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46节(第1页/共5页)

   
    第774章

    日本访英分舰队停靠新加坡时虽然获得了海峡殖民地总督安德逊爵士的热情招待,但是新加坡的英国官员对于日本海军的态度就显得有些冷淡了,对于鞍马号也表现出了一种淡淡的敌意。

    按照某些海军军官的说法,“鞍马号已经超出了英国所容许的亚洲海军武力上限,在俄国东亚舰队覆灭后,日本海军对于皇家海军的东亚舰队来说,显然已经不是助力而是一种威胁的力量了。海峡殖民地的英国人对我们的敌意,实在是一种正常反应。”

    不过依仁亲王显然不这么看,他认为造成英国人对日本海军产生敌意的原因,还是这一次巴厘岛事件中日本军舰对英国军舰的不敬,这让英国人把日本海军视为了新的挑战者,责任应当在某些胆大妄为的海军少壮派。

    依仁亲王还在私下聊天中对东乡平八郎和岛村速雄抱怨道:“英国人都愿意把无畏舰的图纸交给我们,说英国人担心日本海军的实力增长,这显然是无稽之谈。某些年轻人为了赢得个人荣誉,正试图让日本陷入和大英帝国敌对的风险。”

    对于依仁亲王的抱怨,东乡和岛村两人都没有给与回应,东乡平八郎认为日本海军不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对手,这一点他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他并不认为依仁亲王觉得英国对日本海军实力的增强是抱有良好的意愿是对的。

    而岛村速雄对亲王的抱怨采取了回避姿态,他认同东乡平八郎大将的看法,但他并不认为巴厘岛事件有什么问题,因为在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海军已经遇到了一种无形的限制,这种限制是英国和法国制造出来的。

    事实上如果没有巴厘岛事件,日本海军在南洋压根就没有一个切入点,而巴厘岛事件也是日美就菲律宾群岛划分势力范围的后续事件,也就日本如果此前没有获得棉兰老岛及附属岛屿,那么日本海军想要插手巴厘岛事务也是不太可能的。

    那么在美国全占菲律宾群岛的情况下,日本海军实际上能够发展的方向就被美国和德国给挡住了,而面对欧洲的对峙局势,日本海军最终选择的对手只能是德国,毕竟美国只要不对欧洲局势表态,英国和法国就不会允许日本和美国发生冲突。

    不过那样的话,日本虽然能够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可并不能打破英国、法国和美国为自己设立的囚笼,毕竟德国在太平洋上的群岛并没有多大经济价值,这些岛屿对于亚洲大陆或者存在军事价值,可对想要向外拓展的日本而言,价值是远不如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和南洋地区的。

    岛村速雄觉得亲王虽然是海军出身,但是在战略眼光上实在太差,假如日本海军害怕和英国发生冲突,那么当初就不会去染指棉兰老岛,当海军下定决心从美国手中接受棉兰老岛后,其实日美冲突的风险已经开始降低,而日英冲突的风险已经高涨了。

    岛村速雄好歹也是海军参谋出身,他在战略布局上或者差了林信义、秋山真之一筹,可并不会比佐藤铁太郎差多少,更何况他和秋山真之的关系密切,因此在秋山的指点下,一早就明了了林信义的南下战略规划,这也是林信义在海军中能获得他们这些中间势力支持的原因。

    山本权兵卫领导的机关官僚系和其他派系的权力争夺,海军的中间势力是不大关心的,毕竟其他派系压根就提不出海军未来的前途在哪,认真比较一下,至少山本大臣主张的造舰计划对海军的前途是有利的。而林信义主导的南下战略派,则又远胜山本系。

    南下战略本就是海军的长期目标,毕竟海军初期目标是击败周边的海军势力,下一步就是向外扩张,而这个扩张要么是向太平洋方向,要么是南方海洋,显然南方海洋上丰富的热带资源和较为密集的人口更适合日本的发展,只不过南下战略始终找不到一个可行的具体路线而已。

    而林信义却解决了这一问题,特别是在林信义主导的战略迫使美国人让出棉兰老岛,打破了英国为日本海军制造的美德囚笼后,南下路线就变得清晰了起来。

    既要完成海军的南下战略,又不想和英国皇家海军发生冲突,这样美好的想法就如孩童一般天真,岛村速雄自然不可能对依仁亲王的抱怨产生什么共鸣。而依仁亲王的抱怨反而让岛村决得,林信义主张皇族退出军队的一线岗位,其实是正确的,这些皇族在判断力上实在是过于被个人感情所干涉了。

    和依仁亲王对林信义的不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妃周子对林信义这位舰长倒是颇为青睐,认为林信义要比其他海军军官更具有绅士风度,其他海军军官不过是刻意的学习皇家海军军官的风范,但终究没有放弃日本的大男子主义。

    王妃周子是岩仓具视的孙女,她小时候正是鹿鸣馆外交风行之时,因此和在日的欧洲外交官有过密切的接触,这使得王妃的生活方式较为西化,并不像一般日本女性对于男子唯唯诺诺,而只有林信义在公众场合从来没有忽视过她,把她和亲王视为同等的存在,其他军官则几乎只关注亲王的意见。受到尊重的王妃自然愿意说林信义的好话。

    于是依仁亲王发现,他对于林信义的批评,既不能得到海军同僚的认同,也不能得到自己夫人的支持,至于向陆军大将去抱怨,那他倒是没那么蠢,毕竟他还知道自己现在是海军的一员。最终亲王只能对林信义采取视而不见的冷淡姿态,懒得再去评论这位让他感到难受的海军少壮军官了。

    林信义虽然是鞍马号的舰长,不过他自己实际上并不指挥该舰,海军高层也知道这位海军中的后起之秀压根没怎么在船上实习过,鞍马号好歹也是海军的重要资产,不能给林信义拿来补充实习经验,因此该舰的指挥另外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海军军官,林信义只是挂了舰长的名义,大部分时候都在同舰队军官们交际而已。

    虽然航行很无趣,但是沿途的风光确实不错,而且乘坐商船和领导军舰航行,确实是大不相同的。林信义这才理解,大航海时期为啥有那么多欧洲海盗船长的传说了,因为在船上,舰长就相当于是船上的国王,这种领导团体的滋味,确实极大的弥补了海上枯燥而充满风险的生活。

    六月,舰队抵达朴茨茅斯军港,在日本军舰抵达之前,欧洲各国已经有不少军舰抵达了,在朴茨茅斯的海面上,军舰数量之多,甚至已经超过了东京湾上的渔船规模。而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深厚历史底蕴,也在这一刻显露无疑,每一艘外国军舰都会有一艘英国军舰陪伴入港。

    日本军舰抵达时,已经抵达的各国军舰已经超过40艘,而英国皇家海军也只是派出了一小部分军舰而已。岛村速雄看着海面上军舰如云的壮丽场面,不由感叹的对站在身边的林信义说道:“看到这一幕,你还觉得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