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初期的党内斗争中列宁一派始终处于下风,因为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中的一部分人,都认为列宁在分裂党,而不是取消派在反对党,毕竟取消派一开始提出的是取消党内一切派别,而不是取消党本身。
但是随着斯托雷平发动政变,把俄国杜马中的社民党代表都判了苦役后,主张和斯托雷平合作的取消派就开始被工人和基层党员所抛弃了。在社民党国内中央委员会被斯托雷平捣毁后,取消党内各派系,实际上就是取消了党的组织,因为俄社民党从一开始就是通过各个社会主义理论小组的联合建立起来的,这些社会主义理论小组形成了党内的各个派系,取消派系也就意味着党的组织体系不存在了。
1911年4月,在杜马会议上,斯托雷平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沙皇专制地位的法律,从而破坏了十月十七日宣言,这使得期待俄国走上立宪道路的资产阶级自由派都对斯托雷平的改革也失去了信心。于是取消派在社民党内的影响力再一次遭到了打击,因为他们所提出的政治道路已经失去了实现的可能。
因此,列宁来中国的期间,就在准备召开社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把取消派开除出党团。在这件事上,劳工党提供了不少资源,并且促成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的联合。虽然列宁和普列汉诺夫的门徒们在党的发展问题上分歧很大,但是在面对取消派的立场上却终于达成了一致。
田均一在观察了列宁和取消派的斗争过程,也得到了极大的收益,因为列宁几乎是在被全党孤立的情况下,坚持斗争了三年,然后把取消派给孤立起来了,孟什维克从调和立场转向了把取消派开除出党的立场,但是就党的上层比例来看,取消派的规模实际上并不弱于布尔什维克派。
比如托洛茨基在1910年时其实还是部分支持取消派的主张的,但是在1911年4月以后也抛弃了取消派,虽然他和列宁在政治理念上有着激烈的争论,可却并没有因此就倒向列宁反对的取消派。
俄社民党内各派系之间的论战,让田均一等劳工党高层叹为观止,田均一对林信义感慨道:“俄国同志给我们好好的上了一课,和俄国同志之间的论战相比,我们党内的争论简直就像是村头儿童的吵架,确实不值一提。”
林信义当然能够理解田均一的感受,党内政治斗争同样有高层次和低层次的斗争,而列宁显然是最高段位的选手,哪怕就是站在一边观摩,也能让劳工党的党员们接受一场思想上的洗礼了。
俄国社民党之所以没能取得俄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他们的理论不行,而是俄国的反动势力太大,而革命实践经验不足,从而造成了这一次革命的失败。但是这场失败给与俄国布尔什维克的教训是深远的,列宁是最深刻的反省者,所以下一场革命中,列宁一定不会放弃对于革命的领导权力。
劳工党能够从布尔什维克的成长中学到什么,他是干涉不了的,但如果什么都学不到的话,就是这些人压根不能理解社会主义,而不是他们智力不足。田均一等人对列宁的看法,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向好的方向,这就已经足够了。
和田均一等人亲密交谈后,林信义自然就去拜会了托洛茨基和列宁,以劳工党员的身份。林信义和托洛茨基的交谈,主要在于亚洲革命对于俄国革命及欧洲革命的支援上,双方虽然在一些问题上都有着相近的看法,但是林信义却觉得自己似乎很难信任托洛茨基,因为对方的观点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改变。
和列宁的交谈就坦诚多了,列宁始终把谈话的主题扣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上,在这目标下建立起了劳工党和布尔什维克对全球社会主义发展的共识。在这一主题下,两人实际上是就党的观点发表了意见,而不是完全的个人的观点。
这场谈话让林信义觉得,即便他不是穿越者,和列宁交谈之后也会信任对方,因为个人的立场可以轻易变换,可组织的立场是不能这么迅速改变的。列宁的观点大多是建立在布尔什维克的政治理念,而非个人的主张,这种表态自然是可信的。
不过列宁和托洛茨基有一个观点是相同的,就是认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首先得在欧洲的中心获得胜利,对此林信义思考良久后,还是没有附和这位革命导师,“按照您说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另一个是无产阶级成熟到做好了革命的准备。
我在理论上支持您的主张,但是在实践中我认为不能指望先在欧洲这种资本主义的中心获得胜利,然后再去解放全球。我认为,无产阶级想要解放自己,首先得先解放全人类,然后才能迎来自身的解放。
社会主义虽然理论上应当在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下建立起来,但是资本主义的失败却是从自己的薄弱环节开始的,比如中国和俄国这样的资本主义薄弱地区。
所以,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获得胜利的前提,应当是欧洲以外的被殖民民族先摆脱了国际资本的奴役,被孤立起来的欧洲资本主义,才能被无产阶级的大联合所粉碎…”
列宁对于林信义提出的看法很感兴趣,在两人交谈之前,他已经从田均一口中得知,这位中国劳工党成员不仅仅推动了中国革命,也推动了印度和朝鲜地区的革命发展,虽然在社会主义理论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不过对具体的革命实践则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因此他也认真的请教对方,该如何去实现非资本主义中心地区的革命胜利。
林信义思考了许久,才谨慎的说道:“我的看法有两点,一点是应当推动资本主义的生产扩散,使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粉碎那些落后地区的生产关系;另一点是培养各地区的无产阶级组织,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没有建立之前,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权。
当然,这样的革命实践会遇到许多挫折,比如资本主义生产在全球的扩散,是否会提升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从而使得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利用高福利去收买本国无产阶级,并将低利润产业转移到落后地区,从而削减本国无产阶级的力量,破坏各国无产阶级之间的联合。
此外,各国的无产阶级政权虽然能够在社会主义建立之前建立起来,但是如何保证这些无产阶级政权不会被资本主义所腐化,最终背叛尚未觉醒的本国无产阶级,从而变成腐败的官僚资本主义集团…”
列宁思考了良久,一时居然提不出什么意见,他只好对林信义说道:“你提出的这两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我需要认真的考虑考虑,才能试着去解答…”
本章完
第778章
林信义在拜会了托洛茨基、列宁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外,还特意去了自己最关心的军政大学和海军大学参观。此时这两所学校的前缀已经从红军变成了武汉,而两所学校的规模也和初建时有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军政大学发展的最快,在校学生人数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