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76节(第2页/共5页)

镰刀一般迅速的倒下了,冬宫广场上的白雪都被工人流出的鲜血染红了,当工人们被迫撤出冬宫广场之后,事情并没有完结,沙皇的骑兵对街上的游行队伍进行了进一步攻击,迫使他们四散离去。

    当天,工人游行队伍死亡千多人,受伤者超过二千人,彼得堡街头到处都是鲜血,这一天于是被命名为流血星期日。虽然在1月10日,彼得堡的工人们还在同沙皇的军队战斗,但是沙皇政府封锁了这一消息,并下达了对各地的戒严令,以强大的武力把彼得堡的工人运动镇压了下去,并阻止了各地工人对于彼得堡工人的支持。

    虽然沙皇政府拿出了经济上的一些小恩小惠和9小时工作制来安抚俄国的无产阶级阶级,但就连亲政府的加邦牧师都在说:“我们再没有沙皇了。血的河流把沙皇和人民分开。争取自由的斗争万岁。”

    流血星期日之后,沙皇政府几乎失去了所有中间派的支持,俄国无产阶级最后一丝妥协性也被沙皇军队的机枪子弹给消灭了。但是沙皇军队的残暴,令俄国无产阶级暂时蛰伏了起来。

    虽然全国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是沙皇和其身边的大臣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平静下蕴藏的怒火。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俄国迫切的需要一场战争,沙皇终于给了陆军大臣以授权,令其准备对中国发起进攻,如果清政府不同意割让满洲和外蒙的话,那么鉴于武汉对俄国发出的宣战书,俄国将对中国发起还击。

    此时的彼得堡已经不愿意在顾忌英国人的看法了,因为现在的英国甚至连印度的安全都保证不了,那么俄国自然有权力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

    彼得堡给北京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北京在2月10日之前给出一个确切的答复,否则俄国将不得不采取行动来捍卫自己的利益。俄历2月10日,就是公历2月23日,北京对于俄国提出的蛮横要求惊慌失措,谁也不敢做出一个肯定的答复,最终在袁世凯的建议下,该通牒被透露给了英美日等国公使。

    英国和日本驻华公使都极力反对清政府和俄国签署任何割让领土的协议,英国公使更是严正警告清政府,假如清政府向俄国妥协的话,那么英国将不得不采取行动捍卫自己的利益,中国将会陷入一个更为糟糕的境地。

    日本政府则开始进行战前准备,日本人认为,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了。

    第265章 建设和保卫

    1905年2月13日,武昌到咸宁段铁路通车,田均一乘坐火车花了2个多小时抵达了咸宁,虽然沿途的站舍非常的简陋,只有竹木棚,但是想要乘车的人却非常多。

    看到沿途民众对于乘坐火车的热情,田均一也很高兴。他在火车上对着湘鄂线总工邝孙谋说道:“现在从萍乡到武昌就剩下长沙和咸宁之间这不到300公里的路线了,你们要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它?只要把这段路完成了,从萍乡到武昌就可以一路畅通无阻了。”

    邝孙谋其实也是很兴奋的,武汉兵变之后他本以为粤汉路建设要完,没想到和之前的湖广总督府相比,工农兵委员会显然更注重铁路建设,他得到的支持反而比过去更多了,而一些无用的关系户则被清理了出去。

    随着各地铁路建设的不断完成,清政府突然发觉铁路其实也是一个相当有利可图的生意,关内外铁路刚开通一年就有了余利180万两,卢汉路还没有全线通车,1904年的盈利也达到了近200万两,再加上建设铁路需要的大量物资的投入,使得铁路局成为了一个油水丰厚的衙门,都开始超过盐务衙门了。

    这些关系户大多不懂铁路建设,他们凭借着后台背景进入铁路局后,最好说话的不过是拿一份干饷也不在办事处出现,不好说话的就要插手采购事务了。因为外国供货商人给的回扣多,因此这些关系户大多都倾向于购买外国货,并主张中国的木头不适合做枕木云云。

    在这些关系户的拖累下,邝孙谋这些主事者不仅要关心工程上的问题,还要同这些关系户进行人事斗争,以防止他们贪图回扣购入难以使用的原材料。可谓是三分精力放在工作上,七分精力放在人事斗争上,这不仅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铁路建设成本。

    但是在工农兵委员会掌握权力之后,这些关系户就全部进行了甄别,对于那些贪污犯进行了退赔和革职处理,对于那些吃空饷的则进行了重新的工作安排,完全不能胜任工作的才予以辞退。于此同时,工农兵委员会还提拔了一批工人中的积极分子参与铁路建设的管理。

    虽然邝孙谋认为,这些铁路建设工人的文化程度太低,缺乏专业知识,让他们参与建设管理是一种冒险。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些铁路建设工人虽然在文化程度上不行,可是在实际的操作经验上却相当的丰富,他们也极富有工作热情,在现场解决了相当多的小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建设效率。

    虽然工农兵委员会减少了铁路建设工人的工作时间和提高了他们的福利待遇,但是因为建设效率的提高,原材料的就地取材和去掉了关系户的贪污腐败,建设成本反而下降了。

    原本邝孙谋认为,株洲到武昌段的铁路建设至少要4年,每年建设100公里差不多了,不过现在么他向着田均一打着包票说道:“明年十月之前一定能够完成,主要是剩下这段地区有不少桥梁,要不然今年年底都可以完成了。不过,我希望委员会能够保证水泥和铁轨的供应,其他材料我们还可以想想其他办法,但这两样材料我们可想不出其他办法。”

    田均一也同意道:“这个没有问题,委员会已经和德国、美国银行谈妥,决定借一笔钱用来扩大汉阳铁厂及黄石水泥厂的生产能力,并对汉水及荆江段进行全面的治理,还要上武汉长江大桥。所以,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打通湘鄂线,确保萍乡煤炭能够直接运输到武昌,这样汉阳铁厂的扩建就不会无米下锅了。”

    听了这话,邝孙谋首先就吓了一跳,他下意识的说道:“之前我听铁厂的人说,我国一年能销售出8万吨钢铁就已经很不错了。我记得前年铁厂改造的目标是30万吨生铁和10万吨粗钢吧?这么快就不够用了吗?”

    田均一看着车窗外的风景说道:“是啊,不够用了。当初香帅考虑的只是汉阳兵工厂的钢铁用量,盛宣怀稍好一些,考虑的是铁轨的用量。他们想的都是朝廷的银子,所以觉得钢铁卖不出去。

    但是对于委员会来说,钢铁是建设的原材料,采煤、采矿、发电、运输…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我们都需要钢铁。所以,重要的不是钢铁厂能赚多少钱,而是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钢铁需求是否能满足,从目前来看,我们缺的太多了。

    其他就不说了,光是建造一组合成硫酸的设备,就要上千吨钢铁。硫酸是制造一切化工原料的基础,我们去年的产量才刚刚突破1万吨,但我们需求是2万吨以上,而且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化工原料的需要量只会越来越大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