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辞职,陆军也不可能出面组阁,因为之前的朝鲜问题上,陆军已经丢了脸,海军都因为巴厘岛事件失去了内阁,这个时候怎么可能让陆军上台组阁,所以西园寺公望代表政党组阁,是一个能够获得各方接受的现实。
同时,原敬也和山本权兵卫进行了私下交易,表示西园寺公望内阁一旦维持不下去,那么政友会会支持山本权兵卫卷土重来,海军的亚洲联盟及在千叶县的利益,政友会不会去触动。在这样的政治交换下,山本权兵卫终于在1911年一月宣布辞职,西园寺公望于一月底宣布组阁。
本章完
第772章
1910年12月中,东条英教返回国内时已经声名赫赫,其在对俄战争中的不名誉传闻已经完全被洗刷,国民普遍认为其在巴厘岛上的勇气代表了日本人的道德观。
而在东条于横滨港上岸时,陆军大臣田村先拦住了他,在港口的马车上和其进行了一场单独的谈话。田村大臣给东条的建议就是,回到东京后面对记者的采访不要讲陆军的坏话,而陆军将会提名东条晋升大将。
这显然是一场交易,但东条最后还是接受了,因为他明白自己虽然借助巴厘岛事件获得了一些名声,但想要撼动陆军显然还是不够的,此时的东条已经放弃了从内部改革陆军的念头,所以他接受了和田村大臣达成的交易。
返回东京后的东条英教还是先去拜访了林信义,和其他人相比,此时他更信任林信义,毕竟巴厘岛事件的策划者是林信义而不是其他人,如果没有林信义的谋划,那么即便他进入了新成立的军人道德委员会,想要对军部事务进行干涉,也不会有多少影响力,但是现在他作为日本军人的道德典范,再对军部事务发言,就能引起国民的广泛关注了。
现在东条英教已经和林信义捆绑在了一起,失去了林信义的支持,东条知道自己必然会被军部所敌视,只有在林信义的支持下,他才能真正的领导军人道德委员会,并对军部形成牵制的权力。因此他自然需要知道林信义的想法,才会决定对记者的采访做出什么样的回应。
林信义休假后就住在麻布区永坂町的住宅内,此地的旧地名称之为麻布霞町,听这名字就知道和东京的政治中心霞町相当近了,不过虽然叫麻布霞町,其实是一片农地、杂木林、町屋和下屋敷交错的郊区乡村,明治时代才逐渐变成住宅区。
也正因为如此,林信义购买这里的时候地价并不贵,所以也就买的大了些,将近有1300多坪,不过真正使用起来的建筑面积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剩下的地方也只是稍稍清理保持了果林和鱼塘的面貌,并没有做什么园林设计,这使得林信义的住宅更像是农庄,除了主楼采用了西式小楼的设计,和周边的环境有些不协调。
对于文化素养较高的东条英教来说,林信义的品味显然是有些差了,不过在进入了室内后,他倒是认可了林信义在享受上的水准,这间住宅确实极大的照顾了人的生活便利,而不是空有建筑美感,水电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虽然不符合日本传统,但是把仆人的作用削弱到了最低。
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贵族生活,想要舒适就需要大量的仆役来维护自己的需要,而从欧洲传入的贵族生活,其实和江户的传统也没啥区别,大部分家庭事务都是需要专业的仆役而不是家中的主人去完成的,只有美国人才会尽量使用科技产品取代人手,让家庭主妇不依赖仆人的帮助也能完成大部分家务。
当然,在欧洲的贵族眼中,美国人和野蛮人也没啥区别,虽然英国贵族时下流行娶美国百万富翁的继承人,但英国人也毫不掩饰对于美国百万富翁的鄙视,认为这些人就是粗鄙的野蛮人,也就比有色人种强一些。
比如欧洲贵族家庭也用上了唱片机器和电话,但是这种为了提升个人方便的科技,在欧洲贵族家庭中却专门分出了播放唱片和接电话的仆人,科技在贵族家庭中没有表现出节约人力的效果,反而添置了多余的仆人设置。
不过日本人倒是很喜欢这种贵族风范,因此把专职仆人视为了一种进步,家里要是没什么钱,自然是不能弄出许多仆人负责专项事务的,只能一仆多能,于是仆人的多寡也就代表着一个家庭的门第高低了,这种风气极大的带动了明治上层的奢华风。
所以从政界大佬到财阀家族,无不以建设大庭院和雇佣大量仆役来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这种奢华的上流风气,自然更加引发了底层国民的不满,要知道此时即便是大学毕业生,要是没能考上公务员,也没能进入大企业,就算是地位最高的法律毕业生,在担任律师实习生的期间,也是没法维持自己生活的。
自由民权运动之所以能够引发大量国民的参与,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失业者实际上发挥了运动的骨干作用,这也是林信义在推动社会经济变革过程中能够获得社会舆论支持的现实基础。
对外战争带来的荣誉并不能当饭吃,那些国内的知识分子支持战争是因为马关条约带来的巨大收益,但是日俄战争显然打破了他们的幻梦,所以国民对于战争的渴望大大的下降了,对于国内政治经济的变革要求却在不断上升,主要目的就是让藩阀和财阀让出利益,不能只顾自己享受。
林信义虽然只是长野县破落士族出身,但是东条英教却清楚,即便不讲市来木子身后西乡家族的支持,光是东京财阀对于林信义的支持,也可以让林信义将这片地方建设成不错的园林了。林信义的家居生活,显然和其政治上的主张是一致的,就是平民化。
在东条英教观察着林信义的生活时,林信义也了解了东条的来意,他也就坦率的说道:“我主张设立军人道德委员会的目的,就是让内阁稍稍加强一些对于陆海军的管束,否则内阁对于陆海军事务只有协商权而无约束能力。
虽然现在有元老们可以帮助内阁压制陆海军,但是元老们毕竟都老了,元老这个职位今后是否能够保存,新的元老是否有能力压制陆海军,我看都是问题。所以,假如元老故去,或元老无法压制陆海军的局面出现,至少内阁可以通过军人道德委员会和军部进行沟通,迫使军部不至于撇开政府自行其是。
因此,我对于军人道德委员会的看法是,独立于军部和内阁的军队纪律维持机构,但需要和内阁合作才能存在下去。日后或者会取代元老,成为政府和军队的协调机构。
但现在么,军人道德委员会能够生存下来就很不错了。毕竟,军部和元老应该不会想要这样一个分权的机构,而内阁则会想要把军人道德委员会彻底纳入控制,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林信义暗示东条应该尽量让军队道德委员会保持超然地位,而不具备倾向性,这倒是获得了东条的认同,虽然他是做好了准备,接受海军对于军人道德委员会的控制力,但他也很清楚这种行为将会使陆军对军人道德委员会产生对抗情绪,到时这个机构能否存在下去还在未知数。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