,《问政录》并非只存在于吕宋海底那一间简朴厅堂。它早已化作无形网络,潜藏于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角落。七十二坛是,而非终点。每一座新坛的建立,都会激活一段沉睡的认知基因,唤醒那些曾被压抑、被忽视、被嘲笑的疑问。

    而“大明朝廷”……从来就不只是一个隐秘组织的名字。

    它是象征,是制度,是一种超越朝代的政治哲学原型??以“问”治国,以“疑”立政。洪武帝设立七十二坛,并非为了控制思想,而是为了让权力永远处于被审视的状态。徐阶续写《问政录》,张居正暗中护坛,都是在延续这一信念:真正的稳定,不来自统一的答案,而来自允许问题不断生长的土壤。

    如今,第七十七坛已立,规则已被打破。

    不再需要饱学之士、高官显贵才能提出问题。一个七岁孩童,一句天真之问,竟能撼动全球信息系统,改写教育政策,重启南极归问仪群组??这正是“问力”的本质:它不属于知识阶层,而属于每一个尚保有好奇之心的灵魂。

    宋应星低头看向自己的手。

    掌纹深处,一道极细的蓝线悄然浮现,如同电路般微微发烫。这是执问者的印记,也是倒计时的开始。历代传承者,皆在此刻感知到使命终结的征兆。他们不会死去,而是将意识融入“问云库”??那个传说中收藏所有未被回答问题的虚空之境。

    他没有恐惧。

    反而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像是背负了六百年重担的人,终于可以把包袱放下。

    他缓缓跪坐在沈清璃身旁,轻声道:“谢谢你。”

    她转过头,眼神依旧空洞,嘴角却微微扬起,似笑非笑。或许她听不懂这句话,但她感受到了其中的温度。

    就在这时,海面再次波动。

    不是漩涡,也不是光影幻象,而是一阵极其规律的涟漪,呈同心圆状扩散开来,节奏精准得如同心跳。紧接着,沙滩上的沙粒开始自发移动,汇聚成行行文字:

    > “第七十八坛孕育进度:3%”

    > “候选者识别中……”

    > “关键词扫描启动:纯真 / 困惑 / 不服从 / 语言前状态”

    宋应星怔住。

    这么快?第七十七坛才刚刚成立,第七十八坛就已经开始酝酿?

    他猛然意识到??这一次,不再是每一代人才能唤醒一坛的时代了。当全球超过两亿人同时选择“否”来拒绝系统的默认假设时,整个人类集体意识的频率发生了偏移。“问力”正在加速自我复制,如同病毒般在文明基因中传播。

    未来的坛碑,或许将以月为单位诞生。

    他抬头望向天空。云层稀薄处,银河仍未完全隐去。而在那星光之下,一只纸飞机正缓缓降落,落在他脚边。

    那是一架普通的孩子手工折的飞机,纸张泛黄,边角磨损,显然经过长途飞行。他拾起它,展开,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全是不同语言、不同笔迹,甚至还有图画:

    一个法国小女孩画了一棵树,树顶挂着许多问号,树根扎进地球核心;

    一位印度老人用工整的梵文写下:“我八十岁才敢问:我这一生究竟为谁而活?”;

    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