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34节(第1页/共5页)

    不过在镇子被中国人占领的第三天,一辆汽车抵达了镇子的西口,住在镇子西面的居民们依旧躲在家中关注着这一新玩意。假如不是战争期间,这些居民早就跑出去瞧这新鲜玩意了,毕竟远东虽然已经通了铁路,可是这里依旧是一个极度匮乏娱乐的地方。

    除了打猎和酗酒之外,远东的居民的生活几乎和中世纪的农民没什么区别,因此远东的居民对待来自远方的客人极为热情好客,就是想要从这些客人口中听一些来自外部的新鲜事。

    这一点就和蒙古人非常像了,生活在草原上进行游牧的蒙古人,一年几乎都见不到几次陌生人,因此对于新鲜事物就表现的非常具有好奇心。卡车出现在草原上时,蒙古人就觉得非常新鲜,有人甚至还骑马和卡车比拼了一下速度。

    在经过的蒙古牧民游牧区时,附近的蒙古人都会呼朋唤友的把周边的朋友都叫过来看会自动奔跑的铁马。远东的俄国人看到卡车时和蒙古人没啥区别,只不过出于对战争的恐惧,这些俄国人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而已。

    很快从卡车的尾部下来了七八人,不过让镇内观察的俄国居民感到意外的是,这几位居然都是俄国人,就在他们思考着这些人的来历时,突然有人冲出了家门向着卡车上下来的人高声叫喊道:“雅科夫,雅科夫,哥哥,你还活着啊…”

    正在和同伴说话的雅科夫转头看去,赶紧丢下了手上的背包,给了冲向自己的妹妹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带着她在原地转了一圈,这才放她下来,高兴的问道:“是的,我回来了。阿加妮娅,妈妈、祖母,还有其他人都好吗?”

    “她们都很好,就是父亲和叔叔在新色楞金斯克,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对了,米尔诺夫哥哥呢?你们不是一起离开的吗?他怎么没回来?”

    阿加妮娅扫了一眼哥哥身边的几人,不由便询问起了邻居大婶家的儿子,雅科夫楞了一下才说道:“我不知道,我和他没有分在同一个连队…”

    雅科夫正说着突然看到母亲带着充满惊喜的神情朝着自己快步小跑过来,他赶紧丢下妹妹上前去向母亲问候去了。很快,听到消息后镇内不少人家都跑了过来。这个镇一共被征调了47人,但是这次和雅科夫一起回来的不过六人,还有2人是附近村子里的。

    看着镇上邻居们找不到自己家人后一脸哀伤的哭泣了起来,雅科夫赶紧站出来劝说道:“我们不是所有活着的人,我们只是被先释放了回来。大家不要紧张,你们的家人未必就不能回来了…”

    雅科夫的话引起了家属们的注意,他们很快就紧张的围着他七嘴八舌的问道:“那么我家的…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雅科夫只能举起双手让大家安静,然后才诚恳的说道:“只要战争结束,他们就会安全回来的。中国人没有虐待我们,他们也并没有把我们当成敌人,他们知道这是沙皇发动的战争,和我们没有关系…”

    雅科夫安抚镇上邻居们的话,其实之前中国军队占领这里时也说过,只不过当时大家觉得中国人说这样的话是想要让他们背叛伟大的沙皇,他们决不能受骗上当。当他们真的抛弃了沙皇的时候,也许中国人就会露出真面目了。

    但是现在这些话从雅科夫嘴中说出来,大家却将信将疑了起来,一些人觉得只要让自己的丈夫或孩子活着回来,那么这场战争就让沙皇自己去和中国人打去吧,当然他们只是心里这么想,公开还是不敢说出来的。

    不过也有一些人则对先行释放的雅科夫等人产生了怀疑,有人这样向雅科夫质疑道:“既然战争结束才会释放俘虏,那么为什么你们现在就能回家了?难道你们没有被中国人俘虏吗?”

    这显然是明知故问,雅科夫等人正是从中国人的卡车上下来的,怎么可能没有被中国人俘虏呢?但他们几人也隐约听出了这个问题背后的用意,就是他们是否出卖了自己的兄弟和朋友才会被中国人提前释放,否则为何中国人单单释放了他们,而不是把那些被俘的人一并放回呢?

    到了这个时候,雅科夫也就下意识的说出了这几个月里中国人一直教给他们的东西,“不,我们并没有出卖任何人,我们只是向中国人保证,今后不再为沙皇而战,不再为了老爷们去侵略中国、朝鲜乃至其他国家和民族。”

    雅科夫的话让在场的人大吃一惊,虽然他们心里现在也是这么想的,这场该死的战争到底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让他们的家人去战场上冒着死亡的危险?且沙皇真的知道自己的家人在为他而战吗?假如他知道的话,为什么还要在这样的春耕时节继续抽调她们家中剩下的男子,要是家中的成年男子都不在了,依靠妇孺该如何耕作和收割?难道沙皇是想要她们全家大小都去死吗?

    不过,在军警的严密监视下,没有人会公开讨论这种话题,毕竟俄国有的是荒山野岭流放那些反沙皇分子。雅科夫说出口之后才猛地想起,自己现在已经回到了家乡,不是在中国的俘虏营中了,现在他说这些话可就不能再说自己是被中国人逼迫的了。

    就在雅科夫脸色有些苍白起来的时候,他身边一起回来的同伴中突然就有人出声支持道:“是的,我和雅科夫一样也向中国人发了誓…让沙皇和将军们见鬼去吧,他们只会让我们去送死。

    可伶的小鲍里斯,他不过是上战场的时候跟错了队伍,结果大尉就说他试图逃跑,在大伙面前枪毙了他。可我知道,小鲍里斯是自愿参军的,他是个勇敢的年轻人,该死的大尉…”

    突然一声女子长长的哀嚎打断了他的话,很快大家就看到是一名40出头的妇人晕了过去,一旁有人惊呼道:“她是小鲍里斯的母亲…”

    这一插曲打断了这场小小的相见会,雅科夫的母亲和妹妹趁机把他拉回家去了,在路上母亲还对雅科夫埋怨道:“你怎么可以在外面当众说沙皇的不是,幸亏现在这里被中国人占领了,否则很快就会有小人去向军警告密的…”

    雅科夫突然有些茫然了起来,他之前一直都认为自己回家之后就会获得自由和安全,但是给母亲这么一说,他又觉得自己之前似乎想的太美好了,在沙皇的统治下是没有自由和安全这种东西的,中国人在这点上倒是判断的很正确。

    雅科夫等人的回返打破了小镇的沉闷气氛,原本针对中国人的排外和不安情绪,随着雅科夫等人的回来立刻转为了被释放者家属的欣喜,未知家人消息家庭的希望,一些失去家人的家庭的痛苦和部分居民对雅科夫等人的不满。

    对雅科夫等人感到不满的居民,大多是镇上过去的中上阶层,他们通过贿赂官员或收买贫苦家庭,取消了或转嫁了自家的兵役。不过他们的地位又不足以高到,当中国军队进攻小镇时需要逃走的程度。不过他们虽然留了下来,却也在暗中煽动居民不去同中国人合作,等待着沙皇陛下的忠勇将士重新打回来。

    应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