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3节(第3页/共5页)

都觉得有些震惊了,他忍不住向对方说道:“梁先生,您知不知道这样的举动意味着什么?”

    梁启超赶紧说道:“所以我一直都强调,当前清太后乃是伪临朝,皇帝陛下根本就没有任何权力,这样的决定和皇帝陛下没有任何关系。为了维持大清和各国的友好关系,各国应当联合向大清施压,让太后将权力交还给皇帝陛下才是…”

    对于这位中国维新志士的见识,伊东大感失望,他起身告辞道:“梁先生,你应该多多关注你的国家,而不是只惦记着你的皇上,否则你的理想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面对伊东巳代治无头无尾的丢下这样一句话就走,梁启超一脸的迷茫,还是没有想明白自己到底哪句话触怒了对方。

    伊东巳代治向伊藤博文进行汇报时,不无遗憾的向他说道:“清国为了避免农民暴动,确实会主动掀起一场针对外国人的排外行动,这不是一种可能性,而是必然会发生的现实,因为清国上层完全没有国家之念,哪怕是如梁启超这样的维新人物,他们的见识也没有脱离儒家的江山社稷理念。

    我可以在此断言,维新派救不了中国,因为他们缺乏对于现代文明的理解能力,把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当成了私人之间的交情,以为只要结识几个他国的当权者,就可以建立起两国的良好关系了,这完全是痴人做梦。”

    站在窗边的伊藤博文却漫不经心的回道:“假如中国的维新派这么能干,那么中国还需要日本的提携吗?”

    伊东巳代治的愤怒顿时平息了下来,他冷静的思考了片刻后说道:“看来我的考虑还是浅薄了,不及春亩公看的长远。”

    伊藤博文却又叹了口气说道:“可是这些中国的维新派太过无能,也很令人伤脑筋啊。正值列强在世界四处入侵殖民之时代,要是中国不能挡住欧美列强的入侵,难道我们日本能够替他们挡住吗?可如果旁观中国被各列强分割,今后日本该往什么方向发展?这都是问题啊。”

    伊东巳代治沉默了数息后,突然说道:“幸好我日本先一步清醒了过来,如今青年一代人才辈出,能够先一步看到清国的危险,可见识天要兴我皇国啊。”

    伊藤博文回头看了他一眼后说道:“确实,一切团体的竞争,到最后都会变成人和人的竞争。所以,人才是第一要素。你帮我打给电报给北京的西公使,请他注意一下清国宫廷和义和团运动之间的联系,有什么消息便发回国内来。假如真的出现了清国向各国宣战的场面,我们就要考虑一下日本的立场了,小川那边约的什么时间?”

    伊东巳代治点头答应了一声后说道:“安排在了明日午后2点到3点…”

    伊东巳代治正和伊藤谈话的时候,小川平吉也正从法院返回自己的事务所,事务所在小岛町,他的家也在附近,这里是旧江户城的城下町,因此主要是和式建筑,人口比较稠密,但房租却不是很贵。他回到事务所,律所的法律实习生就已经热情的向他汇报道:“小川先生,有您的信件,我放在您的桌上了。”

    第九章 刊登

    田邦璇正趴在书桌上给国内的好友写信时,沈荩突然拿着一叠报纸急切的走进了房间对他喊道:“伯玑,你来看看这个。”

    田邦璇抬头看去,发觉是舍友沈荩,于是便放下手中的毛笔,从他手中接过了报纸问道:“什么新闻让你这么激动?”

    就在他在手中的《东京平假名插图新闻》上寻找新闻时,沈荩却翻过报纸在副刊上指着一篇文章说道:“看这篇小说。”

    “小说?”田邦璇一开始还有些不悦,他可不觉得现在是消遣的时候,作为梁启超的弟子,他是维新派的成员之一,但是随着去年变法失败,他已经从维新改良派开始转为暴力改革派了。

    虽然他是追随梁启超、唐才常两位老师来的日本,但是他对于康有为这位维新派领袖是感到失望的,在这个紧要关头,康有为居然跑去加拿大组建保皇党去了,而不是留在日本联合孙文这些革命党商议如何解救皇帝。

    虽然梁启超向横滨华商郑席儒、曾卓轩等募款创办东京高等大同学校于东京牛噫区东五轩町,也算是给了他们这些学生一个容身之处,但是跟随康梁来日本的维新派哪里是来读书的,他们是想来跟随两人对朝廷进行反击的。

    可是面对他们这些人的请求,康有为选择了逃避远赴加拿大,梁启超则用一所学校来困住他们,因此原本这些康梁的支持者,渐渐开始向着革命党靠拢了。田邦璇的好友李炳寰就在2月前愤然返回了中国,此时他正要写信给这位好友,询问国内的状况。

    这个时候他自然是没什么心情看什么小说了,但是他撇了文章的开头一眼,终于有些惊讶了起来,因为这篇小说居然是难得的写关于中国现代的故事。《东京平假名插图新闻》是小报,主要面向日本的工薪阶层,所以报纸上的内容基本都比较通俗易懂,哪怕连载的小说也主要以日本故事为主,关于中国现在的故事确实很少见。

    身在日本,老师梁启超还指望借助日本的力量救助皇帝,因此田邦璇也很想了解,现在的日本人到底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于是他认真的坐正了身体,瞧了一眼小说的题目:《龟山记者书信录》,这名字看起来可真不像小说。

    带着这种想法他一路看了下去,不多久他就忍不住说道:“想不到日本人对我国的乡村了解的如此之深,好多中国人都未必有这样的认识吧。”

    沈荩则在边上说道:“继续往下看。下面才是重点。”

    田邦璇抬头看了他一眼,便接着看了下去,慢慢的他的神情就严肃了起来,并小声读了出来:“…各国政府向清政府表达的对于光绪皇帝人身自由的关注,事实上他们并不在意这位大清皇帝是否拥有自由,但是他们希望能够借助这样的关注迫使这个法理不全的清政府出让更多的权益给自己。

    但是这些外国使节对于光绪皇帝人身自由的关注已经动摇了清国太后主政的合法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即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