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又遭到了拒绝,因为不少技术属于皇家海军不许流出的技术。比如用于火控计算的维克斯钟,英国人就不会给日本,而没有了火控计算,那么远距离作战就是一个笑话了。
德国人的态度改变,总算是给日本海军看到了一线希望。
第163章 战争的脚步
在江田岛进行最后一年学习生涯的林信义,对于东京发生的变化也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伊东祐亨已经获得了想要的东西,自然不会再轻易被他牵着鼻子走。
尾崎行雄辞职,迫使伊东需要尽快找到一个能获得各方认可的外相,否则他的内阁就会垮台,在这样的大好局势下,伊东显然是不可能接受如此解散内阁的,因此接受陆军省和外务省的建议,也就成为了必然之势。
正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林信义突然被叫醒了,井上继松好奇的向他问道:“你在报纸上看到了什么,看的如此入迷。”
林信义一怔,放下了手中的报纸说道:“奥,俄国的财政大臣维特被解除了职务,我觉得战争的钟声开始敲响了。”
“战争?你是说日俄战争吗?但是,之前我们的政府不是一直在平息日俄将要爆发战争的谣言吗?为什么维特下台就意味着战争?”有人不解的向林信义问道。
林信义看了看活动室内的社团成员后,伸了个懒腰后说道:“维特是主张缓和东方关系,关注俄国内部改革的派系领袖,当他还在自己的位置上的时候,俄国就不会在远东主动挑起一场战争,因为他需要把力量集中于俄国内部的改革。
他的下台就意味着一件事,俄国的改革派失败了,贵族地主们获得了胜利,但是俄国内部的矛盾并没有因为维特的下台而消失。当前俄国的内部矛盾其实和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是类似的,南方的种植园主和英国工业家们联系紧密,他们向英国出口棉花进口工业品,使得北方的工厂主们一无所获,虽然双方同在一国,但是双方的利益却是截然相反的。
今天的俄国问题也是如此,俄国的贵族地主们把俄国的粮食大量的出口到西欧,但是俄国却连续发生了几年的饥荒,城市里物价高涨,工厂却因为缺乏原材料和市场不得不缩减产能,工人阶级大量失业,农民努力工作一整年,也买不起几双靴子。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就得来一场改革,把土地交给农民,让农民有余钱可以消费,那么工厂开工率上升,工人也就能找到工作养活自己了;要么就得来一场战争,把多余的人口在战争中解决掉。看起来,俄国人选择了后者。”
井上若有所思,其他人则面面相窥,有些不知所措,他们有些搞不清楚,林信义说的到底是俄国还是日本了,因为现在日本的乡村也正处于不死不活当中。
山县下台之前通过了增税案,使得农民的负担大大的增加了,要不是伊藤上台之后搞的东京开发案,给了那些农村出来讨生活的年轻人一个工作,日本现在也一样到处是火山了吧。
机灵的塩沢幸一首先出声转移了话题道:“欧洲现在虽然平静了下来,但是俄国真的可以把注意力放到远东来吗?德国人真的不会趁机做点什么?”
堀悌吉不以为然的说道:“德国人过于谨慎了,否则就不会在摩洛哥问题上让步。想要让德国趁机做点什么,至少俄国得把一半以上的兵力用在远东,但是俄国人真的会觉得对付日本需要一半以上的兵力吗?假如俄国人有这样的认识,那么就不会在朝鲜问题上寸步不让了。”
大家微微点头认同了堀悌吉的判断,自从北清事变时日本选择了示弱后,俄国在满洲和朝鲜问题上就一直表现了强硬姿态,大有满洲和朝鲜我都要的意思。俄国人的这种狂妄姿态,固然是激怒了日本和中国,就连英国也没法再假装中立了。
作为海军研讨社的成员,他们也接触到了一般军官都无法接触到的信息。比如加藤高明担任外相期间,一直试图缔结日英同盟,英国人对于日本外交官的请求表现出了中立姿态,表示日英同盟如果缔结的话不应当针对特定国家,而只是为了维持东亚现状和全局和平,也就是说英国连日本迫切想要的对朝鲜权益的主张都回避了。
不过等到日本向后退缩,表示无意和俄国在远东打上一仗后,英国又出现了反悔,英国外交官开始逐步提升筹码,从承认日本对朝鲜的特殊利益,到承认日本为维护其在朝鲜利益时可以采取适宜的行动,可以说英国人开始大踏步的后退了。
海军研讨社的成员在日俄问题上终于开始脱离日本的视角,能够试着从全局的角度去看待日俄关系变化对于欧洲局势的影响了。到了这个时候,日俄战争对于海军研讨社的中坚成员来说,这首先是个政治和外交问题,其次才是交战问题。
松下薰不由迟疑的说道:“那么,德国会不会同俄、奥恢复三皇同盟?德国现在需要东方的和平,而俄国也需要西方的和平,他们难道不会以结盟的形式来互相解除后顾之忧吗?那样的话,我们就有可能要对付一个全力以赴的俄国了。”
高野五十六断然否定道:“应该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德国和俄国结盟,法国人不会同意,奥匈也不会同意,英国就更加不会接受了。德俄如果结盟,必然会带来欧洲局势全面的变幻,俄国不仅没法解除后顾之忧,反而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欧洲了。信义,你以为呢?”
林信义沉吟了数秒后说道:“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这两个人吧,其实是一类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威廉二世如果真的想要全力向中东发展,那么就应该先和法国解决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问题,尼古拉二世真的想要满洲,就应当先和我国在朝鲜问题上达成妥协。
但是这两个人都采取了分毫不让的姿态,硬生生的把自己给孤立了起来。试问,这样两个人怎么可能缔结一份对对方有利的协议?除非德国和俄国都被一个巨大的同盟给包围了起来,不结盟就要亡国了,否则他们是绝不可能达成协议的。”
大家对于林信义的判断都思考了起来,很快堀悌吉笑了笑说道:“这样的事情还是让伊东首相和元老们去头疼吧,我们还是回到关于殖民主义的探讨上来,信义,该你发言了…”
伊东祐亨此时确实正在为俄国的动向伤脑筋,新上任的外相小村寿太郎是一个有着极强烈自我主张的人,他对于伊藤博文所主张的隐忍外交完全不赞成,至于尾崎所推动的日本自主外交,则因为时间太短就没出什么成果,他也就直接忽略了过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