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78章(第4页/共5页)

贵妃问安,道:“臣妾参见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免礼,昭仪请落坐。”贾祤客气的指了旁边的位置。

    张昭仪谢了话后,她就落坐下来。此时宫人送上茶果点心。贾祤请张昭仪吃茶。

    张昭仪哪有心思吃什么茶,不过贵妃讲了,她还是按下性子,也是陪着贵妃吃吃茶。

    等着品了小会儿的茶,张昭仪就开门见山的说道:“皇上赐下圣旨,燕王享双亲王爵禄,享双份食邑。此一回燕王战功赫赫,怕是宫廷之内,九畹宫的那一位又要加倍的嘚瑟起来。娘娘,此事不可不防啊。”

    张昭仪真的挺害怕。宋贤妃的威风,张昭仪已经享受过。

    如今宋贤妃又有一个战功赫赫的儿子撑腰。张昭仪的压力加倍大。

    “昭仪不必恐慌。宫廷之内,还要讲规矩二字的。”贾祤看得出来,宋贤妃给张昭仪的心理伤害真的深。

    瞧一瞧,如今宋贤妃还没有嘚瑟,张昭仪已经开始幻想。这想先一步的踩一脚宋贤妃。

    不过也得说,种什么瓜,结什么果。

    宋贤妃做了初一,张昭仪想做十五,这没什么不对的。

    总不能让人挨打,还是干挨着就不还手。天下间如果可能,没谁想挨打的。

    正常人都会想着还回去,最好还是加倍奉还。

    “臣妾失态,让娘娘见笑了。”张昭仪这一份做戏,也算得半真半假。要说这里面有几分表演的成份,可能张昭仪最清楚。

    但是这些打动不了贾祤。贾祤还在等着皇帝的态度。

    皇帝说册立中宫,许久不见动静。皇帝在谋划些什么,贾祤在这等时候当然不想大动什么干戈。

    先出头的椽子,这从来不是贾祤想上演的戏份。

    至于张昭仪的投诚,这里面真心几分,贾祤也懒得掂量。反正这是皇帝撮合的,成不成,闹不闹散伙,这全凭皇上在盯着。

    贾祤更在意张昭仪显眼一点,宋贤妃可能还盯着张昭仪多一些。反正一切看皇帝的意思,贾祤暂时不折腾。

    因为后面等着她折腾的时候,她想躲,还没地方躲呢。

    “昭仪,你一时心慌,确实有一点失了分寸。仔细想一想,凭着燕王在,贤妃多大的体面。越是这一份体面,贤妃才要端着架子。如今的贤妃跟往昔不同,就为着替燕王积一些功德,贤妃也要拿捏了体面二字的。”贾祤宽慰

    一下张昭仪。

    “娘娘提醒的对,臣妾糊涂了。”张昭仪赶紧认错。

    反正贾贵妃怎么说,张昭仪怎么认。

    这二人里面,张昭仪就是捧哏的,对于自己的定位,张昭仪当然一直没有忘记。

    要论金粟宫的热度,这一直同有消减下去。

    近日哪怕燕王名声赫赫,宋贤妃也是于有荣焉。但是皇帝还乐意宿于金粟宫。

    在宫廷内苑里,金粟宫才是热闹的风向标。

    泰和宫,御书房。皇帝召见随国公。

    “臣恭请皇上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李恒见着随国公见礼后,他笑道:“卫谨,给贾爱卿赐坐。”

    卫谨给随国公搬来坐椅,贾道善谢过话后,方才落坐。

    此时殿内有侍候的宫人们,皇帝摆摆手,众人皆退下。

    御书房内安静下来,君臣二人相对而坐。

    皇帝坐在御案之后的龙椅上,皇帝说道:“朕想见一见贾爱卿,也是有一事想让爱卿成全。”

    皇帝用成全二字,这太有份量。

    贾道善赶紧回道:“皇上但有口谕,臣必全力以赴,还请皇上吩咐。”

    “爱卿忠贞,朕从来不怀疑。”李恒的脸上带了一点笑意。只是这一份笑意没有传达到皇上的眼眸里。

    “朕准备册立中宫,贵妃甚合朕的心意。此事,爱卿以为如何?可愿意与朕结了姻亲?”李恒笑着又道:“依朕的本心,朕可是盼着爱卿成为国丈。”

    “社稷有爱卿这一等的国丈,此大夏之幸,也是朕之幸。”李恒表明自己的态度。

    皇帝都表态,贾道善当然不能拒绝。贾道善忙躬身,他回道:“皇上隆恩,随国公府上下万难报达。全凭皇上一声吩咐,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好,好,好。”李恒连说三声好。他笑了出声,笑罢后,他又道:“爱卿的态度,朕瞧了,也满意。”

    “朕不跟爱卿兜圈子,朕想册立贵妃,又想重用贵妃的兄弟。只是国舅年青气盛,朕怕他压不住场面。”李恒话到这儿,他迟疑一下。

    至于迟疑,还是故意停顿了话,这就是让贾道善思量一番。

    “朕想着,不如替贾国舅加一加份量。爱卿当初陪朕同征燕地,朕是知道爱卿战场撕杀,也受过伤,落过病根。这就不美,太伤爱卿寿数。”李恒一片担忧之色。

    “朕还盼着爱卿长寿百年,将来能瞧着楚王长大,也是多撑一撑楚王这一位未来储君的场面。”李恒述述叨叨。

    皇帝讲感情,贾道善当然得听着。不过他已经听出来皇帝的用意。就等着皇帝的宣判。

    “朕想着,爱卿不如退一步,就让贾国舅进一步。随国公府换了新一任的当家,爱卿隐于后面也是替贾国舅压一压底蕴。爱卿以为如何?”李恒问话道。

    皇帝目光直视随国公。

    贾道善赶紧起身,他行大礼,他说道:“臣得皇上体恤,感激

    涕零。待臣回去后立马就递奏本,必给臣的嫡子加一加担子。臣老了,这些年落下一些病根,如今多将养一下最好事情。臣也盼着多活几年,人老了,倒是贪图起寿数来。”

    这等时候贾道善当然不会反驳皇帝的话。

    这其时何尝不是君臣之间的默契。

    中原一统,一些老臣子就应该退位让贤。何况这贤,还是自家亲儿子。这一退,贾道善退得心甘情愿。

    至于不退让?

    老不死的还霸着朝廷官位,这想做什么。

    皇帝多疑,如今想收拾一下朝廷新气象。贾道善当然是识趣的。毕竟他立的功劳够了,随国公府吃一吃老本也挺好。

    或者说贾皇后想上位,流着贾家血脉的新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