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口号,真要让举国投入下注,都会遭到许多反对意见。日清、日俄两次战争,日本内部的反战声音并不小,只不过因为战争最后都打赢了,所以反战的声音才被平息了下去。
但是相比起大陆政策的最终目标,山县有朋认为的大陆政策的终点是占据满洲地区;军中的激进派将校认为应当占据中国关外的所有地区,即满蒙地区;至于浪人们则臆想着要占据整个东亚大陆,和满人一样入主中国,成为新的东亚宗主国。
可日本连朝鲜半岛都控制的有些吃力,甚至不得不观望欧洲各国的脸色,生怕再遇到一次三国干涉事件。日本弱小的国力,让日本压根就不敢把自己对于满蒙地区的野心表现出来,这就意味着陆军的大陆政策实际上能够公布的部分就是占据朝鲜半岛以保障日本列岛的安全,后面就没有了。
而海军的南进战略在修正之后,已经公然对外表示,要关注亚洲各民族的自由和民主需求,并和中国、印度民族密切联系,维护亚洲人民的基本人权。虽然海军的主张引起了列强的关注,可是列强内部的报纸并非全然是一边倒的批评,一些欧美报纸认为日本海军或者对海外殖民地有着野心,但至少日本海军的主张并无不妥,难道亚洲人的基本人权就不能得到保障了吗?比利时人在刚果制造的恐怖罪行,就是刚果人民基本人权得不到保障的后果,日本人提出这样的主张,自然是有其合理性的。
所以,海军公开宣言的新路线和陆军不能宣传的大陆殖民路线,一旦发生碰撞,陆军在御前丢脸也就是理所当然的。山口意识到,自己不是田村,所以没法感受到海军带给陆军在政治上的压力。
第719章
作者:富春山居 数字:5084 吐槽:0 更新日期:2023-08-28 14:12:22
其实明治新年的习俗和中国相差不大,应该说儒家文化圈子里过年的方式大同小异,核心就是一个辞旧迎新,家人团聚休息的假日。当然明治维新带来的西洋气息,对于日本的新年习俗有了很大的冲击,比如以公历取代了农历,用明信片问候取代了亲自上门拜访。
维新政府这些对于新年习俗的改变,本质上就是为了表达日本接受开化的一种象征性行动,但和日本人的性格差不多,虽然变化不小,可本质却没怎么触动,无非是更换了时间和利用了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没有去改变新年文化的内核。
林信义其实也是第一次这么正式的享受新年的乐趣,过去他没这个条件,不过1909年的新年来临时,他倒是可以享受一下一个正常人在这个时代的家庭生活了。虽然他对于日本的新年习俗不是很了解,不过木子在这方面倒是相当的熟悉,即便是从小作为艺妓培养,木子也还是接受完整的日本式的贤妻良母的教育。
所以他只要照着木子的吩咐去做就好,木子对此也是兴趣盎然,过去她可没有机会主持一个家庭的生活,虽然她接受了贤妻良母的教育,但只有在这个家里才能行使女主人的权力,木子对林信义说过,“…成为一个家庭的女主人,这是她小时候最大的理想了。”
林信义倒是能够理解木子为啥会有这样的理想,因为大部分艺妓都不太可能从良,即便从良也只是当一名外室,甚至连妾的身份都未必能有,像伊藤博文和桂小五郎等维新豪杰的艺妓夫人,只是凤毛麟角的传说,如果不是那个大时代,就很难出现这样的故事。
所以对大多数艺妓来说,她们的理想不是成名,而是做一个普通人家的家庭主妇,从而脱离这个圈子。面对沉浸于家庭生活中的木子,林信义自然不会去对她的安排指手画脚,除了新年参拜一事,其他都遂了她的意。
新年参拜,木子其实也是考虑他作为军人的身份,所以才会提出要参拜靖国神社,不过林信义显然对这个地方敬谢不敏,转而提出了东京人最喜欢的
浅草观音寺。木子其实也更喜欢浅草观音寺,虽然著名的雷门在庆应元年就被烧毁了,可本堂和五重塔依然是东京最为古老的建筑,所以东京人觉得参拜浅草观音寺才是老江户人的传统。
而令木子感到惊奇的是,这一天参拜他们没有乘坐马车之类的交通工具,而是由堂本敬一开着一辆封闭的大型自动车接送的两人,如果不是车上还有堂本的家人,木子都忍不住要研究一下这辆车子是怎么自动的了。
当然堂本的家人也很兴奋,因为他们也是第一次坐自动车,一个劲的称赞这自动车开的好快。只有林信义显得比较安静,因为这辆由卡车改装而来的中型客车,大概也就能坐13人,连司机包括在内,内部其实相当的简陋,车的上半部其实是帆布加上钢柱封闭起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不好。
而让堂本家人感到惊人的高速,实际上时速不过15到20公里,连火车都比不上,这辆汽车在路况良好的硬质路面上最高能开到35公里的时速,不过东京的道路虽然整修过,但依然不适合开这么高的速度,因为路面太过狭窄。
但是对于普通日本人来说,自动车和火车一样,简直是穿越时代而来的神器,他们完全搞不懂自动车的运行原理,只能对其顶礼膜拜,就和他们膜拜各种稀奇古怪的神灵一样,日本神道教号称八百万神灵,大部分就是因为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而被称之为神明降下的奇迹,最后被日本人供奉了起来。
如果火车当初不能普及的话,那么搞不好日本人也会弄出一个火车神来。所以火车司机对于日本人来说,一直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地位和神官差不多。自动车进入日本实在是比较晚,所以木子和堂本的家人才会对它充满了好奇。
不过林信义在乘坐时,思考的却是日本东京圈的公路体系是时候提上建设日程了,没有一个完善的公路系统,想要发展汽车事业显然是不可能的。在他看来,日本把大量的金钱花在铁路上其实是一种投资惯性,而不是日本的企业家真的把铁路当成了日本工业发展的引擎。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原本应当把造船业树立为日本工业的龙头,和英国一样,由造船业带动整个重工业的发展,但是因为日本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国际贸易和世界工业产能中都是无足轻重的部分,所以日本的航运业既不能和欧洲工业国展开竞争,国内也没有那么多的工业品用于出口。
日本航运业花费了巨大代价也就保住了日本和中国之间的航线,迫使美国退出了太平洋航线,在美国西海岸没有开发出来之前,太平洋航线最为重要的路线其实就是美日中三国的三角贸易,其中又以日中贸易航线为重中之重,由于美国航运业没法在日中航线上和日本航运公司展开竞争,也就不得不放弃了三角贸易中的美日和美中航线。
但是,日本航运业也就能够压制一下经济重心在美国东海岸的美国航运公司,面对英国和德国这种全球贸易基础上的航运公司,日本人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此前日本航运业还能通过靠近中国的地理优势,和德国争夺中国近海及长江航运业务,但是随着德国和武汉的合作,日本航运业已经失去了长江上的大量业务,等于说日本航运业的未来市场也被锁死了。
而相比起竞争激烈的航运事业,铁路事业上日本反而有着更大的余地,一方面是东亚大陆上铁路建设才刚刚起步,各国虽然都在加大对于东亚铁路的投资,但是远离欧洲的地理,使得东亚的铁路事业一直发展缓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