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要求,不管是割地还是赔款。最后,要求盛宣怀尽快和各国领事签署东南保护协议的文书,以保障双方之正当权利。
盛宣怀不能让洋人签字,太后最终必然会让李鸿章出面签署和平条约,李鸿章必然不能阻止各国提出的割地赔款要求。凭借这几条,我们就可以把民众的不满转向李鸿章和盛宣怀了。
朝廷若无李鸿章,则不能威慑东南督抚,东南督抚若是得民众支持,则必有自立之心。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帮助东南各督抚行割据之实。
满清这个政权,自同光中兴以来,便是依赖各地的汉人督抚支撑着,一旦这些汉人督抚形成了藩镇,那么既没有权威也没有力量的满清政权就要垮台。
而没有了满清这个名义上的统一政府,那么各地的汉人督抚又失去了统治地方的大义,则我革命志士就可趁势而起,先推翻一省之反动派,然后积蓄力量,一省一省的打过去就是了。虽然慢一些,可这确是正大光明之路啊。”
唐才常这下终于松开了眉头说道:“不错,李鸿章确实是我们的头等大敌,此人不倒台,满清就倒不下去。若是能够彻底的击倒李鸿章,那么淮系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日的国会上,唐才常按照和田邦璇所商议的,提出了新的三点主张。唐才常突然从激进派转向了保国派,确实让一些人措手不及,但是却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这些人参加国会就是为了保全国家,但又反对激进的武力路线。唐才常这次的新三点,倒是很合他们的胃口。
第三十七章 八国联军
御前会议开完之后,伊藤博文的保全中国外交方针并没有立刻获得外交大臣青木的认同,主要是被外务省官僚所反对。
虽然元老们依旧决定着帝国的最高权力,但是随着新一代官僚的成长,认为元老们不应该越过内阁发布政令的意见已经开始逐渐成为新官僚的共识。
这些新官僚基本接受了大学教育和具有留学经验,在全盘西化的风气下,新官僚们认为元老搞的藩阀政治已经落后于时代,真正想要同西方文明接轨,就应当完全按照西方政治由政党内阁实施国家治理。
元老们高高在上的发表命令,国家机关却要俯首听命,对于学习了西方政治的新官僚来看,这无疑是日本落后的表现。因为这代表日本依然是一个君主专制政体,而不是君主立宪政体,个人的权力超越了法律之上。
因此,对于伊藤博文通过御前会议向外务省发号施令,自然激发了以留学生为主的外务省官僚的反感,因此对于保全中国这一外交方针采取了拖延战术,外交大臣青木倒是乐意见到这一幕,因为他也不乐意伊藤干涉自己的权力,即便对方是元老。
只是清国的形势变化的有点快,6月初已经开始准备应对北清事变的俄国人,在联军发起了对天津大沽炮台的进攻后,几天后就宣布阿穆尔军区进入了战争状态。6月25日,阿穆尔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同时实行军事动员。6月27日,两个军区分别征召一万六千八百五十五名和九千五百一十五名预备役兵员入伍,完成了军事动员。
7月16日,俄军在海兰泡开始大屠杀,7月22日阿穆尔当局宣布,海兰泡的中国人被全部清空了。于此同时,江东六十四屯也被俄军反复扫荡,中国居民的村子被全部捣毁干净。这两次屠杀,大约杀害了8000名中国人。
紧接着,俄军开始入侵中国东北地区,俄国兵轮开入了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摧毁中国沿江卡伦和村镇,又派骑兵深入乌苏里江左岸大肆烧杀。接着俄军主力扑向黑河屯与瑷珲。
他们将黑河屯“未及逃走的居民全部杀戮和投入火堆”,“全部夷平了这个“拥有五六千人口的城镇”。在瑷珲城中“四向焚烧”,使“数千余房,毁尽为墟”,只留下一座营盘和一个火药库供他们作战使用。
8月4日,阿穆尔省军管省长格里布斯基宣称:“根据《瑷珲条约》规定一直归中国当局管辖的前满洲外结雅地区(即江东六十四屯)及阿穆尔河(黑龙江)右岸为我军占领之满洲土地,已归俄国当局管辖。凡离开我方河岸的中国居民,不准重返外结雅地区”。
当这些消息传到东京时,终于让自以为文明国家都会遵守国际法的日本人大吃一惊,感受到强烈的恐惧。
日本人的恐惧,令一些人转变了立场,其中一个就是贵族院议长兼学习院院长近卫笃麿公爵。
近卫家作为五摄家中的第一家,近卫笃麿公爵向来被视为天皇大权的支柱,在某些时候也被视为天皇对外的发言人,当然天皇既不否认也不承认这种说法。
不过近卫笃麿公爵一直担任贵族院议长兼学习院院长,便可知这种说法也未必是空穴来风。近卫公爵自从进入贵族院后就一直对藩阀政治持批评态度,并大肆鼓励民党政治,这也是日清战争之后民党政治开始兴起的一大根源。
日清战争后,近卫公爵就组织了日本俱乐部,提出了提出“东亚保全论”和“亚洲一体论”,主张建立日清同盟,以非军事领域合作来“经营中国大陆”,以亚洲主义反对欧美、俄国等列强主导中国,维系日本在东亚的利益。
明治31年,近卫公爵还在《太阳》杂志第4卷第1号刊登了论文《同人种同盟附中国问题的研究的必要》,文中指出“最后的命运是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的竞争,在此竞争下,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其共同的仇敌是白色人种,都处于不被认可的地位上”。
近卫能够不断的发表以上言论而依旧身处高位,自然不能说背后没有某一位的支持的。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大屠杀传到东京后,近卫公爵就对山县内阁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公开的批评。近卫认为:山县内阁正把日本变成白种人的附庸,对着同文同种的黄种人下手,那么当俄国人占领了满洲之后,难道就不会对朝鲜半岛、日本起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了吗?
在近卫公爵领头的批评下,民党也发起了对于藩阀政治的又一轮舆论攻击,他们在报纸上反复渲染俄国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实施的屠杀行为,和俄军对于中国满洲地区的入侵,以煽动民间的反俄情绪,并把这种情绪指向了现政府。
山县被舆论弄的焦头烂额的时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