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会,而是约束了他们顺着铁路线向前。
在这样的情况下,骑兵就遭到了来自两翼的侧击,这种不能还手只能挨打的情况,只能促使骑兵进一步加速脱离这一地区,希望能够向前冲出去。于是很快的骑兵就挤在了一起,虽然南北两个环形阵地相距了1俄里多的距离,但是整个第三哥萨克团汇合在一起后,宽度也不过才四分之一俄里。
只是在这个时候一种更加清脆且连续的枪声响了起来,谢迪赫愕然发觉前面的人马身影突然就空了下去,阳光直直的照射在了自己身上。这个时候他脑子里已经完全失去思考能力,只能抱着马脖子压低身子加速,试图逃离这个地狱般的场景了。
他的运气还不错,是少数几个从机枪围剿中逃离,又没有踩上地雷的骑兵,最终冲入了最后的环形壕沟围成的阵地,不过很快他就听到了一阵中国话,接着便有士兵拿着刺刀从掩体中出来把马匹逼停下了,接着他也被人迅速的拉下了马,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很快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好了,卸了他的武装,把他带到后面去。”张难先喝住了试图杀死昏过去的谢迪赫,倒不是他对这名年轻的俄国骑兵生起了什么怜悯,而是觉得对方已经没法造成什么伤害了而已。
他再一次朝着前方的战地看去,三处环形阵地的机枪堡将近一个团的骑兵给彻底消灭了,三处阵地两座在前,一座在后,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防御阵地,所以骑兵跑到正中时就成为了没有死角的射击靶子。整个战斗过程结束的,就如同这些骑兵冲过来时一样快,除了一地的人马尸体之外,已经看不到什么站立着的人和马匹了。
而再往前去,俄军的步兵前锋也才刚刚过铁路桥而已,桥下的俄军才走到浅滩的三分之二处。就在张难先以为,这些俄军步兵应当会掉头时,却不料那些俄军却高呼着乌拉向着两侧的环形阵地冲去了。从他所站的角度看去,他只会觉得这些俄国人真蠢,这是白白的把侧翼暴露给了他们。
站在城墙上观战的卡什塔林斯基少将同样看到了自己的骑兵部队的覆灭,虽然作为一名帝国军人他知道军队始终是要在战场上消亡的,但是看到自己的部队连接近中国人都没做到就迎来的死亡,这让他感到了愤怒。
他咆哮的对着身边的副官喊道:“这不是英勇的战斗,这是卑鄙的中国人对沙皇军队的谋杀,让伊尔曼中校把目标对准中国人的环形工事,让第五、七团做好出击的准备,这场战斗我不会接受一个中国人的投降,我要让这些卑鄙怯懦的胆小鬼受到惩罚…”
卡什塔林斯基少将的咆哮声音,甚至连另一头的各国观战员都听见了,不过没人觉得少将的决定有什么问题,既然已经摧毁了中国人的炮兵,那么几挺机枪又怎么能够阻止到了步兵的冲锋呢?决定一场战斗最终的手段,要么就是大炮,要么就是步兵的冲锋,机枪只能用来防御而已。
就在欧洲各国的观战员默默的为英勇的哥萨克骑兵致哀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日本观战员西川虎次郎中佐突然出声说道:“我们或者应该把观战团的旗帜树起来。”
法国人嘲笑道:“你是觉得中国人还能冲到这里来?你这也太小看沙皇的军队了吧?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挫败,不会改变什么的。”
西川虎次郎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些欧洲人的排外心理,虽然刚刚他们还在期待着中国人给俄国人一点苦头吃,但当俄国人真的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又开始为欧洲人的荣誉开始排斥这里唯一的黄种人了,似乎在这一刻俄国已经成为了同黄种人战斗的欧洲民族的代表了。
不过他无意和这些欧洲人做什么口舌之争,只是坦率的说道:“既然中国军队能够设置这样一个陷阱对付俄国的骑兵,我认为他们不会任由自己的炮兵阵地就这么白白的被俄军摧毁,你们不觉得刚刚中国的炮兵还击的太过装模作样了吗…”
虽然法国人和德国人并不相信日本人的判断,不过英国上校贝克利·文森特还是在这个问题上支持了自己的盟友,他倒不是相信了西川虎次郎的判断,而是希望让日本人知道,英国是站在他们这边的,难道他还能指望中国人自己把俄国人赶出满洲吗?
冯国璋站在前线的观察所内看着俄军预备部队开始在山海关前列阵,终于松了口气对身边的副官下令道,“给田中玉打电话,要求他对预设编号第1、4、8、9地区进行覆盖射击,另外给疙瘩岭下令,做好反击的准备…”
当城墙上的观察团把旗帜树起来时,隐蔽起来的北洋炮兵阵地终于撤掉了伪装,在南军的建议下,这些炮兵阵地被渔网、树枝和木板遮盖住了。也就是说,傅慈祥主动的放弃了炮兵的掩护,在当前的战斗条令下,大炮的首要目标是敌方的大炮,不是敌军的步兵。
假如按照北洋军的战斗条令,那么一开始爆发战斗的就是炮兵和炮兵之间的对抗,然后则是两军之间的冲撞。不过这样的战斗,将不会给北洋的炮兵有袭击俄军预备队的机会。但是现在么,认为本方炮兵已经摧毁了敌军炮兵的俄军,大摇大摆的就把预备队放在了山海关下靠近铁路桥的田野内。
于是集结成方阵的俄军东西伯利亚第五、七步兵团就遭到了北洋军36门野炮的榴弹洗地了,北洋军虽然没有装备机关枪,但是却装备了最先进的克虏伯管退炮,全镇有54门,另外18门则在疙瘩岭发挥了威力。
这场炮战完全盖过了观察团刚刚留下的机枪对骑兵的屠杀印象,看着榴弹在步兵阵列上空爆开,然后迅速的清空一块区域,这种血肉横飞的场面,才真正是屠杀。
当北洋军大炮肆虐的十分钟内,卡什塔林斯基少将站在城墙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他知道了中国人的陷阱,但是却毫无办法,俄军炮兵虽然迅速的转换了目标,想要压制住中国人的大炮,但是很快他们就发觉自己没有了炮弹,只能眼睁睁的瞧着步兵兄弟在炮火下四散逃离。
第303章 大清的气数
“…这是一场无可置疑的败仗,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无法替俄国人进行辩解…这场战斗中,袁世凯将军所率领的北洋军,从技巧、脑力直到冷酷的程度上,都完全压制住了俄国人,让我们理解了何谓黄祸…”这是法国观战员事后给法国公使写的信件,在信件的结尾他还加上了三个硕大的感叹号,表示了自己的震惊。
不仅仅法国公使收到了报告,其他各国公使都收到了类似的报告。德国观战员的信上莫名表示了向中国人出售太多现代武器的担忧,认为当中国人拿到了这些现代武器之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