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下来之后就向林信义反问道:“如果不谈生命线和利益线,那么海军认为东亚和平就能保证日本的国防吗?这难道不是站在海军立场上的预设吗?中国人也好,俄国人也好,这两个大陆强国一旦恢复过来,必定是要把日本从大陆上挤压出去的,失去了朝鲜之后,日本列岛还有什么安全可言?更何况我们从中国人手中夺取了台湾和高额的赔款,中国人难道会不记得这一点吗?”
田村的质疑,就连东乡正路也大觉有道理,作为一名日本军人,不管在日清战争上如何炫耀自己的功绩,都没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日本和中国之间确实结下了仇恨,如果不能进一步削弱中国,难保中国恢复过来之后,不会对日本加以报复。
对于日本人来说,特别是那些从小学习汉文化的日本人,都是不大相信中国会就此沉沦下去的,在蒙古人灭了汉人政权后,不到百年汉人就重新把蒙古人赶回到了草原,恢复了中国。这一次的满清入关是中国沦为胡地最久的一次,但是当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汉人的中华意识又一次觉醒了,几乎在极短的时间内满人的统治就被摧毁了。
或者中国人自己觉得蒙古人和女真人入主中国是一种耻辱历史,但是在外人眼中,中华意识能够不断的恢复才是令人诧异的,因为从目前的世界历史来看,被消亡的民族国家并没有这种不断复苏的记录。即便是波兰富国主义者,他们也大多接受了德国或俄国的文化,他们所想要恢复的波兰,很难说是历史上的波兰民族国家。
而这种担忧随着武汉这一地区政权的崛起和中国军队在这一场战争中的表现,已经逐渐变成了现实。至少田村是这样认为的,武汉所属的军队和满清军队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和北洋军也不是一回事,武汉军队不仅仅在制度上效仿了欧洲军制,就连军事思想上也进行了革新,这是和北洋军最为殊异的地方。
对武汉军队和北洋军队的评价可不是田村的个人看法,而是陆军参谋本部经过仔细的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比如和北洋军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陆军军官认为,北洋军虽然训练有素,但内里还是淮军的用人制度,文人高于武人,私人关系高于上下级关系,所以北洋可以和淮军一样,视之为袁氏一人之军,离开了袁氏,谁也指挥不了这支军队。
而对于武汉军队,调查者认为这支军队和日军几乎没什么差异性,其下级服从性良好,军中很难看到私人关系比正常命令优先的现象,而将领对于武汉的指示即便不认同也不会有将在外而不受命的举动,这在清军和北洋军中是极为正常的现象。
所以武汉军队和日军一样,在讨论完作战目标之后不会去考虑执行的问题,而清军和北洋军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确认友军到底有没有按照计划行事,以避免自己成为孤军。
日军的调查人员还特别指出了一点,武汉军中的官兵关系远比日军融洽,日军的官兵之间几乎没什么交流,日军军官对于士兵一向只有粗暴的惩罚而无温和的抚慰,因此日军官兵之间的矛盾也相当糟糕,只不过日本人经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所以能够忍受军官的虐待,这是日军比清军和北洋军强的地方。但是一旦遇到了僵持不下的局面时,日军的士气衰退的相当快,远不及武汉军队更耐久战。
日军调查人员并不是信口开河的臆断,而是从武汉军队在辽西走廊的拉锯战的表现和日军在辽沈地区的作战行动作为比对,得出的一个结论。在辽西走廊的拉锯战中,武汉军队几乎都处于劣势,完全是靠着堑壕战拖垮了俄军的士气,然后通过反击取胜。
但是在堑壕战中守军的士气同样也是被削弱的,因为忍受俄军的炮击同样不是简单的事,北洋军采用同样的战术,就从来没能抵挡住俄军的炮击加冲锋战术,北洋军在经过几轮炮击后就失去了前线阵地的组织能力了,看到俄军冲锋就立刻调头跑路让出了壕沟。而武汉军队即便在炮击中损失了一部分人员,也依然能够在俄军冲锋时组织反击战术,挫败俄军的冲锋。
同样的情况在辽南和辽西战场上,日俄双方的军队都没有表现出武汉军队那种顽强的作风,一旦组织的进攻战术失利或防守上出现漏洞,日俄军队都会出现溃败现象。事实上陆军在战争中还出现了更加恶劣的情况,有军官在阻止士兵逃亡时被溃败下来的士兵给捅死了,这种事因为极大的损害了皇军的形象,因此都被隐瞒了下来。
田中义一就针对军中的这种情况写过报告,认为官兵之间缺乏交流使得战事陷入不利时,士兵就很难继续服从军官的命令去战斗,为了活命,这些士兵会把平日里的怨恨发泄出来,对军官采取暴力行动。过去日军对付的朝鲜和满清,由于都处于优势,因此这种官兵矛盾在胜利下被掩盖了。
但是和俄军的作战是势均力敌,事实上日军在精神上还处于下风,因为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战争没有胜利的先例,陆军当然不会在军中宣传中国军队在西藏战胜了英军的故事来激发士气,所以对俄开战之处,日军上下都是抱着战死的信念上战场的。
于是在战事陷入僵局后,日军官兵之间的矛盾就被放大了,即便是那些日军取得胜利的战役,因为俄军所拥有的良好军事技能,日军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伤亡的,这和对朝鲜人和中国人的作战完全不是一回事,俄军在火炮的使用上,让日军感受不到自己作为胜利者的自信,而朝鲜人和中国人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火炮的。
田中义一因此主张,应该调整训练大纲,改善官兵之间的对立关系,军官除了在军事训练上保持严格外,在生活上要成为士兵的父亲和兄长,让士兵成为军官的家人,建立起儿子或弟弟对家长式服从的习惯,这样才能避免当前战争中爆发的官兵冲突。
田中义一的主张得到了参谋本部的重视,比较了来自武汉军队的调查报告,只能说田中能够被山县看好,也并不仅仅是其出身好,田中在军队建设上还是有着不错的想法的。
所以,虽然一些中下级官兵还对中国人保持着日清战争带来的优越感,但是如田村这样的陆军高层,已经开始正式武汉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认为中国的军事已经先于政治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中国军队必然会成为日本在大陆上的强大对手。
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国势开始恢复之后,会不会找日本算马关条约的旧账?由于没法确认这一点,因此陆军高层都把遏制中国的复兴当成了第一选项,而合作则属于靠后的选择,只有在中国对日本造不成威胁的前提下,才有日中合作的可能性。
但是很显然,这些陆军将领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中国的实力不足以威胁到日本,那么日中还有必要合作吗?因此对于陆军来说,日中合作其实是日本吞并中国之前的一个暂时性政策,就好比日本人觉得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