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16节(第2页/共5页)

残局,将天皇变成了政治上的稳定器。  

    山县有朋提出的天皇制军队的理念,其实就是自知自己没法拥有和高杉、西乡等人的威望,让陆军上下完全的信服自己,所以才抬出了天皇作为军队在精神上的信仰。

    但正如田村在演讲中说的陆军历史,现在的陆军起源于草莽崛起论,是一支不同以往武士军队的平民军队,忘记了这一点,陆军就会失去自己的根本。

    对于反长州派的军人来说,田村的上任演讲其实就是阐述了一个主张,是陆军开创了现在这个维新时代,而不是长州派按照天皇的命令建立了现在这支陆军。

    山县有朋之所以被长州派视为陆军之父,就是长州派认为现在这支陆军和倒幕联军的关系不大,倒幕联军随着西乡隆盛的叛乱已经变成了历史,现在的陆军是山县元老为了捍卫国家而在天皇的命令下重新组建起来的。

    也就是说,长州派所主张的天皇制军队,实质上就是为了和最终反叛朝廷的倒幕联军的领袖进行切割,试图以此来证明新建陆军对于天皇是完全忠诚的,因为他和前倒幕联军没啥思想上的继承。

    不过长州派的这种主张在西南战争结束后的短时间内有稳定时局的作用,过了那个时间段之后,长州派的天皇制新军的说法就变成了长州派控制军队的政治理由,从而引发了非长州派军人的不满。

    现在田村上任大臣的第一次演讲,就公然宣言现在的陆军和倒幕联军,特别是倒幕联军中的长州奇兵队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这就等于是否定了山县元老按照天皇命令重组军队的说法。

    山县元老不过是在高杉和大村两人的基础上,完善了陆军的制度,而非这支陆军在思想上的创立者。

    这自然就赢得了这些反长州派军人的共鸣,一直以来他们对于长州派动辄拿着不服从天皇的旗帜打压自己充满了怨恨,但是因为长州派把天皇和自己捆绑在了一起,以至于反对长州派就是反对山县元老,反对山县元老就是反对天皇,这就令大家投鼠忌器,难以和长州派正面对抗。

    现在田村跳出来拿着吉田松阴的草莽崛起论来否定天皇制军队的理论,自然就赢得了这些反长州派人士的支持。至于长州派的非山县系,为了长州派的历史源流,也不会去反对田村的说法,毕竟伊藤和山县只是活的久,他们确实不是长州派的奠基者。

    真正对田村的上任演讲感到不满的,只有桂太郎、寺内正毅这些长州派主流,他们虽然认为山县已经老迈而无力带领长州派继续前进,但他们的权威来自于山县所建立的天皇制军队思想,一旦这一思想被否定了,他们自然也就没法作为山县的继承人,继续代表天皇来统治陆军和军部了。

    在天皇制军队的思想下,领导陆军不是靠着个人能力而是来自天皇的信任,那么谁能获得天皇的信任?

    能够见到天皇的军人,并得到天皇亲近的军人,长州派通过控制天皇的侍从武官系统,从而建立起了和天皇密切关系的形象,非长州派的军人压根就接近不了天皇,谈什么天皇的信任。

    所以桂太郎、寺内正毅靠着天皇制军队的理念就能确保自己在陆军中的地位,自然不会反对山县提出的天皇制军队的理念。

    所以田村的上任演讲,对于桂太郎和寺内正毅来说,就和鱼刺卡在了喉咙里差不多。寺内对桂太郎就这么抱怨道:“田村是不是觉得自己背黑锅没出路了,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了,上任发表这样的演讲,到底是想做什么?”

    桂太郎虽然同样对田村抱有不满,但是却也知道让田村来背军缩的锅,对其确实不怎么公平,田村心里要是一点怨气都没有,才真是奇怪了。

    但此时他也只能强做镇静的安抚寺内等人道:“不管他想要做什么,只要他接受了军缩,陆军上下就没法再接受他坐在大臣的位置上,他就干不成什么事。我们且等着吧,结果很快就会出来的。”

    不管陆军内部如何暗流涌动,随着田村这位新陆相的任命,山本内阁在政治上总算是没有垮台。

    11月15日,山本首相接见了中国驻东京公使,发表了东亚和平论的观点,表示日本和中国都应当为东亚和平做出共同的努力。

    山本权兵卫的东亚和平论很快就得到了北京政府的积极回应。

    11月18日,国务会议主席袁世凯在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极力称赞了山本首相对于东亚和平的观点,表示中国将会和日本积极的协商关于两国之间的和平发展问题,以减少双方在各自国防主张上的错误理解。

    日中两国的政府领导人对东亚和平问题的发言,在外界看来就是日中两国正在迅速靠拢的形象,这迅速的引起了英美等国外交官的注意。对于英美的在华外交官来说,随着俄国在远东扩张的失败,东亚秩序正处于恢复平衡中。

    但是英美外交官眼中的东亚局势平衡和日中两国的精英所主张的东亚和平并不是一回事,对于英美外交官来说,东亚局势的平衡精髓在于俄国退出该地区之后形成日中对抗的格局,英美将会在日中对抗中站在大而弱小的中国这边,以对抗日本对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压力,从而以极小的代价获得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

    为什么只有英美外交官想要东亚的再平衡,因为德国和法国并不认同这种东亚秩序,对于德国来说,打破东亚平衡,使中国和欧洲敌对才是分担德国在欧洲压力的出路,而法国则处于一种精神分裂状态,在亚洲的法国外交官追随英美的平衡外交,以防止东亚和平后大国势力南下,而巴黎则希望东亚保持和平,以防止东亚失控吸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