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19节(第2页/共5页)

海军不管是在战前和战后,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都是见好就收,能够把俄国海上势力驱逐出东亚,就是海军所追求的最大战果,这可比陆军的夸口要实际的多了。但是民众显然更喜欢陆军的大话,所以对于海军的立场向来是不怎么支持的,只是他们对于陆军所抱有的巨大期待感,最终还是被陆军的行动给砸碎了。

    因此日本国民在日比谷烧打事件之后,对于战争的厌恶感就开始快速上升了,因为一部分国民认为军队都是只会说大话的骗子,他们把普通人家的儿子送上了战场,说是要给大家以丰厚的回报,可实际上陆军只是为了自己的荣誉,为了确保胜利不至于被俄国人重新夺走,军队选择了结束战争以保住自己的荣誉,而给国民留下的只有一封抚恤信件和长期化的临时税收。

    因此当日比谷烧打事件的风波过去之后,国民对于国内事务的关心开始超过了对于日本在国际上地位的关心。也就是说,国民开始从国家荣誉的关注转向了自身生活能否改善的问题。西园寺内阁垮台,更是进一步刺激了国民对于陆军的不满,这让陆军在民间的声誉呈现了不断下滑的趋势。

    田村怡与造接任陆军大臣的时候,除了陆军中和外界没什么联系的中下级军官外,陆军高层其实已经感受到了国民对于军部,特别是对陆军的不满正不断上升,这也是山县等人认为军缩案没法继续反对下去的主要理由,因为陆军不可能在失去了国民的支持下和政府对抗的。

    当然,为了安抚那些被裁撤官兵的不满,这个接受了军缩方案的人自然也要背上出卖了陆军的黑锅。田村作为陆军中非长州出身的首任参谋总长,他来背这个黑锅其实确实比较合适。

    一方面田村过去的名望足以压制住中下级军官的不满,不至于弄出群体性事件来;另一方面长州派也可以借机清理掉一部分非长州出身的中高层将领,从而为长州派出身的将领保住位置。

    当然,山县有朋和桂太郎都做好了准备,他们觉得田村未必会甘心落得这样一个结果,因此或者会试图抵抗一二,比如把军缩案拖延下去或是擅自发表辞职之类的动作。只是就在他们盘算着如何让田村接受长州派的意志帮助陆军渡过这一次的难关时,田村的反应却出乎意料了。

    田村并没有试图拖延政府提出的军缩案,也没有试图用逃避的方式背上这口黑锅,他反而对于军缩案抱着一种过于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了。所谓的积极心态,就是田村试图说服陆军上下接受政府的要求,并抬出了高杉、大村这两位对于陆军有着深厚影响力的前辈,试图正面说服陆军官兵以接受国家的需要去面对军缩案。

    至于说效果么,其实要比大家设想的要好的多,山县和桂太郎所设想的群情激愤的景象并没有爆发出来,虽然田村劝说陆军上下接受军缩案的举动并不得人心,陆军军官在私下里对田村的举动多有不满,但是在公开的场合上,军官们并没有抱团闹事的迹象,虽然有个别人站出来质疑了军缩案,但始终没有形成一种军中抱团的对抗氛围。

    这样的迹象确实挺让人意外,如果军中上下对于军缩案的反对只是这种程度,那么寺内压根就不必做出那种激烈的姿态,和政府妥协然后安抚军中上下,显然更有利于维护长州派在政治上的形象。

    但是山县和桂太郎等人都忘记了,由他们来主导军缩案,首先遭到质疑的不是军缩问题,而是长州派的私心。如果军缩是公平的裁撤编制,那么其实官兵们并不是不能理解,只是难以接受现实而已,但假如长州派主导裁军,却又只裁撤非长州系的编制,那么自然会激发双重不满,也就更加容易引发被裁撤官兵的抱团对抗。

    田村虽然是泛长州派的一员,但是他和山县在甲午战争中的公开冲突,这是陆军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因此当田村接任陆军大臣来劝说大家接受军缩案时,他代表的不是长州派的意志,而是替政府说话的军人,从这一点来说,针对田村本人的抗议其实没啥作用,因为改变不了政府的决定,换了其他人上来依然要执行军缩案,且未必还会如田村这样立场正确。

    之后就是,田村是唯一一个愿意正面谈论军缩案的陆军高层,之前寺内正毅虽然以辞职向政府抗议军缩案,但寺内压根就没有再陆军会议上对军缩案表明自己的立场,他的辞职是个人决定,而不是经过陆军上下讨论后做出的集体判断。

    从寺内的行动来看,寺内的辞职行动其实就是害怕承担责任,从而采取的一种逃避做出决定的行为。而田村虽然做出的决定不符合大家的意愿,但他至少没有逃避自己的大臣责任,他表现出的就是对陆军的负责态度,这就使得中下级军官很难以此来攻击田村个人,因为田村是在履行大臣的职责,他们对抗这种行为可以看成是以下犯上。

    虽然陆军中对于以下犯上这种事其实也没看的多重,但是在形式上陆军是相当重视下克上事件的,至少主谋者是要承担起一切责任的。这是竹桥兵变以来,山县为了严肃军纪重点查办的军中纪律,士兵对于军官命令的无视,下级军官对于上级军官的不尊重,都会被施以严厉的处罚。

    于是反对者同样面对着寺内正毅的难题,就是是否愿意为了大家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结论是还真没有这样的人,即便是愿意为了大家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人,在田村为了国家做出必要的牺牲的说辞下,也认同了田村的这一说法。

    所以,越是看重个人利益的人,越是难以出头公开挑战田村大臣的立场,而那些认同国家利益至上的军人,则又被田村以国家利益的说辞给打动了。当然,谈论接受军缩和真正实施军缩案,带给军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谈论时至少还有个侥幸心理,认为未必会裁撤到自己,而当方案落实时,被裁撤的官兵的怨气就会迅速的上升。

    所以山县和桂太郎虽然对于当前军中的气氛有所诧异,但也还是觉得这是大家还在观望阶段,只有当军缩案具体条款落实,被确定裁撤的官兵才会展现出自己的不满。

    只是在田村劝说了陆军一圈后,并没有立刻开始推动军缩案,而是先提出了对于陆军退役人士及伤残军人退伍后待遇的问题,并向政府提出了要求解决,田村的上书得到了海军的支持,从而引起了一部分濒临退役的陆军官兵的期待。

    应该来说,海军主导的政府在这件事上的反馈还是及时的,很快山本内阁就提出了建立电网公司以安置部分官兵,并决定对本次被裁撤的官兵给与了两项选择:一种是提供工作岗位;一种是提供教育资金或技能培训补贴,自行就业。

    士兵们对于政府提供工作岗位一事普遍生起了兴趣,海军方面的士兵及一些基层军官倒是更看重后者,中高级军官则从田村那里拿到了电网公司的设立说明书,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