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11节(第4页/共5页)

sp; 和伊藤博文见面之后,林信义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态反而放松了下来。这场战争的胜利正改变着日本上层精英的思考模式,如果说六七年前他第一次见伊藤博文、西乡从道的时候,这些日本精英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强大自身上,那么现在的伊藤博文就像是一只护着鸡仔的老母鸡,只关心海军的变革会不会引发对自己的利益侵犯了。

    如果西乡从道能够活到这场战争后,而他和西乡从道此时才认识,林信义估计西乡未必会在自己身上下这么大的重注了,毕竟在俄国被击败后,日本的国防安全就获得了基本的保障,再不是甲午战争后被三国干涉还辽时,那么的孤立无助了。

    当日的日本为了能够看到明天的太阳,因此并不在意改革是否会侵犯自己的利益,毕竟要是国家都不存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自然也就没法保全。在这种外部的压力下,日本的统治精英们为了变得强大敢于尝试新的制度和理论。

    但是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亡国的危机终于远离了日本,这个时候大家在精神上就开始松懈下来了。这一点倒是和满清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从鸦片片战争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事实上清政府一直都没有感觉到外部的威胁能够毁灭自己,他们担心的还是内部汉人的叛乱造成满清的统治灭亡,所以直到百日维新期间,满清大员依然反对变革,而试图维护自己手中的权力。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连最上层的八旗亲贵和大臣们都不能保护自己的家小了,直到这个时候不少人才真正意识到外敌有灭亡中国的可能性,也就是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开始,改革和革命的支持者数量开始快速增长,并开始在舆论上压制保守派。

    而现在的日本则开始步入了保守心态,没有了外部的压力,统治者们现在最为重视的就是保护自己手中的权力,而不再是变革自强了。伊藤博文在这一次的谈话中给林信义留下的印象就是,只要海军的变革不会破坏日本宪法所固定的权力架构,那么伊藤是愿意站在一旁观察的。

    简单的说,伊藤希望陆海军之间斗而不破,但是他又乐于见到陆海军形成对峙的局面,正如林信义在谈话中多次强调的,当前日本政治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文官政府,把军部的独立意识给压制下去,伊藤博文显然是认同这一点的。

    而也正是因为林信义在这一观点上坚定不移的立场,使得伊藤博文在谈话后期对他的态度就放松了不少,再无谈话之初对他表现出的那种警惕和不信任感。由伊藤博文在谈话中的情绪来看,林信义认为伊藤博文应当不会和山县完全的站在一起,因为这不符合伊藤博文想要建立文官政治的理念。

    伊藤对于海军所主导的改革,主要还是担心这是萨摩阀的卷土重来,试图以恢复萨摩阀的政治地位而发起的变革,如果他确定这场改革的目的就是这个,那么伊藤必然是要和山县站在一起加以压制的,因为萨摩政权不过是另一个长州政权,不会建立他想要的文官政府,同时还会对他们这些长州阀的人加以政治上的清算。

    因此林信义在谈话后对伊藤的立场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知道伊藤不会允许陆军完全被海军压制,这是出于长州阀的立场,哪怕伊藤博文不再支持藩阀政治,但他也洗刷不了自己身上长州阀的身份,为此伊藤博文自然是没法坐视长州阀的倒下的。

    这也是伊藤博文不愿意采纳他的建议,用舆论压力迫使陆军交出对朝鲜驻军控制权的原因,伊藤博文虽然知道这是眼下最行得通的建议,但他更清楚,一旦这一谋划成功,那么长州派对于陆军的控制将会大受打击,这也必定会造成长州阀内部军政力量的对立,一如西南战争前萨摩阀的分裂。

    有了对伊藤博文底线的认知,林信义对于海军主导的这场政治变革自然就更有把握了,只要不越过伊藤博文的底线,那么对于陆军的削弱目标都基本可以实现,毕竟现在陆军在政治上已经孤立无援了,扩军主义遭到了所有势力的反对,陆军放弃扩军主义越晚,他们在政治上受到的打压就越重。

    而陆军显然还没有完全死心,在林信义和伊藤博文的会面没有三日,陆军大臣木越宣布辞职,虽然政治界都知道这是陆军对于军缩计划的不满,但木越这一次的辞职要比上一任寺内辞职时委婉了许多。寺内正毅辞去陆军大臣一职时,公然批评了西园寺内阁对军队的压制政策,认为官僚们抛弃了为国牺牲的天皇将士。

    而此次陆军大臣木越辞职时,并没有对山本内阁进行批评,他只是推脱自己的身体有恙,难以承担起陆军裁军的大任,虽然言辞中有怨气,但却失去了寺内对抗政府时的底气。而舆论对于木越大臣的辞职也都不怎么关心,完全没有寺内辞职时站在军队一方指责西园寺内阁的汹涌之情,只是要求陆军应当尽快派出新大臣,好让国内经济建设的计划不被打乱。

    相比起林信义的胸有成竹,山本权兵卫显然并不是很清楚陆军的底线,原本并不想和林信义这么快接触的他,最终也不得不通过斋藤实要求和林信义见面了。山本权兵卫不想这么快接触林信义,指的是他以首相这个身份和林信义接触,因为此时代表海军政治主流的不再是伊东和河原或其他人,反而是联系海军内部各派系的革新势力,而这个势力的首脑就是林信义。

    山本权兵卫清楚,他和林信义见面的越早,就意味着他所组织的这个内阁约容易受到海军主流政治的影响,这将会使他极大的削弱对内阁的控制权,所以他一直试图以自己的力量维持本届内阁的存在,试图向外界表明自己还有能力控制海军。

    但是木越大臣的辞职,使得山本权兵卫进退两难,他很清楚想要让陆军做出让步必须让海军完全的站在自己这边,而不是只有一部分海军将领支持自己。要是海军不能全力以赴的向陆军施压,说不准陆军真的能够赶出拒绝派出陆军大臣候选,让本届内阁和西园寺内阁一样垮台。

    而想要海军团结一心的支持自己,要么就是他亲自出马去说服海军内部各派势力,要么就是找一个代理人去替自己说服各方,前者显然是一个相当耗费时间且需要大量许诺的过程,而后者就需要一个能够获得各派认同的说客,如此一来,选择和林信义见面反而是最佳的选择了。

    斋藤实虽然对林信义不感冒,林信义所在的河原-东乡派系正在夺取他在海军省建立起来的根基,而在军令部内,林信义联合了海军少壮派结成了革新同盟,把他这个总长的权力给架空了,军令部除了总务部之外的四部,就没有服从他的命令的。

    但是,他和林信义之间的这点矛盾终究是比不上山本权兵卫这届内阁的存续的,为了让山本权兵卫获得组阁的权力,他们这一派系付出了太过高昂的代价,虽然这个交易并不是他们自己想要的,可现在总不能连这唯一的好处也落空了吧。

    林信义是作为斋藤挑选的随员前往首相官邸去晋见山本首相的,山本权兵卫也没有和他怎么寒暄,当房间内剩下了他们两人和斋藤实后,山本权兵卫就不客气的向林信义问道:“对于陆军大臣就军缩案问题再度辞职一事,你是怎么看的?这和我们之前说好的似乎不一样吧?我可不是来这里住上一个月就离开的游客。”

    林信义略一沉吟就回答:“此前伊东和河原两位前辈只是承诺会支持您来组织内阁,至于陆军的问题,这显然不是两位前辈能够做出的承诺,如果两位前辈能够管住陆军的话,那么我们现在还追求什么海主陆从的方案?所以,支持您组阁是一件事,至于您的内阁是否能够维持下去,这是另一回事。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