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的质疑就是,衰落的满清当然不必顾及其感受,毕竟日本不进入满蒙地区,也要被其他列强进入该地区,但是对于新兴的武汉政权,日本不能不考虑其对满蒙地区的立场。满蒙地区是否能够被日本所掌握还在未知之数,海军认为机会相当渺茫,但因此激怒武汉倒向其他列强针对日本,就是得不偿失之举了。
海军担忧的其他列强就是德国、美国和俄国,德国就不用说了,自从武汉政权出现之后,武汉和德国资本之间的密切联系,连英国人都提出过几次严正的抗议了,英国人不仅仅对武汉提出了抗议,还对德国政府提出的警告,认为德国人违背英德扬子江协议,正试图把长江中上游地区变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德国政府对此做的应对是和武汉签署了一份协议,表示德国和满清所签署的特权不在武汉控制区内实行,从而反驳了英国人的指责,表明德国在长江流域只是正常的商业活动,并没有谋求任何势力范围的政治行动。
而英国人对于武汉政权毫无办法,因为武汉政权在西藏战争中直接引爆了英属印度的内部矛盾,英国人现在压根不敢和武汉政权打一场大规模的陆上战争,这只会使英属印度治下的各民族独立运动进一步高涨,因为现在印度各民族都把中国人当成了解放者,认为中国人是印度人的兄弟,支持中国的抗英行动就是支持印度的民族独立活动。
所以英国人对武汉政权转为怀柔手段,以避免武汉进一步和德国接近形成公开的结盟,那么英国就不得不考虑欧洲战争爆发时,印度地区的安全问题了。按照伦敦一些政治家的看法:德国和中国的结盟对英国来说就是一个灾难,哪怕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结盟,都不会比这更坏。
而在对华外交向来追随在英国之后的美国,在长江冲突之后,就转向和武汉交好了。因为美国人认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长江上和一个拥有工业能力的政权交战,特别是这个政权还有着世界第一的人口,一旦让这个政权统合了中国的人力和物力,那么各国不仅进入不了中国内地,甚至连沿海地区的控制区都要被迫吐出来了。
再加上武汉对于美国的工业资本并不拒绝,并期望在石油开采和加工上和美国进行合作,这就使得一部分美国资本家抛弃了追随英国对华外交的路线,不再试图维护门户开放政策,而选择和武汉进行工业和商业上的合作,以寻求另外的方式打开这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的市场。
而俄国虽然在本次战争中入侵中国失败,但是中俄之间漫长的陆上边境线就迫使俄国不得不接受中国是其最重要的邻国之一。特别是在中国维持了赤塔共和国,这个反沙皇的斯拉夫政权后,对于中国的痛恨已经让位给了如何消灭赤塔共和国这个反叛政权。
内务大臣斯托雷平在发动政变控制了俄国政治后,第一时间就对外交部下达命令,要求和中国缓和关系,在新疆和外蒙的边境问题上和中国展开协商,以处理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这实际上代表着俄国已经放弃了把中国视为征服目标。
俄国虽然在外交上和日本达成了秘密协议,表示愿意支持日本对于远东地区的控制,但是日本的上层统治者知道俄国人只是在玩弄手段,试图让日中对立,从而削弱两国的力量,好让俄国重新回到远东,毕竟一个日中保持合作的东亚,是不可能让俄国重新出现在远东的。
所以海军在日中对抗问题上明确指出了对于德国、美国、俄国等列强立场的担忧,认为日中爆发对抗,这三个列强很有可能站在中国身后,而英国皇家海军虽然天下无敌,但是英国陆军在南非、在西藏、在印度的表现,已经让人难以相信英国陆军能在大陆战场上发挥出什么作用了,而日中对抗压根就没有海军的事,因为中国就没有能够对抗日本海军的海上力量,所以这就是一场陆地战争。
海军反对陆军的大陆政策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和中国开战没海军什么事,但是战败的后果却同样要海军来承担,而为了向中国开战,必然会使得资源向陆军集中,这也是海军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海军的顾虑,陆军自然也看得到,只不过陆军试图造成即成事实,只要海军认同扩军主义,那么陆军就可以为大陆作战做好准备,一旦战争爆发,不管海军支持或不支持,资源都会向陆军集中了。陆军能打这样的算盘,自然是打着中国的复苏必然会对日本的国防安全造成威胁这一点来争论的。
即便不讲日清战争日本从中国身上索取的台湾和巨额赔偿,光是朝鲜半岛的问题,就不可能让中国人对日本抱有什么好感。朝鲜半岛掌握在日本手上就会对东亚大陆造成威胁,掌握在大陆强权手中又对日本列岛形成了威胁,所以这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矛盾。
所以和海军认为中日可以和平共处并加以合作的观点不同,陆军认为中国要么就一直衰落下去,只要中国有了复苏的迹象,那么就必然会谋求历史上的东亚霸主地位,自然就会同日本发生冲突。日中关系,其实就是放大版本的英法关系,只不过日本所面对的中国几乎囊括了整个东亚大陆,使得日本没法利用大陆上的其他势力来牵制中国而已。
因此,必须趁着中国虚弱的时期,把中国分割为数块,如同分散的欧洲各国,这样日本才能对东亚地区形成真正的控制权力。这原本只是陆海军之间的战略冲突,但是现在伊藤拿出了东亚新秩序论,这就使得山县感到了震怒和惶恐。
震怒在于军部的内部争论扩大到了政治层面,惶恐则是天皇的立场显然是倾向于海军的,山县其实心里也是明白的,就是陆军的大陆扩张主义显然是不能得到政界和财界认同的,政治家们一直都对军队主导的藩阀政治充满了不满,而财界虽然支持向大陆扩张,但并不支持不断增加军费的国防方针。
海军的东亚新秩序论,实际上是给了政治家一个限制军队扩张的借口,并迎合了财界扩大市场但不想增加军备的心理。山县很清楚,一旦把陆海军之间的战略转为政治上的交锋,那么陆军几乎就得不到任何支持。
而伊藤显然也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压根就不在国防问题上和山县纠缠,而是直截了当的抛出了宫中对于东亚新秩序方针的支持立场,并对山县说道:“陛下对于山本首相的内阁是抱有极大期望的,所以才希望陆军能够为了国家的前途放弃暂时的利益,陛下的心意希望你能够真切的感受到。”
山县沉吟了许久之后,才语气生硬的问道:“如果陆军难以接受海军提出的战略,那么陛下打算怎么对待陆军呢?”
伊藤沉默了数秒,然后一字一顿的回道:“陛下对于近期陆军内部的乱象也是颇为关注的,陆军在战争中立下了大功,但一些有功将士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对待,而这不是陛下的意思,只是有些人利用陛下的名义打压异己。陆军的统帅是陛下,不是某人,也不是某些团体,山县元老你对陛下的看法是否认同呢?”
山县这下彻底沉默了,他很清楚伊藤是在向他表示不满,长州派中亲近伊藤的将领,在儿玉暴毙后就遭到了他这一系不遗余力的打压,虽然这并不是出自他的授意,但他默认了这一切的发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