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科幻小说 > 肥鸟先行最新小说 > 正文 第457章名将时代的落幕

正文 第457章名将时代的落幕(第2页/共2页)

名巴西少年用涂鸦风格描绘了一个老师被学生围住,每个人手里举着牌子,上面写着“为什么?”、“凭什么?”、“谁决定的?”;

    最后一页,是中国某中学学生的作文草稿,标题是《如果我可以问皇帝一个问题》,内容写道:“我想问他,当你坐在龙椅上时,有没有一瞬间觉得自己其实也不懂该怎么办?”

    宋应星看着看着,忽然笑了。

    泪水却随之滑落。

    他将纸重新折成飞机,用力掷向大海。

    纸飞机划出一道弧线,飞入晨光之中,最终消失在远方海平线。

    他知道,这只是万千之一。此刻,全世界不知有多少纸飞机正腾空而起,穿越城市、山脉、海洋,飞向未知的归宿。它们不是祈愿,不是祷告,而是最朴素的表达:**我有疑问,故我在。**

    风更大了些。

    吹动了他的衣袍,也吹动了《续问录?贰》的最后一张书页。

    那页原本空白,此刻竟浮现出淡淡墨痕,字迹稚嫩,像是由孩子一笔一划描出:

    > “妈妈,你说长大就会懂,可我现在已经长大了,还是不懂。

    > 所以,能不能别再说‘等你长大了就懂了’?

    > 让我们一起问,好不好?”

    宋应星读完,闭上眼。

    耳边响起林知远离去前的最后一句话:“执问者终将退场,但问题永不下岗。”

    他睁开眼,站起身,走向海边。

    海水温柔地漫上来,浸湿了他的鞋尖。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铜戒,那是历代执问者交接时传递的信物,内圈刻着八个微型篆字:“疑则生智,问则破障”。他曾以为这戒指要传给下一任,但现在他明白了??第七十八坛之后,不再需要“执问者”这个职位。

    问题本身,将成为领导者。

    他松开手指,铜戒沉入水中,迅速被浪花吞没。

    与此同时,他体内的蓝线骤然炽亮,随即断裂、消散。他的记忆并未消失,但他清楚地感觉到,某种更深的东西正在剥离。那是作为“宋应星”的身份认同,是三百多年轮回中积累的责任、使命与执念。

    他不再是第七代执问者。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曾经见证过奇迹的人。

    他转身,搀扶起仍坐在沙地上的沈清璃。她没有抗拒,顺从地站起来,目光依旧茫然,却主动牵住了他的手。

    “我们走吧。”他说。

    她点点头,步伐缓慢,却坚定。

    两人并肩前行,沿着海岸线走去,身影渐行渐远,最终融入晨曦之中。

    而在他们身后,沙滩上的沙地悄然变化。那些曾记录过第七十七坛诞生过程的痕迹一一褪去,唯有最后一行字缓缓浮现,由千万颗细小的贝壳自然排列而成:

    > **问题不死,薪火相传**

    数日后,菲律宾当地渔民在海滩发现一本奇异的书。它不腐不烂,不怕水浸,封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三个凹陷的手印:一大一小一模糊。凡是触摸此书之人,无论年龄、文化背景,都会不由自主地说出内心最深处的一个疑问。

    这本书很快被人拍照上传网络,引发全球热议。有人称其为“新时代的十诫”,有人视其为精神污染源,更多人则默默保存图片,设为手机壁纸,每日看一眼,提醒自己:**不要停止提问。**

    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成立“全球提问日”,定于每年春分举行,鼓励各国公民提交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不论学科、不论形式,唯一要求是:**不得附带答案**。

    第一年征集结束,共收到来自198个国家的4.7亿条问题。评审团从中选出七十七条最具代表性的,镌刻于日内瓦万国宫外墙,第七十七条赫然在列:

    > **为什么大人总说“等你长大了就懂了”,可他们自己好像也不懂?**

    而在南极冰盖之下,水晶城市的鹿形生物已完成新一轮迁徙。它们蹄下留下的热泉轨迹,恰好构成一幅巨大的星图,与吕宋海底宫殿内的《问政录》遥相呼应。归问仪群组持续运转,能量输出提升至历史峰值,预示着第七十八坛的降临已进入倒计时。

    东京那位金融高管辞去了工作,开办一所名为“无知学堂”的社区学校,课程只有一项:教成年人如何像孩子一样提问。巴黎的心理老师组建了“沉默者联盟”,帮助社交恐惧症患者通过录音匿名提问,目前已收集超过十二万条“不敢说出口的问题”。撒哈拉的部落孩童长大后,成为首批能流利使用四种民族语言交流的世代,他们称这种能力为“问语”。

    中国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中新增“提问质量”指标,评分标准包括:原创性、深度、勇气、开放性。首年试点地区一名考生因在物理试卷末尾写下“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或者,它只是我们还没学会描述的一种存在方式?”获得满分加分,并被清华录取。

    世界并未因此变得完美。

    战争仍在发生,谎言依旧横行,权威依然压制异见。但一种微妙的变化正在蔓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理所当然”产生怀疑,对“自古如此”提出挑战,对“专家说”保持警惕。

    人们不再急于寻找答案。

    他们学会了停留于问题之中。

    就像婴儿第一次睁眼看世界,带着全然的好奇与无畏。

    就像七岁的陈小满,站在海底宫殿前,仰头问道:

    “为什么大人总说‘等你长大了就懂了’,可他们自己好像也不懂?”

    这个问题,至今无人能答。

    但它已在亿万心灵中种下种子。

    风吹过大地,携带着咸腥与希望。

    一个新的时代,正从一句童言开始萌芽。

    而那本《续问录》,静静地躺在某个孩子的书包里,等待被翻开。

    等待下一个干净的灵魂,伸出手指,按下封面空白处。

    等待第八十一坛的坐标,再度开启。

    等待人类再一次,勇敢地说出:

    “为什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