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78章(第5页/共5页)

一任储君想上位,他这一位战场撕杀过的国公爷退位让贤,这就叫识趣。

    不然呢,一直在皇帝跟前晃悠,也让帝王觉得碍眼。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想着换新血。这可能是有新的意图。这些于贾道善而言已经不重要。

    因为随国公府拿到的够多,再贪婪,就真舍得皇帝厌弃,如此未免太得不偿失。

    于是君臣二人各自达成目的。

    随国公贾道善从御书房告退后,这一位回府就写了让位的奏本。

    这奏本上写的明确,贾道善这一位国公旧疾犯了。如今在安养在家。于是请求皇帝同意,想把随国公的爵位让给嫡子贾弘祐。

    奏本递上去,随国公走的大流程。那是一点遮盖的意思也没有。

    走恩荫,如今做着官的贾弘祐当然也听到风声。

    当然父亲不与他讲,他也知道这一个消息。

    等着从衙门里下差后,贾弘祐去给父亲请安。

    父子二人之间,贾弘祐不隐瞒态度。他说道:“父亲,您如何写了让爵奏本。儿尚年青,还需要您的斧正。此事一出来,儿失之孝道矣。”

    “你失了什么孝道?”贾道善摇摇头,他说道:“老子让得,你就受得。”

    贾道善在嫡子跟前,他的脾气一冲,他说道:“莫不成还想让你老子继续替你顶在前头,倒让你一个小儿辈享了荣荫,也不图一图奋进。”

    “儿不敢。”贾弘祐回话道。

    “瞧你读过几本书,也读得迂了。我等是将门武勋,管那些毛锥子什么事情。莫糊涂,你老子一旦让爵,你就乖乖的承袭。让你这做儿子的袭了国公爵位,那是你老子自己愿意。”贾道善这会儿是武将本色曝露。

    对于贾道善而言,闲着也是闲着。如今正好,他能好好的教导一下儿孙。这儿子辈长大了,想扭正一下也不成。

    倒是孙儿辈,贾道善想养一养孙子,他有兴趣培养一下孙儿辈的小孩子。

    来父亲这里之前,贾弘祐担忧父亲的态度。如今一瞧父亲的态度后,贾弘祐知道他想多了。

    父亲这里得着话,爵位让了,他就乖乖继承就好。

    倒是孙辈们的教育,贾道善做祖父的要盯着

    。

    于是贾弘祐在儿子教育问题上,他就得退一涉之地。

    荣安堂。

    在父亲这里问安后,贾弘祐一出他老子的书房。

    母亲贾赵氏差心腹来请。于是贾弘祐又去见一见母亲。

    母子二人一见面,贾赵氏关心着国公爷的奏本。贾赵氏一问,贾弘祐也不瞒着,他说了父亲的态度。

    “看来国公爷是满意你的。”贾赵氏很开心。毕竟夫君做国,还是儿子做国公,这里面的门道有点多。

    在贾赵氏心里也明白,夫君百年之后,这爵位板上钉钉的是亲儿子。因为她儿子是嫡子,是世子。

    但是如果可以提前承爵,贾赵氏更开心。这提前定下来,那也不怕万一嘛。

    “我儿,你承爵后,也莫要张扬。还要多跟你父亲请教一番。”贾赵氏叮嘱话道。

    “母亲放心,儿子明白。”贾弘祐也没有被承爵之喜冲昏头脑。他打小就当着随国公府的世子,他的地位稳着,所以他真的不急着承爵。

    或者说贾弘祐心头也有数,父亲一旦让爵,他承爵后,他在朝廷里的地位就有变动。

    这里面的利益纠葛,那也是牵连不少。

    贾弘祐有一点闹不懂的就是父亲突然让爵,这太突然了。

    关键在哪里,贾弘祐这一位随国公府的世子爷不知晓。

    但是宫廷之内,金粟宫的贾贵妃听到前头的消息后,她知道父亲让爵的关键在哪里。

    这一日,晚膳后,楚王李烨陪母妃消消食,尔后,他去歇息。

    贾祤这儿得着话,皇帝要来。于是守一盏宫灯。贾祤当然得等一等。

    此时天晚了,贾祤拿着书籍翻一翻,也算得消磨一下时辰。

    一直到帝辇来了金粟宫。此时夜幕落下,贾祤迎了帝驾时,她还提着宫灯。

    “臣妾恭请皇上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李恒下了帝辇,他亲自搀扶了贾祤起身。尔后,他还接过贾祤手中的宫灯。

    “月下赏灯,倒别有一番滋味。”这会儿皇帝不急着进主殿内。相反,他拉着贵妃手,他笑道:“祤娘陪朕走走。”

    皇帝想夜游,贾祤能怎么办,她当然不能拒绝。

    “好。”贾祤应了一声。

    有宫灯照前路,各处廊道下也是挂着点明的灯笼。金粟宫内的各处也算有几分光亮。

    此时帝妃二人漫步,侍候的宫人们远远的坠在后面。

    贾祤问道:“天晚了,皇上用过膳食吗?要是您饿着,臣妾陪您走一趟,这就耽搁您用饭。”

    “祤娘放心,朕饿不着。”李恒笑了出声。

    听着皇帝这般讲,贾祤回道:“这便好。”

    李恒此时伸手,他的左手执起贾祤的右手。二人执手而行。

    至于皇帝的右手上,这会儿还提着一盏宫灯。

    “祤娘可听说了,贾国丈上书准备让爵一事。”李恒问道。

    “皇上,您可莫要称了臣妾的父亲为国丈,这使不得。”名不正,言不顺。贾祤只是贵妃,只要皇帝一天不册立她做中宫,她爹就真的担不起国丈之名。

    升斗小民唤一声贾国丈,可能是一个善意的祝福。皇帝喊了,那容易让人误会。

    不,哪怕不是误会,一旦没成真之前,太张扬就容易沾了麻烦上身。

    “祤娘谨慎。”李恒给了评语。

    “小心无大碍,皇上,臣妾谨慎一些也免了行差踏错。”贾祤握一握皇帝的手,她说道:“您可不能随口一言就给臣妾挖了坑。”

    皇帝挖坑,从来埋别人。那不可能埋皇帝自己的。

    贾祤一点也不想掉坑里,那样太憋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