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本章完
第777章
在田均一和不少劳工党的中央委员看来,欧洲的社会民主工党真正能够理解中国革命环境的,其实只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而真正愿意把无产阶级利益放在民族和国家利益之上的,只有少数个人和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派。
所以劳工党也就天然的倾向于同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派联合,而不是如日本社民党那样倾向于英国工党的议会斗争理论。幸德秋水在游历欧洲期间倒是和英国工党建立起了较为深厚的联系,毕竟英日关系当时正处于蜜月期,英国工党作为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党团,也很乐意和日本的工人阶级代表取得联系。
幸德秋水对于费边主义颇为赞同,不过他认为这是在英国这种民主国家才能实现的政治理你,在日本的天皇体制下,想要实现费边主义则颇为困难,因此他也不是全然反对暴力革命。
不过田均一领导的劳工党本身就是在武装暴动中夺取的地方政权,然后一步步的和封建地主阶级、买办阶级、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劳工党中央自然是不相信什么社会改良主义的,俄国革命的情况和中国类似,同样有一个专制的集权政府,俄国无产阶级在不打倒这个专制集团之前,就不可能实施任何的社会变革,因此只能选择暴力革命。
当然,对于俄国革命的本质,眼下只有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派最为清醒,一些改良主义者还在梦想着沙皇专制政府能够学习英国的光荣革命,主动的交出自己的权力,然后让全俄人民走上共同幸福的道路。所以劳工党自然较为接受列宁的阶级斗争学说,因为双方面对的社会环境类似,反动的统治阶级始终都想要用暴力扼杀自己,根本就没有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工人国际的东方会议,其实也没有获得欧洲各国社民党的重视,因此前来参加会议的重要人物并不多,这就使得俄国社民党的列宁、托洛茨基、日本社民党的幸德秋水和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劳工党成为了这场会议的主角。
这场会议因此对去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做了一个补充。一个是提出了要在群众中宣传反军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战争的运动,以反对帝国主义所宣扬的爱国战争宣传;一个是决定在国际社会党执行局下设立三个洲分局,来指导全球工人运动。
在群众中宣传反军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战争,主要是东方各国无产阶级和俄布尔什维克的主张,欧洲各社民党代表因为国内群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去年大会上都不敢提出发动本国群众反对军国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但是对于东方各国和俄布尔什维克来说,却并无这种烦恼。
在国际社会党执行局下设立三个洲分局以指导全球工人运动,这个主要是中日无产阶级代表的意见。去年哥本哈根大会上虽然提出了要统一分裂的国际各支部,但是该决议没有提出如何统一的办法,因此变成了一纸空文。
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只是一个联络机构,职责在于同各国社会党和工人组织保持联系,筹备召开代表大会和确定代表大会议事日程,建立第二国际档案,以及负责就有关无产阶级利益的重大问题发表宣言、公告、呼吁书等。她不能强制各国社民党服从自己的决议。
不过作为亚洲地区无产阶级力量的核心,中国劳工党已经通过亚洲民主同盟对各国进步力量进行了整合,在亚洲联盟成立之后,中日社会主义力量获得了进一步的加强,中日的无产阶级需要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以对亚洲各国的无产阶级进行指导和提供帮助,同时亚洲民主革命也需要获得欧美工人阶级的支持,因此一个统一的全球社会主义力量的领导机构就比较重要了。
在这种形势下,劳工党自然就要求实现统一各国无产阶级力量的国际机构,并主张建立欧洲、美洲和亚洲三个分局领导三大地区的工人运动。虽然欧洲和美洲的无产阶级力量要比亚洲大的多,但现实是亚洲的无产阶级反而是最有组织的,因为亚洲无产阶级数量较少,且工业化也较为落后,这就使得亚洲的无产阶级理论不丰富,当中国劳工党这个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后,各国的无产阶级就自动的向劳工党的理论靠拢了,因此没啥大的分歧。
日本的社会主义理论虽然要早于中国出现,不过日本人本身就是从欧洲的社会主义理论翻译而来,在强大的专制政府打击下,日本的无产阶级就没能实践成功过,因此在劳工党建立了武汉政权后,日本的社会主义者要么放弃了无产阶级斗争理论,要么就倾向于劳工党的理论,因为劳工党在中国获得了成功。
而印度的无产阶级比之中日更加的涣散,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是殖民主义加上本地的封建传统,因此印度的无产阶级始终没能建立起自己的领导力量,在英国入侵西藏时,中国军队进入印度地区后,面对的最大的阶级矛盾,其实是小农和地主之间矛盾,其次则是地主阶级和英国资本之间的矛盾,印度当时还不存在彻底的无产阶级,只有季节性工人,他们的本业还是农民。
所以在亚洲民主同盟中,印度代表是社会主义色彩最淡薄的,他们虽然认同土地公有制度,但并不主张用暴力剥夺地主的财产。大多数人对农业极为重视,把工业视为改善农业的技术需要,而不是真正的改变印度社会的技术革命。
除了中日印三国的无产阶级组织外,其他各国几乎就没有有组织的无产阶级,最多也就是一些民族独立分子和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们在本国都没有获得基层力量的支持。因此,当国际社会党执行局亚洲分局成立后,劳工党自然就成为了该执行局的核心力量。
不过布尔什维克也在亚洲分局占据了一席之地,因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派正处于激烈的党内斗争中,而布尔什维克力量此时开始集中于赤塔共和国,这就使得布尔什维克派在亚洲无产阶级联合中获得了支持。
这一支持极大的增强了布尔什维克派在党内的力量,列宁此次前来东方参加会议,不仅仅是因为劳工党的积极邀请,他也想要借助这个机会,和党内的反对派进行决战,从而纯洁党的组织。
俄社会民主工党的内部分裂,实际上是俄国革命失败造成的。革命失败后,一部分社民党被专制政府的白色恐怖给吓住了,他们认为俄国无产阶级没法对抗沙皇的专制国家机器,因此倾向于和资产阶级联合,走立宪道路。
这些人就是被列宁批评的取消派,他们要求取消党的组织,然后加入到资产阶级的政党中去,然后在资产阶级的带领下走立宪道路,然后再逐步进行社会主义的改良,把社会主义变成了一种个人信仰,而不是政治力量。
取消派的投降主义,甚至令孟什维克都难以接受,孟什维克虽然在革命失败后主张和资产阶级政党联合,但也还要求保留党的组织,并争取在议会中的合法席位。因此俄社会民主工党在革命失败后,就日趋分裂为两大对立团体,按照列宁的说法,取消派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单独的政党,而不是党内的一派。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