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89节(第5页/共5页)

的目标了。

    因此,吴禄贞阻止了本地军官直接向乔雷唐格进攻的主张,他把目标放在了从大吉岭出击的英军或者是大吉岭身上。即以少量部队虚张声势的进攻乔雷唐格,以一部分军队在大吉岭通往河谷的山脊通道上设防拦截,以主力部队占据大吉岭北面和东面的高地。

    如果英军以大部队出动前往救援乔雷唐格,那么北面和东面的主力部队就全力进攻大吉岭,大路上的拦截部队就变成了牵制英军回援的力量。如果英军以不多的部队前往救援,那么东面的部队就佯攻大吉岭,牵制大吉岭的英军,然后北面的主力部队拦截并配合大路上的拦截部队消灭英军的援军,然后再决定是否进攻大吉岭。

    在吴禄贞眼中,乔雷唐格反而成为了调动英军的棋子,而其他游击队则开始负担警戒、骚扰和破坏英军后勤线等任务。通过电台、信鸽、水电报和人力传递,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吴禄贞的命令就传达到了各部队及主要的地方委员会及游击队手中,这个时候吴禄贞才真正感受到了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高执行力和高动员能力。

    在军队开始行动起来之后,他忍不住就对身边的参谋们说道:“假如这场战争我们真的取得了胜利,那么首功应当先颁发给各地区的委员会,他们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战前准备,这是我真的没有想到的。”

    吴禄贞的话是真心的,之前山南军队一直把目标放在防御上,主张牵制和消耗英军的机动能力,最终迫使英军撤退,还真的没有一个完整的进攻英军的计划,因此在物资和人员调配上,军队根本难以在这样复杂的地形中迅速的转变过来,但是在各地区委员会的支持下,他们组织起了配合军队行动的后勤大军,这就极大的提升了新作战计划的完成可能性。

    达厄尔上校在乔雷唐格待到了第三天,北面山脊上驻守的英军终于遭到了零星的攻击,他当时还不能确定这是否是中国军队的主力,但第四、第五天北面、东面的山脊防线都开始遭到了攻击,且攻击频率越来越高,这才算是真正确定了中国军队真的来报复自己了。

    一开始达厄尔上校还是很高兴的,他的计划终于成功了,且在经过了这几天的工事修建后,他不认为中国人可以突破自己的防线,直到中国人用上了大炮,而他的部下居然都没能找到中国人的大炮阵地,这实在是相当诡异的一件事。

    达厄尔上校自己亲自上了防线进行观察,但他也确实没能找到中国人的大炮,但是他感觉这是一种大口径的臼炮,而且还不止一门。这些大炮造成了英军的恐慌,哪怕是英国步兵也一样忍受不了,现在这些士兵们听到风吹草动的声音就会往丛林中开枪,这极大的浪费了他们携带的弹药,上校不得不在没有真正确定中国军队的主力数量之前发射了报警用的烟火,按照他和黑格上校的约定,这就是大吉岭军队出动的时候了。

    第315章 上校之死二

    10月3日,达厄尔上校出动后的第九天晚上,大吉岭的英军看到了达厄尔上校发出的行动烟花。黑格上校虽然觉得中国人行动的有些迅速,此前他和达厄尔上校计算过,中国人收到消息然后到派出军队抵达乔雷唐格,至少也要两周的时间,因为中国人还需要收拢自己的部队。

    但是达厄尔上校居然提前了近一周发出了信号,黑格上校只能推测,中国人早就在噶伦堡集结起了一支大军,这支军队原本是应当用于进攻大吉岭的,但是现在么刚好被达厄尔上校的行动给破坏了,他对部下们说:“运气看来还在我们这边,要是没有这次行动的话,我们还真不知道中国人下一步要干什么了,不过现在他们既然已经暴露了自己的行踪,那么我们只要抓住他们就好。”

    10月4日一早,查尔斯.马里奥特中校带着一营英国步兵和2营印度步兵还有两门六磅炮出发了,黑格上校送走了马里奥特中校之后,便对着自己的副官说道:“让阿姆斯特朗少校的营准备好,假如有必要的话,就让他做第二批增援。”

    副官下意识的回道:“假如让阿姆斯特朗少校的营集中起来,那么大吉岭的防线就出现问题了。我们现在只有不到三个营的兵力了,西面的天文台山、南面的甘姆山顶车站、北面的勒布朗山已经剩下很少的兵力了,要是中国人袭击这三个地方,我们恐怕会来不及回应。这两天,山上铁路沿线的驻军已经遭到了中国人多次袭击,但只有大吉岭这里没有受到袭击,我觉得这里或许有问题。”

    黑格上校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副官说道:“既然达厄尔上校遭到了中国人的大举进攻,那么大吉岭当然是安全的,因为那些中国人都去围攻上校了。假如到了阿姆斯特朗少校出击的时候,那就更加不用担心大吉岭的安全了,因为中国人一定在上校那边,难道你打算让上校自己去战斗,而我们站在一旁看戏吗?胜利在于进攻,不在于防御…”

    大吉岭其实位于三道山脊的交汇处,由南向北延伸的山峰在大吉岭这里分了岔。一道山脊向西过天文台山三分之二英里,然后转向北,再慢慢成一弧形转向东北,海拔不断下落,最终延伸到河谷中去,另一道山脊向东北再向北,延伸了2英里之后就陡然向北面的河谷下降了,看起来就像是被劈去一段。

    因此从南北进入大吉岭的道路其实都只能顺着山脊走,但是正北山脊的断裂处虽然不容易通行,可确实是大吉岭北面防御的一个要点。原本在这段山脊上,每隔四分之一英里就有一个哨所,在山脊的中间制高点还有一个炮台,驻扎着一个半连。

    但是在达厄尔上校制定了一个出击计划之后,这里的防御被大大的削弱了,因为西北和南面的守备更为重要,这个时候英军的兵力不足的问题就显露了出来,事实上英军驻扎在大吉岭的兵力也不能说少了,7个营加上后勤部队,大吉岭的英军已经接近6000,差不多是大吉岭城人口的一半有余了,但是把这些兵力放置在各处山头的制高点后,却又真的不多。

    这也是达厄尔上校主张要吸引中国人来进攻自己的原因所在,正面进攻他们很难通过丛林,就地防守不讨论政治上的压力,光是军事上的防御压力也是难以忍受的。因此放弃防御转入进攻,在黑格上校看来是解决中国人最好的办法。

    只是黑格上校的好心情并没有保持多久,在查尔斯.马里奥特中校的队伍出发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南方距大吉岭4英里的甘姆山顶车站就遭到了中国人的猛烈攻击,很快通往甘姆山顶车站的电报线路就被切断了,黑格上校不得不让肯尼迪少校带着两个连前往增援甘姆山顶车站。

    而当大吉岭的英军被甘姆山顶车站的战斗吸引时,勒布朗山的炮台也遭到了攻击。这场攻击起于往炮台运输给养的队伍,驻守炮台的巴特勒上尉压根就没想到,对自己的攻击不是来自东面的山谷,而是来自大吉岭的给养队伍。

    毫无防备的英军打开了大门,让驴子队伍走进院子的时候,哨兵突然向巴特勒上尉报警,说东面的山谷出现了一些可疑的武装人员正向着山脊攀登。

    巴特勒上尉瞧了一眼,发觉从楠岭庄园方向至少有两三百人正朝着这里扑来,而且还有其他武装人员正向着山脊上的几个哨所攻去,他立刻对着部下喊道:“向城里发警报,关上门,关上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