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孩子谁爱生谁生 > 正文 第581章爱与不爱很明显了

正文 第581章爱与不爱很明显了(第1页/共2页)

    秦昭喉咙滚动,“眠眠,如果有一天你不爱我了,也不要告诉我。”

    他俯身,手捧着她的脸,那双眼睛里,像是藏着怎么样遮挡不住的爱意,“直接杀了我,也比你不爱我,更让我好受些。”

    温云眠有些心惊,她踮起脚,吻上秦昭的唇,“我不会杀你,如果有那一天,我宁愿替你去死。”

    温云眠从来都是利己的人,能让她说出这句话,爱与不爱已经很明显了。

    秦昭忍着眼里的黯然,他抱着温云眠去内殿,殿内暖热。

    温云眠笑着将参汤端过来,......

    元宵的灯影在御花园中摇曳,映得池水碎金浮动。温清婉松开女儿的手,缓步走向那株她亲手种下的玉兰树。树干已粗如碗口,枝头初绽几朵白蕊,像是从冬眠里挣出的第一缕呼吸。她伸手轻抚树皮,指尖划过一道旧刻痕??那是知命七岁时用小刀歪歪扭扭刻下的“母后与我,共治天下”。

    “共治……”她低声呢喃,唇角微扬,眼底却泛起一层薄雾。

    身后传来脚步声,林疏月悄然走近,手中捧着一卷黄绢。“陛下,西域八百里加急。”她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这夜的静好。

    温清婉转身接过,展开一看,字迹是沈昭华亲笔,墨色苍劲而急促:**“于龟兹古道发现残碑,铭文载‘天女降世,承命不孤’八字,下有双生莲纹。另,当地老妪传唱一首古谣,言百年前有宫婢携婴逃亡,藏身雪山之下,育有一女,通医卜,擅星象,人称‘雪娘子’。”**

    她怔住,指尖微微发颤。

    “雪娘子……”林疏月轻声道,“民间传说多附会,可这双生莲纹,正是当年温氏宗祠族谱封印之印。”

    温清婉闭目良久,再睁时眸光如刃。“查。不动声色地查。派秦霜带三名精锐,以巡查边贸为名入西域,务必寻到那位老妪,问清当年细节。但记住??”她顿了顿,声音冷峻,“不得泄露半句关于储君血脉之事。若有人妄议皇嗣,立斩不赦。”

    “是。”林疏月收起奏报,欲退。

    “等等。”温清婉望着远处灯火,“你信命吗?”

    林疏月一愣。

    “我不是问天意,是问人心。”她缓缓道,“知命出生那夜,我曾梦见自己站在悬崖边,怀里抱着两个孩子。一个在我怀中哭,另一个却被风吹走。我伸手去抓,却只攥住一片衣角。醒来时,血流满床。”她停顿片刻,“如今看来,那不是梦,是真相。”

    林疏月沉默良久,终是低语:“若真有另一位公主活着,她过得如何?是否也曾仰望宫墙, wondering who she was?”

    “我不知道。”温清婉摇头,“但我不能认她。哪怕她此刻就站在我面前,我也只能背过身去。知命是大梁唯一的储君,是我用命护下来的正统。若我因私情动摇国本,便是辜负了所有为女子争权而死的人。”

    她抬头望月,语气决绝:“让她做她的雪娘子。只要她在人间活得自由,便胜过万千荣宠。”

    林疏月深深一拜,悄然退下。

    数日后,秦霜化名商队护卫,混入一支赴西域的驼队。风沙漫天,黄云蔽日。行至葱岭脚下,果然寻得一座荒废的玛尼堆,其中一块石板背面,竟刻着与龟兹残碑相同的双生莲纹。更令人震惊的是,附近村落老人说,三十年前确有一位神秘女子居于冰川洞窟,精通草药,能以银针救活将死之人。每逢月圆,她都会面向东方焚香叩首,口中念念有词:“姐姐,妹妹替你活着。”

    秦霜心头剧震,立即派人绘制地形图,并暗中采集洞窟内遗留的织物残片。归途中遭遇突厥游骑伏击,三名随从战死,他本人左肩中箭,仍拼死护住密函,历时二十七日方返京。

    当他跪呈证据于太极殿时,温清婉只是静静看着那块褪色的襁褓布片??上面依稀可见半个“温”字绣痕。

    她没有流泪,也没有下令追查。只命人将布片焚于太庙香炉之中,亲自诵读《安魂经》三遍。

    那一夜,她独坐凤仪殿,直至五更。次日早朝,她宣布:**设立“天女学堂”,专收边疆孤女、流民子女,教授医术、天文、算学,由朝廷全额供养。首任山长,即为沈昭华。**

    旨意传出,举国称奇。唯有林疏月明白,这是温清婉给那个失散女儿的祭奠??一座无名的庙宇,一场无声的相认。

    与此同时,温知命奉旨前往江南视察新设的“女子船政司”。这是她力主推行的改革之一:打破千年来“女子不得登船掌舵”的禁令,培养首批女性水师官员。临行前,母后叮嘱:“江南水网密布,漕运命脉所系。你此去,不只是看船,更是看人心能否破浪前行。”

    她乘官舫顺江而下,沿途所见令她心潮难平。昔日码头上只能搬运麻袋的妇人,如今穿着短襟劲装,手持罗盘,在教习指导下操练帆索;十二岁的小姑娘蹲在甲板上画船舶结构图,嘴里还念叨着“浮力定律”;更有几位年过四旬的寡妇,白天学航海,晚上抄写《海事法典》,眼睛花了也不肯歇。

    抵达杭州当日,温知命受邀参观第一艘由全女工打造的战船“破浪号”。船体巍峨,桅杆高耸,船首雕着一只展翅凤凰,双翼张开,利爪紧扣波涛。

    “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一位女匠师激动地说,“男人说我们连锤子都抡不动,可我们用了三个月,一钉一铆都没假手他人!”

    温知命走上甲板,抚摸着光滑的船舷,忽然问道:“你们知道这艘船的意义吗?”

    众人静默。

    “它意味着,从此以后,女人不仅能驶自己的船,还能定义什么叫做‘船’。”她转身环视,“过去他们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现在我要说:女子有志,天地皆航程。”

    掌声雷动。

    当晚宴席间,地方官员献上一幅画??《十女操舟图》。画中十位女子各司其职,掌舵、升帆、测风、记航,神情专注如临战阵。温知命凝视良久,提笔在空白处题诗一首:

    > “谁言巾帼乏英豪,破浪扬帆自执篙。

    > 不靠东风借力起,只凭热血撼惊涛。”

    诗句传回京城,竟被街头孩童编成歌谣传唱。数日后,礼部老臣联名上书,斥其“悖逆纲常,蛊惑民心”,要求严惩“妖言惑众”之徒。

    温清婉阅毕,冷笑一声,朱批八字:**“尔等惧风,朕偏扬帆。”**

    随即下诏:**将《十女操舟图》摹刻成碑,立于国子监门前;凡敢诋毁女子从业者,剥夺科举资格,永不录用。**

    风暴暂息之际,温知命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